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傲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筑行業(yè)在我國也占據了愈來愈重要的地位,這就帶動了我國教育工作者對《建筑構造》這一課程的重視。想要學好建筑學這一專業(yè)其首要任務就是學好《建筑構造》,此課程的綜合性以及實踐性極強,不但包含了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設備等方面的知識,還有建筑經濟的發(fā)展等內容,是建筑這一專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給出一定的有利于該學科教學的方法,以便今后我國教育工作者有所借鑒。
關鍵詞:建筑構造;教學方法;改革;研究
由于《建筑構造》這一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極強,且教學內容中的理論性知識較多而使該課程顯的枯燥乏味,同時教育工作者在對該課程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常常采用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枯燥的教材內容以及枯燥的教學模式下就很難調動學生們對該課程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可見,如何提高學生對《建筑構造》這一課程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我國相關教育工作者在對建筑專業(yè)進行教學的首要任務。
1、對《建筑構造》這一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
1.1教學內容的組織
由《建筑構造》這一課程是建筑學這一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因此在教育工作者進行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保證突出教學中的并對課程進行有條理的分析,以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接受這一課程中的重點難點知識?!督ㄖ嬙臁愤@一課程的教學模式往往是根據建筑物的組成特點進行安排的,一般順序為:基礎—墻體—樓地面層—樓梯—屋蓋—門窗—飾面裝修,對于每一個小任務的教學在大體上又可分為對其構造原理及特點的教學和對其構造所需材料的教學兩部分。由于各位置的構造原理方面屬于一成不變的理論性知識,因此教育工作者應該首先讓學生們對該理論知識進行熟練地掌握并學會如何應用這些知識,然后在此基礎上對完成該構造的做法及過程進行講解,根據建筑地的地理位置差異、氣候差異、建筑材料差異等問題來講解不同的構造方法,同時給出一定的實例進行講解和分析。這樣一來不但使學生們對知識中的重點把握,而且也使教育工作者在對《建筑構造》這一課程教學過程中的調理清晰。
1.2《建筑構造》教學內容的更新
現今我國多個高校的《建筑構造》這一課程的教材還較陳舊,其內容與現今的實際情況相差甚遠,而且隨著社會各方面的迅猛發(fā)展以及不斷創(chuàng)新的技術、材料和構造等方面的出現,導致該課程的教材很難跟上發(fā)展的腳步。這時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盡可能結合實際發(fā)展,對教材進行適當的更新講解,譬如在對墻體的構造進行講解時,可以對多加現代化的材料如空心磚、輕質砌磚等的講解,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了解較為優(yōu)質的建筑材料和方式。與此同時,教育工作者還可在在教學過程中添加一定的技術性講解以及建筑專業(yè)發(fā)展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的分析,譬如建筑生態(tài)、建筑仿生等,然后根據各類不同建筑給出一定的適合的建筑新型材料及方法,這樣一來不但提高了學生們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還提高的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效率。
2、對《建筑構造》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
2.1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
由于《建筑構造》這一課程在理論知識以外的內容多數都以圖像為主,所以單單借助教師的口頭講解很難達到對這些內容的教學目的,這時就需要借助一定的信息化手段來完成對該課程的講解。信息化手段可以包括多媒體、視頻、音頻等教學方式,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根據實際需要對其進行選擇,譬如可以通過多媒體的視頻圖片相結合的方法對建筑的構造進行教學,在對樓梯這方面通過對各類樓梯圖片的展示使學生更清晰地了解其間存在的差異和不同特點。
這樣一來不但使學生在學習建筑立體構造的過程中更加直觀,而且可以借助其立體感對其多個角度進行全方位的教學。
2.2教學模式的更新
在對《建筑構造》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如若一味的采用課堂教學的模式,長久以來也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這時就需要教師根據實際課程的需要來采用一定的課外如在工地上進行教學的方法。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使可以清晰地對建筑物的各方面構造及原料進行講解,利于學生理解和應用,使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都大有提高。但是由于工地現場上課會受到時間等方面的影響,所以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實驗室教學等方式來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率,同時購進一些建筑物模型,建筑材料模型等,使學生在學習也可以清晰直觀的對各類建筑特點建筑材料進行觀察和了解。
3、結語:
綜上看來,想要完成對《建筑構造》課程教學改革,其方式多種多樣,而且在在不斷改革的教學模式下不但可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效率,還大大提高了學生們對該課程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學改革是極為必要的,這就需要各教育工作者依照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法和模式不斷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以使其教育達到高效率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宏;李真,《建筑構造》課程教學改革研究[A].建筑教育論壇,2009(10):7-8
[2]黃麗娟;高蘭芳;陳凡,工程管理專業(yè)建筑結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2010(06)
[3]張海燕,高職《建筑構造》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4(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