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峰+鄭德花
摘要:從努力激發(fā)學生們的寫作興趣入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和修改習慣,先幫他們樹立起自信和興趣,激發(fā)他們想說,愿意說,樂于說的欲望,由寫作興趣變成習慣,快樂走上寫作之路。堅持指導學生讀書,積累、運用,指導學生如何選材、構思,如何布局謀篇,如何巧妙表達。
主題詞:寫作 成為 樂趣
“提起作文皺眉頭,咬著筆頭直發(fā)愁,思考半天沒開頭”,這是語文老師們經(jīng)常看到的卻又最不愿看到的一幕。
我曾經(jīng)做過這樣的調(diào)查:60名學生中只有7人喜歡寫作,不到總人數(shù)的12%。剩下的53人對作文均有抵觸情緒,而其中有25人特別討厭寫作文,甚至是怕寫作文。對于學生來說,寫作文真的這么難嗎?根據(jù)以上調(diào)查,我在語文教學中做了一個長達6年之久的實驗,從努力激發(fā)學生們的寫作興趣入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和修改習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不妨請各位語文老師們也來試一試。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和興趣尤為重要。很多老師在小學三年級時才開始訓練學生寫作文,其實我認為三年級為時已晚,作文教學應從小抓起。
一、 激發(fā)說與寫的欲望,走好寫作第一步
剛入學的小朋友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很新鮮,很好奇,很感興趣,這是培養(yǎng)學生說與寫的欲望的最佳時機。于是我要求每天的語文課前5分鐘,請每位小朋友把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感用一兩句話表達出來,這不就是作文嗎?說多說少不強求,表達不好無所謂,只要他敢于表達,勇于表達,就給予表揚,重要的是先幫他們樹立起自信和興趣,激發(fā)他們想說,愿意說,樂于說的欲望,這就成功了第一步。每天晚上我都會給學生留一個小作業(yè),請你把這一天來看到的聽到的最感興趣的事或你最想說的一句話用筆寫下來,盡量用書面語,哪怕所有字都是用拼音代替那也無妨。(這種做法還鞏固了對拼音的運用,無意中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拼音掌握的很牢,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天無論再忙,我一定會專門安排一定時間進行交流,決不能因為自己忙而打消了他們的積極性。當你聽到那一句句并不完整的句子,那一個個或許用的不夠恰當?shù)男≡~兒,總會讓你感到欣喜,有時又不得不對他們刮目相看。時間久了,你不讓他們寫他們都要寫,你不讓他們交流他們都一再要求交流???,一年級就讓學生愛上了寫作,就這么簡單。
二、 由寫作興趣變成習慣,快樂走上寫作之路
一年級以句子訓練為主,二年級時就上升到段的訓練。所以每天的課前5分鐘進行片段練習的口語表達,每天的作業(yè)也變成了片段練習,寫什么都可以,內(nèi)容形式不限。第二天不但要交流,我還要與學生們共同評出優(yōu)秀的裝訂成冊,展示在班級的圖書角上,學生們可以利用下課時間去欣賞自己的或是其他同學的習作,作為共享資源,這樣學生習作的興趣更濃了,很多學生一下課就會迫不及待地遞給我一些小片段問:“老師,你看我的作文合格嗎?”“老師,我的片段能入冊嗎?”……就這樣,學生們更愛上了寫作,他們之間開始競爭誰的作品裝訂入冊的多,不但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寫作興趣,同時還增強了學生們之間的競爭意識。此時,我借此契機,鼓勵學生們多看有益的課外書。我要求學生們每人準備一個積累本,邊看邊摘抄好的詞句段,不斷豐富詞匯量,積累好詞佳句,并把自己的摘抄本也放在班級的圖書角里,作為共享資源,以便于學生們互讀互學,共同提高。當某名同學所積累的內(nèi)容被其他同學在習作中借鑒,這名同學就會感到非常自豪,班級也隨之形成了一種良好的讀書摘抄氛圍。他們更加樂寫、善寫,一次比一次寫的多,一次比一次寫的好。我每天不用再留此項作業(yè),因為不用你說,他們肯定會寫,而且會認真地寫,好好地寫,寫作興趣已完全變成了一種習慣??吹綄W生們有這樣好的表現(xiàn),有如此好的寫作習慣,哪個語文老師能不欣慰?
三、成立班級編輯部,人人爭當“名作家”
三、四、五、六年級,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篇的訓練。我一邊堅持指導學生讀書,積累、運用,一邊指導學生如何選材、構思,如何布局謀篇,如何巧妙表達。學生們的習作漸漸走入了正軌,我又與同學們共同成立了“班級編輯部”,開始制作我們班級自己的作文選刊。凡是寫的好的作品我們編輯部會進行分類、整理、裝訂成集,像正規(guī) 刊物一樣,我們制作上目錄,編上小主編,小作者等,美術好的同學負責設計封面,學生們積極投入到這項活動之中,而且每人也有自己的寫作專集。我鼓勵他們小學,中學到大學如果都能堅持這樣編寫自己的作文選集,你將來一定會成為巴金、矛盾一樣的名作家,說不定你的習作將來會成為某一代小學生的語文課本中的課文呢。學生們在我的帶動下積極踴躍的投稿,一篇又一篇的作品被“發(fā)表”,每個人手捧著自己的專輯,欣賞著班級總輯中自己的佳作,心里甭提多自豪。
四、養(yǎng)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習慣尤為重要
良好的寫作習慣養(yǎng)成了,培養(yǎng)良好的修改習慣同樣重要。從二年級的片段練習開始一直到現(xiàn)在,每一次習作我都鼓勵學生修改三五遍。我給學生講詩人王安石寫《泊船瓜洲》的故事:春風又綠江南岸作者曾經(jīng)寫成“春風又到江南岸”“春風又過江南岸”,“春風又入江南岸”,“春風又滿江南岸”等, 王安石經(jīng)過琢磨推敲,改了許多次才改成了現(xiàn)在的“春風又綠江南岸”。連這么偉大的詩人都在不斷的修改,完善,才能寫出如此好的詩篇,我們更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好習慣。在我的精心教育和培養(yǎng)下,學生們每寫完一篇作文都會先主動自己修改,然后找伙伴修改,找寫作好的同學修改,再找老師修改等,班級形成了良好的風氣,寫作文成為他們的樂趣,修改作文成了他們的習慣。
我熱愛習作,我在潛心培養(yǎng)著我的學生們熱愛寫作。寫作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種樂趣。我們享受著寫作帶給我們的快樂與幸福。我們將在寫作中不斷成長,提升。
參考資料:《應用寫作教程》作者:劉淑萍 科學出版權社2008年9月出版
通聯(lián)地址:吉林省敦化市隆泰新城 劉海峰,電話:13596563070
郵編:1337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