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儲備貨幣的大門已向人民幣敞開,然而要從“符合條件”到“廣受歡迎”仍有很長的路。而且,新的身份也得肩負新的責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zhí)董會決定,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中國人民銀行12月1日凌晨發(fā)表聲明表示歡迎,認為這是對中國經濟發(fā)展和改革開放成果的肯定,對中國和世界是雙贏。
人民幣“登場”SDR對國家和百姓有何好處?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和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多元化的“大戲”該怎么唱?
首個發(fā)展中國家籃子貨幣
“人民幣成為首個入籃的發(fā)展中國家貨幣,這是對中國經濟地位和人民幣國際化已有成果的一種認可,更是對人民幣未來真正融入全球貨幣體系的一種激勵?!敝袊鹑谒氖苏搲呒壯芯繂T管濤這樣評價。
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了解到,SDR是兌換“可自由使用”貨幣的權利。它是IMF創(chuàng)設的一種補充性儲備資產,與黃金、外匯等其他儲備資產一起構成國際儲備。此前單位SDR的價值由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組成的籃子定值。
根據IMF執(zhí)董會決定,SDR貨幣籃子擴大至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五種貨幣,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為10.92%,高于日元和英鎊,低于美元和歐元。
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意味著IMF188個成員國中,擁有超過70%投票權的國家認可人民幣作為安全可靠、值得信賴的國際儲備貨幣,可以順理成章在央行儲備中把人民幣加進去。
目前,全球共有37個國家(地區(qū))的央行類機構公開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總規(guī)模超過7800億元人民幣,占全球外匯儲備的1.9%左右。
國際儲備貨幣的“大門”打開,會對人民幣形成多大需求?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斌估算,如果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比重升至3%,會帶來對人民幣超過1000億美元的需求。
而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的預測更樂觀?!拔磥?年到10年,世界對人民幣的需求將呈現(xiàn)爆發(fā)性增長,人民幣占全球外匯儲備的比重有望達到10%,需求總規(guī)模接近1萬億美元?!?/p>
獲得國際“背書”
當今貨幣早已與黃金脫鉤,演變?yōu)樾庞秘泿?,國際市場的信心對人民幣國際化至關重要。
IMF發(fā)表聲明說,執(zhí)董會決定自2016年10月1日起,將人民幣認定為可自由使用貨幣。
“有了IMF背書,相當于給人民幣蓋上了‘可自由使用的權威章,有利于增強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主任王軍說,國家和百姓都將從中獲益。
按照IMF條件,貨幣納入SDR關鍵標準有兩個,一是所屬國的出口份額,二是能否自由使用。5年前評估時,人民幣遇挫就是因為后者被認為未達標。
近年來,從推動外貿人民幣計價交易,到推出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試點,再到啟動“滬港通”、向境外央行類機構開放債券市場,人民幣國際化大提速,人民幣可自由使用程度大大提高。
彈指一揮間。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四大支付貨幣。今年以來跨境人民幣交易量已接近10萬億元,而2009年只有36億元。
人民幣加入SDR水到渠成,但仍具有標志性意義。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告訴記者,SDR真正產生的實際交易并不多,但獲得國際“背書”后,將為人民幣國際化鋪平道路,加速資本層面“走出去”進程。
“人民幣國際化加速,利好中國企業(yè)走出去,增強中國金融機構國際競爭力。”農業(yè)銀行上海分行國際業(yè)務部總經理朱楹表示,當前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無論是融資還是并購,多依賴于境外金融機構。隨著人民幣地位特別是資本項目下地位提升,中資銀行優(yōu)勢將進一步體現(xiàn),更好地幫助中國企業(yè)走出去。
更具有貼近性的“紅利”是,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下開放進程不斷推進,未來中國百姓終能夠“揣著人民幣走遍天下”,避免匯兌的成本和風險。
匯改目標是清潔浮動
匯率方面,IMF評估報告未要求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作出改變,未來人民幣匯改的最終目標是清潔浮動,而從管理浮動向清潔浮動過渡的過程需要平穩(wěn);貨幣政策框架轉型會按照既定的方向,為便利加入SDR貨幣籃子所需要的操作和改革,與央行既定的舉措是完全一致的。
人民幣已確定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央行副行長易綱在人民銀行舉行的吹風會上表示,盡管中間有一些波折,以及作了一些技術和操作層面的改革,但總的來說人民幣加入SDR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
易綱強調,加入SDR后金融改革的步伐不會放緩。
此前有市場分析認為,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后,央行如不頻繁干預,資金就會外流,人民幣將加速貶值。對此,易綱表示:“關于人民幣加入SDR后人民幣匯率是不是會貶值,我覺得這種擔心是大可不必的。中國的經濟還在中高速增長,增長的態(tài)勢沒有改變,目前我國的貨物貿易還有較大的順差,外商直接投資(FDI)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ODI)都是持續(xù)增長的,外匯儲備也非常充裕。這些因素決定人民幣沒有持續(xù)貶值的基礎?!?/p>
目前,中國官方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表述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易綱強調:“匯率形成機制也一樣,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要穩(wěn)步地實現(xiàn)人民幣匯率的清潔浮動。也就是說,從目前有管理的浮動,向比較干凈的浮動過渡。這當中過渡的過程是漸進和穩(wěn)健的,換句話說我們完全有能力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p>
“清潔浮動”即自由浮動,指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不采取任何干預活動,匯率完全由市場力量自發(fā)地決定。相應地,在管理浮動的制度下,央行為了控制或減緩市場匯率的波動,對外匯市場進行各種形式的干預活動。
相較歐元、日元和英鎊對美元的波動率,人民幣對美元的波動率比較小。易綱指出,在盡可能的條件下,會尊重市場供求的決定性作用,但如果這種波動超出一定幅度,或者發(fā)生國際收支和國際資本流動異動,央行還是會果斷地進行適當的干預。
“從目前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到未來清潔浮動,這個過程一定要把握得比較平穩(wěn)。”易綱指出,“這種平穩(wěn),對中國有好處,對周邊的國家有好處,實際上對全世界的增長和金融市場的穩(wěn)定都會有好處。”
加入SDR不影響貨幣政策框架轉型
易綱透露,IMF關于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的評估報告認為,“入籃”對中國貨幣政策框架影響有限。
目前,央行已經放開了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中國貨幣政策框架正在從數量型工具為主轉向價格型工具為主。而為了穩(wěn)定預期,央行也正在著力打造利率走廊,并已明確探索SLF利率為利率走廊的上限。
易綱強調,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以人民幣市場為例,有在岸市場,也有離岸市場。貨幣政策就要面對這一復雜的局面,在保持中國特色的同時,更加緊密地與國際接軌。
具體來說,數量型的貨幣政策工具會繼續(xù)使用,但利率、匯率這些價格型的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同時,要強化宏觀審慎管理。為便利加入SDR貨幣籃子所需要的操作和改革,與央行既定的完善貨幣政策框架的舉措,是完全一致的。
易綱還特別提到了利率走廊。他表示,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就是要使利率政策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穩(wěn)定,要形成一個利率走廊,有一個上下限,這樣整個市場的預期就穩(wěn)定了。
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為10.92%。此前,國內曾有投行預測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大約為14%到15%。
易綱透露,計算權重時的公式是:“出口占一半權重(包括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另一半是金融變量(其中外匯儲備、外匯交易和國際金融業(yè)務各占三分之一)。我們也參與了公式制定的討論,對于這個公式算出來的權重,我表示認可和尊重。”
人民幣未來任重道遠
國際儲備貨幣的大門已向人民幣敞開,然而要從“符合條件”到“廣受歡迎”仍有很長的路。而且,新的身份也得肩負新的責任。
“如果你在法蘭克福的咖啡館,既可以用歐元結賬,也可以用人民幣結賬,人民幣國際化就算是真正完成了,這可能得用很長時間。”中德金融和經濟中心聯(lián)合總裁呂迪格·馮·羅森的說法,有助于大家保持清醒的認識。
人民幣國際化仍處于初始階段。從使用領域看,當前人民幣在國際跨境收支中的比例只有2.8%左右,在全球外匯儲備中只有1.9%左右,在世界金融市場交易的使用少之又少;從使用方看,使用人民幣的多是與中國有關聯(lián)的機構,第三方使用的較少。
未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有賴于中國經濟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指出,只有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邁向中高端,才有可能在中長期打造“強勢”人民幣。
未來人民幣的國際吸引力,要靠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和金融產品的豐富。王軍指出,要在防范跨境資本異常流動前提下,讓持有人民幣的境外機構有更多渠道有序投資境內金融市場,并在離岸人民幣市場發(fā)展更豐富的金融產品。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撰文稱,“十三五”將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改進并逐步取消境內外投資額度限制。有序實現(xiàn)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預計“十三五”末,人民幣將成為國際性貨幣。
“大戲”剛剛開場,人民幣角色日漸“吃重”。有多大的權利,就有多大的責任。邁向國際性貨幣的人民幣,將會承受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更多關注,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可能會對中國的貨幣和匯率政策、資本流向產生新的影響,要做好充分準備。
人民幣“登場”SDR,由此形成的更加多元化、更有代表性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更加穩(wěn)定可靠,進而提高新興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
中國人民銀行聲明指出:“人民幣加入SDR有助于增強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完善現(xiàn)行國際貨幣體系,對中國和世界是雙贏的結果。這也意味著國際社會對中國在國際經濟金融舞臺上發(fā)揮積極作用有更多期許,中方將繼續(xù)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戰(zhàn)略部署,加快推動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為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全球金融穩(wěn)定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