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書 彭一平 星河極光
通訊器
通訊器是一種小型手持式個人通訊收發(fā)設備。它包括一個接收裝置、一個發(fā)報裝置和一個小型電源。通訊器尺寸和結構各異,有的是手持式圓柱形,有的安裝在腕部,有的嵌入頭盔。
一個典型通訊器的有效范圍是50千米,但接入龐大的衛(wèi)星通訊網可以使這個范圍擴大。某些通訊器配備了加密程序以防敏感信息被截獲。
星際飛船配備通訊器用于短程通訊——比如在接近著陸設施或者執(zhí)行任務時。由于通訊器僅限于光速傳播信號,因此它們在星際間的作用十分有限。
出于這一原因,飛船還攜帶一個子空間電臺,它能提供大得多的通訊范圍,但也需要更多動力分配。一個子空間電臺通常有橫跨數光年的實時通訊范圍。星區(qū)政府常會建立一個子空間收發(fā)器網,便于各個分散的星球聯系,形成一個覆蓋全星區(qū)的通訊網絡。
電子雙筒望遠鏡
電子雙筒望遠鏡在顯示圖像時,會詳細標注物體的距離、實際方位角和相對高度等計算機化的信息。這種成像設備可在低亮度條件下工作,將景象增強到可視水平。
電子雙筒望遠鏡在整個銀河系很常見。利用立體景象和計算機增強的放大功能,能看清遠距離物體的驚人細節(jié)。普通望遠鏡的電能由一次使用六個月的可充電能量電池提供。
高級計算機增強的望遠鏡能把物體放大500倍。許多望遠鏡有數據接口,能把圖像傳輸給全息錄像機、數據屏或其他錄像工具。它們還能與爆能槍相連,用于遠程攻擊。少數高級電子雙筒望遠鏡有內置全息和視頻錄像機,能存儲最多3小時的連續(xù)畫面。
盧克·天行者在塔圖因的農場工作時,有一個便宜的宏觀雙筒望遠鏡。正是這個望遠鏡讓他目睹了沙漠世界上空的太空戰(zhàn),也正是這場戰(zhàn)斗把C-3PO和R2D2帶進了他的生活。
聚變切割器
聚變切割器是一種在全銀河各地的維修車間都很常見的工具。使用高能等離子束切割高密度金屬、耐塑等堅固的材料。
索羅蘇布F-187是一個廣受歡迎的聚變切割器型號。為便于切割,切割束可以被調節(jié)到最多20厘米長,寬度從6厘米到1毫米不等。其電池能連續(xù)工作1小時。
聚變切割器的不當使用是危險的,因為其切割束很容易殺人。不過,有限的切割束長度使這種日常工具無法被用作有效的戰(zhàn)場武器。
攀繩槍
納布希德王宮的皇家衛(wèi)隊隨身攜帶了裝有攀繩槍的標準爆能槍,射彈器被安裝在爆能槍槍管下方。納布戰(zhàn)役期間,帕納卡隊長和他的隊員為射彈器配備了抓鉤和纜繩,以便從側面攀上王宮,繞過被貿易聯盟部隊堵住的走廊。
霍斯戰(zhàn)役期間,盧克·天行者也使用過類似的裝置一一把磁性魚叉槍。盧克使用這種武器把自己向上拉到帝國步行機下腹部。
抑制螺栓
抑制螺栓是一種焊接在機器人身上的設備,能更好地控制機器人的行為,限制機器人到處亂跑,強迫機器人服從手持控制器的命令。
塔圖因的賈瓦人拾荒者經常在他們回收的機器人身上安裝抑制螺栓。R2D2和C-3PO也曾經被他們抓到,安裝過這種裝置。
與抑制螺栓配套的是一個“主機”——它又叫“呼機”,是一種能發(fā)布三條簡單命令的手持式設備。主機的三種設置能叫一個機器人前進(“來”),強迫它停止(“?!保驁?zhí)行口述的任務(“指令”)。機器人在服從指令時不會違背其基本程序,因此最后一種設置只能被用于執(zhí)行機器人運行參數內的任務。
賈瓦人在拼裝他們的離子槍時,也把抑制螺栓的功能融合了進去。
A99水下呼吸器
絕地大師奎剛·金及其徒弟歐比旺·肯諾比與納布當地的剛耿人加·加·賓克斯結為朋友。這個瘦長的兩犧類種族把他們帶到自己的家鄉(xiāng)——深藏在沼澤湖下面的奧托岡加。為了跟隨這個水生種族穿越他的生長環(huán)境,奎剛和歐比旺從他們的多功能腰帶中取出了一種用于水下活動的簡易呼吸裝置——A99水下呼吸器,它的迷你壓縮空氣罐能提供兩小時的氧氣。
這種簡易的呼吸接口能向使用者提供可呼吸的氣體。A99的高級過濾器允許它在水下、真空和某些有毒環(huán)境中工作。為適應不同種族的生理機能,A99有許多型號。
全息攝像頭
全息攝像頭作為一種記錄設備,能攝取全息影像以供播放或存檔,一般被用于安全領域。這些設備又叫做全息錄像機,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構造。
全息攝像頭經常配備小型反重力裝置和有限的機器人智能,以便在報道重大事件時充當浮動攝像機。它們能跟蹤比賽,把圖像傳給小型手持觀察屏。銀河議會開會期間,盤旋的全息攝像頭將發(fā)言人的特寫鏡頭提供給不同的成員。
冥想室
對原力的追隨者來說,冥想室很常見。絕地和西斯都用這種封閉的私人密室來思考、恢復內力和改善心理狀態(tài)。西斯之道講求激情與斗志,所以,西斯只有通過更先進的設施才能在冥想中體會孤寂與平靜。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冥想室在西斯組織中相當流行。
最著名的冥想室是達斯·維德為自己建造的專用冥想室,它建于超級殲星艦“執(zhí)行者號”上。為了與這位西斯黑暗尊主相稱,他的冥想室采用了球形結構,可上下分開成兩半,猶如一個裂開的胃,令人不寒而栗。這個球形冥想室內部實行完全的增壓與溫控機制,其中包括一張舒適的躺椅、一臺視頻通訊器、幾個監(jiān)視其健康狀況的醫(yī)療機器人和一個用來快速摘除與替換其頭盔與呼吸面罩的機械設備。
達斯·維德的服裝
達斯·維德在穆斯塔法與歐比旺·肯諾比光劍決斗時身受重創(chuàng),歐比旺用光劍斬斷了他的兩條小腿和左臂,隨后他倒在穆斯塔法的滾燙地表,烈火和輻射燒焦了他的皮肉,使他全身嚴重毀損。在科洛桑的帝國康復中心,一隊機器人再造了維德,在他身上植入半機器人部件,用一套黑色盔甲包覆他的全身。其呼吸面罩的恐怖面貌反映出他背棄原力光明面后接受的黑暗身份。
維德只能在專用高壓氧室里取下面罩,例如在“執(zhí)行者號”殲星艦上的那間冥想室里。維德不允許任何人協(xié)助他,而是依靠機械設備移除并更換頭盔和金屬呼吸屏。
達斯·維德的服裝延續(xù)了古老的西斯傳統(tǒng),那時的黑暗面武士會披掛重型盔甲。維德的盔甲是一件保護其原生和人造內臟的塑形緊身衣,耐鋼板保護著他的肩膀、上身和小腿。此外還穿著一套夾棉柔韌的防爆多墊料服裝和一件甲布披風。他的手套由一種獨特的微粉化鐵制成,能抵擋除光劍以外的任何攻擊。
維德的維生系統(tǒng)包括一個戴在胸部的計算機化控制面板裝置,它負責調節(jié)呼吸機能。三條像數據端口的狹槽提供對其肺部、呼吸和神經系統(tǒng)的檢查診斷。在腰帶上有兩個小型系統(tǒng)功能箱,右邊是體溫調節(jié)系統(tǒng),左邊是呼吸傳感矩陣,中間的電磁帶扣里建有音頻增強裝置。
訓練遙控球
訓練遙控球是一種簡單小巧的設備。這種飄浮在半空中的小球配備有相對無害的槍和傳感器陣列。受訓的絕地用遙控球磨練光劍技藝和對原力融會貫通的程度。一名有希望成為絕地的人通常頭戴遮蔽視線的防爆護罩,用原力感知遙控球的位置和行為,嘗試用光劍阻擋任何射過來的能量束。
遙控球是沒有獨立自主性的簡單機器人,只能按主人給出的指令行動。通常遙控球被編程設定為戰(zhàn)斗訓練工具,其機載計算機存儲了幾十套戰(zhàn)斗訓練程序。隨著訓練強度的提高,遙控球移動得越來越快,攻擊受訓者的能量束越來越強。在最極端的情況下,遙控球的暈眩能量束可以把受訓者擊昏。
遙控球還能被編程設定為麥克風、貨物起重機、行李搬運機和遠程監(jiān)視器等。
巴克塔箱
作為現代醫(yī)療技術的奇跡,巴克塔箱是帝國和同盟內科病房的支柱。
圓筒容器內裝滿能修復細胞的巴克塔液體,最嚴重的損傷也能被它治好。半透明的紅色液體滋養(yǎng)著一種細菌培養(yǎng)基,這種細菌能找到受傷的組織,促進其再生,實現傷口的快速愈合,不留疤痕或只留最小的疤痕。傷員懸浮在液體里,受到醫(yī)療機器人的密切監(jiān)視。
在霍斯的暴風雪中過了一夜后,盧克·天行者被凍傷,處于昏迷休克狀態(tài),不得不花時間在巴克塔箱中恢復身體。
沖鋒隊盔甲
帝國士兵戰(zhàn)斗時充滿著可怕的神秘感,因為他們的臉被完全隱藏在獨特的白色盔甲下。這套裝甲外殼由18片組成,不僅在爆能槍的火力下能發(fā)揮一定的防御力,也能起到一種恐怖震懾的作用。
在這套骨白色的盔甲下面有一層黑色溫控連體外套。內置頭盔的通訊器和安裝在腰帶上的手持設備保證了沖鋒隊可以時刻與上級取得聯系。標準化的多功能腰帶提供了佩槍彈藥和實用工具,如抓鉤和纜繩、壓縮口糧、應急電池、一枚微型熱能榴彈和一個備用通訊器。頭盔有自動偏光鏡片和多頻率目標捕獲系統(tǒng),這使他們在低亮度和昏暗的戰(zhàn)斗條件下能看清。
帝國有許多樣式各異的盔甲以適應不同的任務需求。沙漠地形單位、低溫突擊師和偵察中隊的盔甲都略有不同。
沖鋒隊盔甲也可作為太空服,在絕對真空中為士兵提供有限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