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媛
劇信息:
片名:少林問道
導演:傅東育
編?。簭垥苑?/p>
主演:周一圍、郭京飛、張志堅、郭曉婷、是安、何賽飛
類型:古裝武打
集數(shù):42
電視指南點評:
劇情:★★★★★
演員:★★★★
制作:★★★★
人氣:★★★★
服裝:★★★★
化妝:★★★★
道具:★★★
故事性:★★★★★
近一年多來,導演傅東育只拍了一部電視劇,那就是《少林問道》,故事中一僧一將一儒一女子貫穿主線,逼真、精彩的武打外化下,闡述了關(guān)于慈悲、關(guān)于智慧的禪宗理念。傅東育說,一直以來,他都在尋覓能打動自己并且能夠帶來靈感的作品,而此次作為導演的首部古裝武打戲,不得不說,古裝戲與現(xiàn)代題材相比,具有更強的戲劇張力。
據(jù)悉,《少林問道》是由少林寺無形資產(chǎn)有限公司、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廣東電視臺、上海尚世影業(yè)有限公司、西安電視劇版權(quán)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山東德佳傳媒有限公司、億邦資本、上海寧興百納影視傳播有限公司聯(lián)合出品,周一圍、郭京飛、張志堅、郭曉婷等知名演員聯(lián)袂主演。《少林問道》以尊重歷史為基礎(chǔ),秉承中國禪宗和少林寺綿延一千多年的演變歷史和文化,客觀真實地重現(xiàn)那個歷史時期的歷史風貌和世俗民情,從而塑造主人公的傳奇。突破了人們一貫看到的“武術(shù)招式”和“武打場面”,打造 “有歷史厚重感的武俠劇”是電視劇《少林問道》的宗旨。
《少林問道》一開始并非此名,而是幾經(jīng)修改,最終一種追求道義和禪意的主題給了這個作品一個響亮的名字。在劇中三個不同身份的男人和一個女人,經(jīng)歷家國仇恨最終找到各自內(nèi)心的位置。
明朝嘉靖年間,明世宗昏庸無能,內(nèi)部朝政腐敗,沿海倭寇橫行,整個朝野被牢牢掌控在嚴黨黨魁明德手中。南京總兵程肅之子程聞道欲與郡王府郡主李蓁蓁喜結(jié)良緣,引起明德恐懼。他設計程聞道的結(jié)拜弟兄高劍雄假傳圣旨將程家滅門,從此兩人結(jié)怨??ね醺鉁玳T,李蓁蓁被貶為官妓。重傷的聞道被少林僧人敗火僧救回少林藥局救治。敗火僧發(fā)現(xiàn)其對醫(yī)術(shù)有悟性,欲培育。可此時聞道不惜代價報仇,最后都以失敗告終。入了少林改法號為“無想”的程聞道開始潛行修習醫(yī)術(shù),積蓄著復仇的力量。李蓁蓁接近明德,漸漸掌握他與倭寇勾結(jié)的證據(jù)。高劍雄得知自己父親當年剿倭的真相,心存善念,在最后關(guān)頭選擇站在無想這邊,選擇和少林僧眾一起抗擊倭寇,為國戰(zhàn)死。經(jīng)歷幾番生死的無想頓悟,返回少林藥局,為黎民百姓治病,將少林的“禪、武、醫(yī)”發(fā)揚光大。最后程聞道與李蓁蓁一起出家。
放下,是更深的解脫
傅東育曾執(zhí)導《梧桐雨》《謝謝你曾經(jīng)愛過我》《無罪辯護》《醫(yī)者仁心》等頗具影響力的作品。電影作品《西藏天空》更是在2014年囊括了各大電影獎項。在西藏拍攝的兩年,讓他受到了佛教的熏陶,此次《少林問道》的拍攝也延續(xù)了其個人風格,為作品增加了不少人文情懷?!渡倭謫柕馈肥且徊績?nèi)外兼修的作品,力求達到觀賞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統(tǒng)一。精彩的武打動作戲其實是這個作品的形式包裝,是外化的表現(xiàn)形式,通過劇中人物關(guān)系和情感的推進,最終闡述的慈悲和智慧等人生感悟才是作品的重中之重。
劇中,朱一圍扮演的程聞道與郭曉婷扮演的李蓁蓁因為被滿門抄斬,一個出家,一個淪為官妓,并相約為此生唯一的目的而活,那就是復仇。最終程聞道潛修佛法和醫(yī)術(shù),放下了心中的仇恨,因為仇恨最后的解脫是自我解脫而不是殺人。而郭京飛扮演的將,一生愛著李蓁蓁,為她不惜越獄殺人,傾其所有,他問女子,在你眼里我是不是很賤?女子說,“在一個妓女面前,還有誰比自己更賤?你對我的好,我來世再報……”傅東育說:“僧最后學會了放下,儒身上更多是一種擔當,將則代表了質(zhì)樸的世俗的情義。人生總是隨著不同境遇的改變而改變,不能改變的就是內(nèi)心的那份堅定和死守,這部片子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講了一個字‘禪,是人內(nèi)心對世界的觀感,人的內(nèi)心怎么調(diào)適自己的狀態(tài),人是需要一些根本性的東西才能立足,這個東西往大了說是信仰,往小了說是內(nèi)心的一種關(guān)照。這種禪意最本質(zhì)的東西就是慈悲和智慧,慈悲和智慧的外化便是解脫和放下,我們約束自己,放空自己,人生如果能這樣度過,將是美好的,所以我主要是通過一僧一將一儒一女子來表達應該怎樣面對我們的生命?!?/p>
追求武打畫面的真實感
作為一部講述少林故事的古裝武打戲,武打場景必然是表現(xiàn)形式中的重頭戲。傅東育坦言自己并不太喜歡完全吊著威亞飛來飛去的飄逸感,而是更喜歡韓片那種刀刀見血打斗的真實痛感,說白了一拳頭打過去,畫面的質(zhì)感必須是寫實的。為了追求逼真的效果,有時候一場20分鐘左右的打戲,要拍一個多星期,每一個動作的著力點都必須精準無誤,能自我完成的武打畫面,也決不允許上演員替身,所以在劇中,打斗的畫面大多是演員真實的表演,這也是電視劇極具觀賞性的一面。
這部作品的另一特點就是劇中臺詞的文藝化。傅東育說:“這應該是個人喜好吧,戲劇化的語音不僅僅是臺詞,更像道白,比如張志堅念的‘我以為我已經(jīng)沒有了軟肋,你卻卸掉了我所有的盔甲,我覺得臺詞到了這一步,就得用這種方式來表達情感和意境了,這是殘酷的廝殺打斗之后的情感升華?!?/p>
編劇張曉峰是傅東育的上海戲劇學院的大學同學,劇本中不少禪意的表達吸引了傅東育,最終促成了兩人畢業(yè)至今的首次合作。而第一次嘗試古裝戲,令傅東育也有了很深的感悟:古裝戲相比現(xiàn)代題材,形式感和戲劇性更強,也更加能夠具有張力地表達作品的情感和畫面,很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