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guī)
農業(yè)領域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清單
(上接2015年12期P21)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條例規(guī)定,造成他人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一)違規(guī)生產、經營飼料、飼料添加劑或飼料、飼料添加劑存在質量問題
法定途徑:向縣級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飼料管理部門反映,進行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規(guī)依據:《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
第三十九條飼料、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yè)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飼料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的產品和用于違法生產飼料的飼料原料、單一飼料、飼料添加劑、藥物飼料添加劑、添加劑預混合飼料以及用于違法生產飼料添加劑的原料,違法生產的產品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并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1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由發(fā)證機關吊銷、撤銷相關許可證明文件,生產企業(yè)的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10年內不得從事飼料、飼料添加劑生產、經營活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使用限制使用的飼料原料、單一飼料、飼料添加劑、藥物飼料添加劑、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生產飼料,不遵守國務院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的限制性規(guī)定的;
(二)使用國務院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公布的飼料原料目錄、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和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以外的物質生產飼料的;
(三)生產未取得新飼料、新飼料添加劑證書的新飼料、新飼料添加劑或者禁用的飼料、飼料添加劑的。
第四十條飼料、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yè)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飼料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的產品和用于違法生產飼料的飼料原料、單一飼料、飼料添加劑、藥物飼料添加劑、添加劑預混合飼料以及用于違法生產飼料添加劑的原料,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止生產,可以由發(fā)證機關吊銷、撤銷相關許可證明文件:
(一)不按照國務院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和有關標準對采購的飼料原料、單一飼料、飼料添加劑、藥物飼料添加劑、添加劑預混合飼料和用于飼料添加劑生產的原料進行查驗或者檢驗的;
(二)飼料、飼料添加劑生產過程中不遵守國務院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飼料、飼料添加劑質量安全管理規(guī)范和飼料添加劑安全使用規(guī)范的;
(三)生產的飼料、飼料添加劑未經產品質量檢驗的。
第四十三條飼料、飼料添加劑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飼料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經營的產品,違法經營的產品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并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1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止經營,并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飼料、飼料添加劑進行再加工或者添加物質的;
(二)經營無產品標簽、無生產許可證、無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的飼料、飼料添加劑的;
(三)經營無產品批準文號的飼料添加劑、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的;
(四)經營用國務院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公布的飼料原料目錄、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和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以外的物質生產的飼料的;
(五)經營未取得新飼料、新飼料添加劑證書的新飼料、新飼料添加劑或者未取得飼料、飼料添加劑進口登記證的進口飼料、進口飼料添加劑以及禁用的飼料、飼料添加劑的。
第四十四條飼料、飼料添加劑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飼料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經營的產品,并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一)對飼料、飼料添加劑進行拆包、分裝的;
(二)不依照本條例規(guī)定實行產品購銷臺賬制度的;
(三)經營的飼料、飼料添加劑失效、霉變或者超過保質期的。
第四十六條飼料、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yè)、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飼料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產品,違法生產、經營的產品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并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1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以非飼料、非飼料添加劑冒充飼料、飼料添加劑或者以此種飼料、飼料添加劑冒充他種飼料、飼料添加劑的;
(二)生產、經營無產品質量標準或者不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飼料、飼料添加劑的;
(三)生產、經營的飼料、飼料添加劑與標簽標示的內容不一致的。
飼料、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yè)有前款規(guī)定的行為,情節(jié)嚴重的,由發(fā)證機關吊銷、撤銷相關許可證明文件;飼料、飼料添加劑經營者有前款規(guī)定的行為,情節(jié)嚴重的,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十二)生產、經營假劣獸藥
法定途徑: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yī)行政管理部門反映,進行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規(guī)依據:《獸藥管理條例》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條例規(guī)定,無獸藥生產許可證、獸藥經營許可證生產、經營獸藥的,或者雖有獸藥生產許可證、獸藥經營許可證,生產、經營假、劣獸藥的,或者獸藥經營企業(yè)經營人用藥品的,責令其停止生產、經營,沒收用于違法生產的原料、輔料、包裝材料及生產、經營的獸藥和違法所得,并處違法生產、經營的獸藥(包括已出售的和未出售的獸藥,下同)貨值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貨值金額無法查證核實的,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無獸藥生產許可證生產獸藥,情節(jié)嚴重的,沒收其生產設備;生產、經營假、劣獸藥,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獸藥生產許可證、獸藥經營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生產、經營企業(yè)的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終身不得從事獸藥的生產、經營活動。
擅自生產強制免疫所需獸用生物制品的,按照無獸藥生產許可證生產獸藥處罰。
第七十條本條例規(guī)定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yī)行政管理部門決定;其中吊銷獸藥生產許可證、獸藥經營許可證、撤銷獸藥批準證明文件或者責令停止獸藥研究試驗的,由原發(fā)證、批準部門決定。
上級獸醫(yī)行政管理部門對下級獸醫(yī)行政管理部門違反本條例的行政行為,應當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有權予以改變或者撤銷。
二、行政復議類
(一)不服行政機關處罰決定
法定途徑: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
(一)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yè)、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zhí)照、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
(二)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行政強制措施決定不服的;
(三)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許可證、執(zhí)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的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于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合法的經營自主權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變更或者廢止農業(yè)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征收財物、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八)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fā)許可證、執(zhí)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或者申請行政機關審批、登記有關事項,行政機關沒有依法辦理的;
(九)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受教育權利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沒有依法履行的;
(十)申請行政機關依法發(fā)放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費,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fā)放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二)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或人事處理決定
法定途徑: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提出申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八條第一款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或者其他人事處理決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提出申訴。
(三)不服行政機關對民事糾紛作出的調解或者其他處理
法定途徑:依法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八條第二款不服行政機關對民事糾紛作出的調解或者其他處理,依法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政府信息公開類
(一)申請政府信息公開
法定途徑:向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申請
法規(guī)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十三條除本條例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guī)定的行政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還可以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國務院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門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
(二)行政機關不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
法定途徑:向上級行政機關、監(jiān)察機關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舉報
法規(guī)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三十三條第一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可以向上級行政機關、監(jiān)察機關或者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舉報。收到舉報的機關應當予以調查處理。
(三)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
法定途徑: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法規(guī)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三十三條第二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四、揭發(fā)控告類
(一)檢舉農業(yè)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行政紀律行為
法定途徑:向本級人民政府行政監(jiān)察機關舉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jiān)察法》
第六條監(jiān)察工作應當依靠群眾。監(jiān)察機關建立舉報制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于任何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的違反行政紀律行為,有權向監(jiān)察機關提出控告或者檢舉。監(jiān)察機關應當受理舉報并依法調查處理;對實名舉報的,應當將處理結果等情況予以回復。
(二)檢舉農業(yè)部門黨員干部違規(guī)違紀問題
法定途徑:向各級黨的紀律檢查機關舉報
主要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控告申訴工作條例》
《中國共產黨章程》第四條黨員享有下列權利:(八)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提出請求、申訴和控告,并要求有關組織給以負責的答復。
第四十四條第二款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要經常對黨員進行遵守紀律的教育,作出關于維護黨紀的決定;對黨員領導干部行使權力進行監(jiān)督;檢查和處理黨的組織和黨員違反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guī)的比較重要或復雜的案件,決定或取消對這些案件中的黨員的處分;受理黨員的控告和申訴;保障黨員的權利。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控告申訴工作條例》第一條受理對黨員、黨組織的檢舉、控告和黨員、黨組織的申訴,是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責。
第三條紀律檢查機關受理檢舉、控告、申訴的范圍是:對黨員、黨組織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guī),違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和其他敗壞黨風行為的檢舉、控告;黨員、黨組織對所受黨紀處分或紀律檢查機關所作的其他處理不服的申訴;其他涉及黨紀黨風的問題。
轉自2015年1月10日農業(yè)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