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鋒,雷亞非
(1.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2.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畜牧技術推廣站,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藍耳病的診斷與防治
王玉鋒1,雷亞非2
(1.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2.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畜牧技術推廣站,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本文綜述了豬藍耳病病的病原學、臨床癥狀、流行病學、病理變化,總結了豬藍耳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并結合目前生豬生產(chǎn)實際提出了本病的防治對策。
豬藍耳病;診斷;防治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RRS)俗稱豬藍耳病,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以感染不同年齡、不同性別豬只,并造成免疫抑制,引起懷孕母豬流產(chǎn)、早產(chǎn)等綜合繁殖障礙,而仔豬和育肥豬出現(xiàn)呼吸道綜合癥狀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疾病,給養(yǎng)豬業(yè)造成巨大損失。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RRS)屬套式病毒目動脈炎病毒科成員,為單股正鏈RNA。根據(jù)病毒的生物學和遺傳學差異,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RRS)病毒可分為歐洲型和美洲型2個型,其代表株分別為LV株和ATCC-VR2332株。
2.1國內(nèi)的流行情況1995年,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RRS)傳入我國,臨床表現(xiàn)為妊娠母豬繁殖障礙和仔豬呼吸困難;2006年我國多省份豬發(fā)生“無名高熱”,后經(jīng)流行病學調查、基因分析、實驗室檢測等,確定是由毒力更強的PRRSV變異株引起的藍耳病,臨床癥狀為高熱、呼吸困難、皮膚發(fā)紅,剖檢突出特征為淋巴結、內(nèi)臟器官出血。2007年9月,田克恭等首先報道,高熱病是由豬藍耳病病毒變異株引起的,鑒于其臨床特征不同于經(jīng)典豬藍耳病病毒,將其命名為高致病性藍耳病。
2.2傳播特點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PRRS)是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只感染豬,其中妊娠母豬和仔豬最易感,感染豬只可在半月內(nèi)將病毒傳染給其他易感豬。40日齡以內(nèi)的仔豬一旦感染,病死率達100%,育肥豬感染病死率在50%左右。發(fā)病急、傳播迅速,多發(fā)生于夏季和秋季,患病豬和帶毒豬、野生動物(鳥、嚙齒類動物)是該病的重要傳染源。即可經(jīng)呼吸道、精液進行水平傳播,也可經(jīng)胎盤進行垂直傳播。
3.1臨床癥狀高燒,體溫高達 41℃以上;精神沉郁,扎堆;皮膚發(fā)紅;耳部出血或瘀血而導致呈紫紅顏色;眼分泌物增多,眼瞼水腫;出現(xiàn)咳嗽、氣喘等呼吸困難癥狀;部分病豬出現(xiàn)后驅麻痹無力,站立不穩(wěn)等神經(jīng)癥狀;有時有腹瀉和四肢關節(jié)腫脹的癥狀;懷孕母豬流產(chǎn)、產(chǎn)死胎和木乃伊胎,產(chǎn)奶量下降,其中有部分母豬在分娩中死去,還有一部分母豬的四肢末端、耳尖、乳頭發(fā)紺;仔豬出現(xiàn)嚴重呼吸困難、厭食,而死亡生長緩慢,常因繼發(fā)感染而使病情惡化而死亡。種公豬精液質量下降,性欲降低,體溫通常不升高。
3.2剖檢變化主要病變在呼吸系統(tǒng),呼吸器官黏膜充血、出血;肺臟、淋巴結腫大,尤其以腹股溝淋巴結腫脹最明顯,如發(fā)生的是高致病性藍耳病,則呈典型間質性肺炎,頸部、肺部和腹股溝淋巴結見出血性炎癥;膽囊充盈著濃稠膽汁;脾臟出現(xiàn)梗死灶或米粒大出血性丘疹;軟腦膜充血,瘀血;腎臟表面有針尖大到小米粒大的出血點。顯微鏡下可見間質性腎炎病變,心臟、肝臟和胃腸道可見出血性壞死灶、滲出性炎癥等病變,腸系膜淋巴結明顯腫大、出血。
通過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剖檢病理變化分析,結合實驗室鑒定分離出的藍耳病病毒為陽性或藍耳病病毒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檢測呈核酸陽性,即可判斷為豬藍耳病。
目前對藍耳病無特效治療藥物,臨床上多采取緩解癥狀并控制繼發(fā)感染為主要治療措施。
5.1用頭孢類藥物、炎必治、新強力、抗病毒藥。
5.2補充VE、微量元素硒,提高抵抗力。
5.3如高熱,適時用氨基比林、補液。
6.1加強飼養(yǎng)管理使用高品質富含營養(yǎng)的飼料;添加礦物質、維生素,提高豬群抵抗環(huán)境應激和疾病的能力。保證科學、合理的飼養(yǎng)密度,夏季做好防暑降溫,冬季做好保暖通風。
6.2完善良好的綜合防治措施首先,藍耳病通常會繼發(fā)豬瘟、豬細小病毒病、豬流感、豬圓環(huán)病毒病等病,因此,豬場不僅要做好藍耳病的疫苗防疫,而且還要嚴格做好其他疾病的免疫,提高豬體免疫力。其次,依托正規(guī)檢測機構,定期檢測豬群抗體水平,據(jù)此科學判斷加強免疫最佳時機。最后做好日常消毒、衛(wèi)生工作,豬藍耳病病毒對外界環(huán)境的抵抗力較差,有囊膜,不耐酸堿,因此選擇針對囊膜病毒的合適酸堿度的普通消毒劑即可被殺滅。
6.3做好豬場生物安全體系建設(1)禁止將藍耳病疫苗與其他疫病疫苗同時免疫,期間要至少間隔10d以上;(2)根據(jù)本場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規(guī)范免疫,尤其在使用豬藍耳病活疫苗免疫時,要嚴格按照產(chǎn)品說明書操作使用,避免散毒和毒力返強。(3)對生病的豬要準確診斷,隔離對癥下藥,不盲目的大量用藥和用疫苗。(4)堅持自繁自養(yǎng),做好豬藍耳病的凈化;嚴格檢測引進豬只,同時要隔離飼養(yǎng)一個月以上,無異常再混群飼養(yǎng)。
[1]Lunney J K,et al.Porcine reprodux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An update on an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biral disease of swine[J].Virus research,2010,154(1/2):1-6.
[2]Yuan s,et al.Recombination between North American strains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J].Jvirus Res,1999,61:87-98.
[3]Kegong Tian,X.et al.Emergence of Fatal Prrsv Variants:Unparalleled Outbreaks of Atypical Prrs in china and Molecular Dissection of the Unique Hallmark[J].Plos.ONE.June,2007,Issueb,e526,1-10.
[4]童光志,等.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病毒的分離鑒定及其分子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07,29(5):323-326.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9.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