張自定(太原市初級中學山西太原030000)
?
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學生審美情感培養(yǎng)研究
張自定(太原市初級中學山西太原030000)
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感,提高藝術鑒賞能力,是中學美術鑒賞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培育和發(fā)展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而審美教育又是情感教育的要素。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在應試教育模式的制約下往往片面追求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提高,而忽視對學生審美情感的培育。事實上,美術教學是師生雙方在情感參與下的體驗活動,當開展這一活動時,必然會產(chǎn)生某種情感,并反映出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特點及其精神世界。依據(jù)美術情趣培養(yǎng)的相關理論,嘗試開展情境式、比較式、互動式、開放式以及情感式教學策略,從而追求美術教學新課標的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目標。
美術;教學;情感;審美
審美情感是審美能力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和審美認識、審美判斷、審美創(chuàng)造等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統(tǒng)一的審美心理結構。人的審美能力的高低,取決于審美心理結構各個局部構筑程度。,所以,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感,提高藝術鑒賞能力,是初中美術鑒賞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學生的審美情感當然離不開自身情感的宣泄、升華,表現(xiàn)出獨特個性和情感傾向性的逐步構筑,美術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始終要意識到:留給學生一個獨立的情感體驗空間,豐富和充實學生的審美情感是中學美術教育最終目標之一,從而使得每個學生認識美、理解美、表現(xiàn)美、擁有一種高質量、高品位的精神生存環(huán)境。
綜觀整個中學美術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無論作品欣賞、技能技巧訓練,現(xiàn)代工藝制作等,學生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一個個性化的美的表現(xiàn)、一個意義的、價值的判斷都離不開審美情感的豐富和充實,它是美術教育給予學生的情感動力系統(tǒng),經(jīng)過美術科目和文學、音樂等一起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fā)展。[1-3]
1.言傳身教,情感滲透
教師的情感應包括對學生的熱愛和尊重,對教學傾注的熱情,體驗教學內容時心情的激動、愉快等。在教學中,如果沒有情感因素的參與,學生對學習采取漠然置之的態(tài)度,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渾渾噩噩,使整個課堂猶如一潭死水,必然會影響學習的效果。
作為知識和思想的傳授者,教師是學生的表率,教師本身高尚的品質和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對學生都有深刻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總是自覺和不自覺地用一定的立場和道德標準去影響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對教學工作,尤其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師舉止大方,談吐文明,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學過程中講解清楚、言行一致,一定會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3-4]
2.注重表達
表達,是人類得以交流思想,互相理解的文化方式,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強調學生表達,不僅符合學生個性發(fā)展而且有助于實現(xiàn)師生雙邊交流這一教學要求。表達的方式一般有二種:語言表達和文字表達。在教學中可以將語言表達和文字表達結合起來,這樣做的效果使得每一個學生自在、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認識和情感。
在表達的過程中,情感的兩極性得以充分體現(xiàn),情感的兩極性在心理學上指肯定——否定,動力——阻力,緊張——輕松等一系列的情緒情感的對立關系,它們支配著一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影響著情感的傾向。教學中,對具體的作品,有的學生肯定,有的學生否定,這是非常自然的,它和學生的認識,個性、經(jīng)驗、經(jīng)歷密切相關,我們注意到當學生對過去認識過的作品再接觸時情感上表現(xiàn)為肯定,情感方式以動力出現(xiàn)、表現(xiàn)出躍躍欲試的行為,而否定、阻力和學生知覺作品時認識上的誤區(qū)和錯誤是密切相關的,形成情感障礙。教師則通過表達實現(xiàn)解惑,解釋學生是認識上的盲點,情感方式宜平和,解說、啟悟為主,切忌譏諷、取笑,不予理睬,做到最大限度維護學生的自尊。所以從情感的動力——阻力這一兩極對立性來看,美術教學應把動力進一步推動、發(fā)展、解釋認識上的不足則把阻力化為動力。
表達性原則使學生情感得以流露,審美認識得以提高,從而讓審美情感在表達,交流中豐富、充實。[5-6]
3.體驗情感
情感是在體驗中激發(fā)的。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啟發(fā)學生自己主動地去探索、領悟、體驗美術,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去探索、領悟、體驗美術。
1)、重視學生主體性體驗,以情育情。讓學生自己設身處地地體驗美術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這樣,即可以豐富學生的角色情感和情境情感,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2)、加強學生過程性體驗,以情陶冶情。讓學生參與美術教學的全過程,通過教學過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步驟的全部展現(xiàn)與揭示,使在過程中感知和參與體驗。(1)繪畫教學中的情感體驗。通過學生對繪畫的藝術形象所具有的思想性、藝術性的感情體驗和同學之間的多向的情感交流來感染與培育學生的審美情感。(2)欣賞教學中的情感體驗。通過學生全身心地主動參與年內并投入到美術作品的欣賞,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主體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審美情感。(3)作品分析中的情感體驗。通過學生已有的相關知識的文化背景,對美術作品表現(xiàn)要素做必要的分析與思考,讓學生掌握相關的必不可少的知識,引發(fā)學生健康的有益于身心的情感體驗。
[1]潘躍生.論美術育人途徑[J].科技信息,2010年4期28
[2]李靜.以嶄新的視角探究美術教學[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7年9期70
[3]黃新野.論中學生美術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1年50期68
[4]尹淑華.探析美術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6期35
[5]沈鵬.對美術興趣小組教學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3年24期80
[6]楊玉梅.淺談職高美術教學與德育滲透[J].新課程(下),2013年5期63
G63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