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張佳偉(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
中雜新劇《熊貓當家》國內首秀獲好評
文、圖/張佳偉(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
2016年6月10日、11日,中國雜技團原創(chuàng)大型雜技舞臺劇《熊貓當家》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完成了國內首秀。在此前,該劇已于今年2月至4月在日本27個城市巡演了53場,獲得了許多好評。作為北京演藝集團第三屆夢想成真演出季的收官之作,《熊貓當家》用精彩的首秀給觀眾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演出結束后,觀眾起立長時間鼓掌,演員三次謝幕觀眾仍不肯離開。
《熊貓當家》再次刷新了觀眾對雜技表演的陳舊印象,標志著雜技劇目改革創(chuàng)新走市場的又一次成功。該劇并未使用絢麗多彩的LED大屏及其它高科技手段去吸引觀眾的眼球,而是將重心放在內容上,讓劇目充滿“回歸感”。在形式上,《熊貓當家》打破傳統(tǒng)雜技演出的窠臼,將武術、舞蹈、音樂、京劇、中華絕活等多種藝術門類與雜技完美結合,用戲劇的結構進行串連。在內容上,劇目選取了備受中外觀眾喜愛的熊貓作為主人公形象,以中華美食文化作為背景,用詼諧生動的情節(jié)、表演,講述精彩的中國故事,展示勤勞頑強的中華精神,揭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智慧。
此前,以熊貓作為形象的各類動畫影視劇、舞臺劇、音樂劇在國內外屢見不鮮,而雜技舞臺劇還不多見,因此《熊貓當家》自籌備之日便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國雜技團將內容為王,創(chuàng)新為根作為制作理念,將中國精神、中國價值深層次融入劇中,讓熊貓“憨憨”的正義形象在舞臺上樹立起來,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讓觀眾看得既輕松又懸念十足,始終將視線投入在舞臺表演和劇情當中。
《熊貓當家》演出劇照
中國雜技團擁有《熊貓當家》的原創(chuàng)版權,從劇本構思到舞臺創(chuàng)作完成;從紙上形象設計到完成彩衣制作;從每個道具的制作到最終的使用;從每道幕布的繪制到整體裝置;從每段音樂及主題曲的創(chuàng)作到最終錄制縮混等各個方面,前前后后修改不下上千稿。也正是因為中國雜技團擁有各類專業(yè)的團隊,包括業(yè)內頂尖的形象設計、服裝設計、音樂作曲、舞美設計、道具研發(fā),才能完成整部劇的創(chuàng)排,制作出這部讓觀眾喜愛的舞臺劇。
《熊貓當家》在創(chuàng)作之初并沒有將其定位成一部兒童劇,但確定要適合青少年及兒童觀看,因為熊貓形象頗受青少年及兒童的喜愛。中國雜技團將“通過劇目來培養(yǎng)青少年及兒童正確的價值觀”作為創(chuàng)作的核心。不僅讓熊貓“憨憨”的可愛造型被小觀眾喜愛,而且一些標志性動作、行為也成為他們的模仿對象。
《熊貓當家》展現(xiàn)了精彩的雜技表演。有三個被譽為“雜技界奧斯卡”的“金小丑”節(jié)目《圣斗——地圈》《騰·韻——十三人頂碗》《俏花旦——集體空竹》、16名獲得“金小丑”獎的演員參加表演。此外,還有國內首次亮相的《集體蹬傘》節(jié)目。這個節(jié)目將傳統(tǒng)雜技與現(xiàn)代科技相結合,不僅單人蹬傘數(shù)量達業(yè)界之首,還運用道具自由行走于舞臺,在陣型復雜多變的移動中進行“蹬傘對傳”等表演。
經(jīng)過前期赴日本的53場演出,演員們對劇中人物性格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對故事情節(jié)有了更加熟練的把握,讓該劇的國內首演變得更加有筋骨、有溫度,使觀眾看到印象深刻的真內容、真功夫。
一位觀看《熊貓當家》后為演員送上鮮花的觀眾表示:我們一家三口是從河南開車過來的,我和愛人在日本旅游期間,通過當?shù)睾糜延^看到這部劇,當時我真的是淚流滿面。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看到日本觀眾為我們歡呼,我特別自豪。當天我一直等在劇場門口,想見一見我們的演員,但是沒有等到。回國后,我一直在網(wǎng)上搜索這個劇,得知這次演出后,我們馬上就訂了票。我感嘆我們國家有這么優(yōu)秀的演員,有時我真的不相信他們都是雜技演員,他們的舞蹈和武術都有模有樣的。我的孩子今年6歲,看完后一直鬧著要練雜技,剛才還在地上劈叉呢。
《熊貓當家》演出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