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朱忻(福建省雜技團)
心理素質在雜技演員成長中的作用
文/薛朱忻(福建省雜技團)
在當今這個知識、科技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中,雜技也在越來越多地借鑒各領域的知識充實自己。如心理學與雜技之間就有不少的交匯點,從雜技的演出市場來看,有觀眾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需要研究;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面來看,有教育心理學和運動心理學需要掌握。
在雜技舞臺上,演員通過高難度的技巧動作,展現雜技藝術的魅力。這不僅體現了演員的基本功水平,還體現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演員在舞臺上能夠成功完成表演的必備條件之一,未來雜技競爭將在表演、體力和心理素質三方面展開。因此,雜技演員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更加值得關注,在各種困難情況下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有益于雜技演員表演生涯的良性發(fā)展。下面筆者僅對此談些認識。
1.有利于更好地詮釋雜技內涵
雜技有自己的藝術內涵,傳達著不同主題和理念。良好的心理素質除了能夠促進專業(yè)技能的發(fā)展,還能更好地詮釋雜技內涵。
2.有利于雜技演員的身心健康
雜技演員不僅要具備過硬的基本功,還要自信、冷靜、沉著。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讓雜技演員在訓練中擁有充分的自信和頑強的意志,克服訓練和演出過程中的各種困難與考驗。
3.有利于雜技事業(yè)向更高層次發(fā)展
擁有良好心理素質的雜技演員才能夠堅持自我,為了事業(yè)拼搏努力,在雜技藝術生產中發(fā)揮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并長期保持良好的表演狀態(tài),促進雜技發(fā)展。
1.初始期
初始期是雜技學員學習雜技的最初階段。這個階段,雜技學員一般只有五六歲,還沒有心理素質的概念,但心理問題一定會有。雜技是一項難度很高、要求很高的技藝,需要持之以恒的訓練,這對還處在兒童期的學員來說是非常辛苦的。很多動作帶有一定的危險性,稍不謹慎就很容易受傷,而且長時間的練習也容易使學員煩躁,缺少動力。這時,教練應該幫助學員克服心理上的恐懼和疑惑,及時鼓勵他們建立自信心,敢于挑戰(zhàn)自我,完成訓練。
2.成長期
成長期是雜技演員已經能夠登臺表演,基本功已經相當熟練,但綜合素質正在發(fā)展的時期。由于上臺表演次數還不是很多,經驗少,在遇到人為或非人為的障礙時,總會缺乏冷靜,如天氣原因造成的表演推遲,表演失誤造成的效果不佳等。要培養(yǎng)演員不受舞臺燈光、觀眾掌聲的影響,專心地投入表演中,高質量地完成演出。
另外,雜技藝術不是單獨表演的,往往需要一個團隊的相互配合,演員要有團隊意識,對自己的角色具有認同感,和伙伴積極主動配合。雜技演員到成長期已經歷過很多的磨難,對雜技事業(yè)也有了更多的歸屬感,雜技教練應督促他們更加勤奮地練習,提高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實現專業(yè)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共同發(fā)展。
3.穩(wěn)定期
在穩(wěn)定期,雜技演員已經有了很多的表演經歷,具備了豐富的表演經驗,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專業(yè)度,這個時期的雜技演員容易自滿,教練應該及時督促,使他們練功上不放松、不偷懶,堅持不懈,追求更高的表演水平。
要培養(yǎng)演員的恒心,懂得藝術上精益求精的道理,使他們堅持自我,專注事業(yè),為發(fā)展繁榮雜技事業(yè)而努力奮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