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
2012年,我參與了整個倫敦奧運會的報道。倫敦奧運會最重要的那句話叫“影響一代人”。
有記者提問:“體育如何影響一代人?”
倫敦奧組委的一位官員回答:“體育教會孩子們如何去贏?!?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3/24/dywz201602dywz20160211-1-l.jpg" style="">
這句話很正常,在中國,很多事都能教孩子們如何去贏,但是,他的下一句話讓我格外受啟發(fā):“同時,教會孩子們如何體面并且有尊嚴地輸?!?/p>
這是中國人很缺乏的一種教育。在我們當代的教育體系中,什么時候學習過如何體面并且有尊嚴地輸?
其實老祖宗早已明白這個道理,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為什么我們從來不教“十有八九”時的心態(tài)和應對能力?十之一二的成功,被看得極其重要;十之八九的挫折,也被放大到無以復加。
回頭看中國歷史,包括世界歷史,想想看,失敗很可怕嗎?中國有無數(shù)的歷史人物,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失敗,而不是因為成功。
岳飛是因為成功才偉大嗎?如果從我們現(xiàn)在的“成功學”角度來看,岳飛很失敗。不管你仗打得怎么樣,被人家N道金字令牌召回,最后還給辦了。在當時的社會來說,他是一個失敗者。當時的成功者是誰?是秦檜??墒呛髞砟兀壳貦u在西湖邊上已經跪了多少年,但岳飛成了我們心目當中的英雄。
項羽是成功者嗎?作為一個男人、一個將領,項羽已經失敗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吧,都“霸王別姬”了。但是,他仍然以英雄的形象存留于中國的戲劇故事和百姓的談論當中。反倒是“成功者”劉邦,會讓我們在內心里產生某種不屑或者不那么喜歡的感覺。
林則徐的人生成功嗎?大家只記住了他成功的那一點——虎門銷煙,但不知道在很多“妥協(xié)派”的壓力之下,一年之后林則徐被去職。從當時的官場角度來說,他成功嗎?一點兒也不。
為什么要補上失敗這一課?不僅僅是因為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更因為人從出生開始,就是一條單行線,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贏了全世界,也贏不了這個結果。死亡,是一個最大的“失敗”,你應該怎么去面對它?
失敗,其實有很多意義,這些意義比成功大,或者說有一種成功必須是以失敗作為助推力的。
我不止一次去過莫扎特的故鄉(xiāng)薩爾茨堡,他生前在家鄉(xiāng)不是一個受歡迎的人,屢受排擠,命運多舛。但他又是一個天才,在他的音樂中,你聽不到失敗,聽不到挫折,聽不到身世的飄零和所有的難言之隱。他的音樂,永遠是人世間原本美好的那種存在。
還有多少偉大的詩人,正是因為人生中的不幸、挫折和難過,才創(chuàng)作出那些偉大的作品。我們都知道蘇軾的作品太好了,但蘇軾的官宦生涯其實是非常糟糕的,屢屢被排擠、被貶謫,但即便這樣,他仍然留下了傳世的佳作,連生活中的負面情緒也找到了別出心裁的出口,否則“東坡肉”是從哪兒來的?
以史為鑒?;貧w到個人去看,我們應該知道,失敗有時是需要的,而且是偉大創(chuàng)作的重要動因。
此外,我們還應該明白,挫折與失敗原本就是變革的機會。要知道,人在勝利的時候是不必作決定的,但在失敗的時候要作決定。
體育場上一直有一個準則——勝者不變敗者變。巴薩在2014-2015賽季歐洲足球冠軍聯(lián)賽中贏得“三冠王”,但如果回到2015年1月份,這是幾乎所有體育迷都想不到的。因為,當時巴薩已經近乎完蛋了,輸給皇馬,輸給塞爾塔,尤其是在新年伊始,輸給了皇家社會。
失敗就像是一個擠破毒瘤的過程。一次失敗好像還無所謂,兩次失敗似乎也還能扛,但輸給皇家社會之后,巴薩整個隊的矛盾全面爆發(fā)出來:梅西和主教練之間的問題、足球風格的問題等。這個時候,球員們意識到:慘了,如果不認真面對它,作出一個新的決定,我們將一事無成??祀x隊的哈維要跟梅西談,難道你就準備繼續(xù)看C羅得金球獎嗎?然后去斡旋他跟主教練恩里克之間的關系……
球隊正是從輸給皇家社會的失敗開始,真正走上了正軌,創(chuàng)造了足球史上又一個“三冠王”的奇跡。如果沒有此前接二連三的失敗,如果當時稀里糊涂贏了,所有的問題,恐怕仍會稀里糊涂地存在著。
作出決定,往往意味著一種變革,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每當失敗與挫折來臨,你應該懷著好奇心去看待它,試圖弄明白它的目的:難道這是一次提醒?難道我應該作出一個更有利的決定?(錢哲雄薦自《白說》 長江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