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孝忠
(甘肅省臨潭縣畜牧草原工作站,甘肅 臨潭 747500)
非蛋白氮在養(yǎng)羊業(yè)中的應(yīng)用
丁孝忠
(甘肅省臨潭縣畜牧草原工作站,甘肅 臨潭 747500)
1828年德國Woh1er用人工方法合成尿素,Znmts又發(fā)現(xiàn)反芻動物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利用尿素的非氮白氮(NPN)作為生長和增殖的氮源,將其變成菌體蛋白而消化吸收,成為蛋白營養(yǎng),并首次實驗成功用尿素取代反芻動物日糧中的部分蛋白質(zhì)。
自此,非蛋白氮(NPN)作為一種廉價,高效,不與人爭食的有效蛋白源,并大量推廣運用了反芻動物的日糧中。國外從30年代起就大量推廣使用,目前美國年用量達100萬t左右。
非蛋白氮(NPN)包括酰銨,氨基酸配糖體和脂肪的氮化物,生物堿、銨鹽及其他氨化物等。目前可以人工合成的品種有醋酸銨、碳酸氫銨、乳酸銨、縮二脲、純尿素、飼用尿素、氨、硫酸銨、脂肪酸脲、異丁叉二脲、磷酸脲。
羊能夠利用非蛋白氮(NPN)主要是因為其瘤胃微生物能將非蛋白氮(NPN)變?yōu)槲⑸锏鞍踪|(zhì),最后被反芻動物吸收裂用,其利用過程是一個復(fù)雜的生物化學應(yīng),大致如下(以尿素為例):
尿素通過尿酶與微生物作用產(chǎn)生氨(NH3)和二氧化碳(CO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經(jīng)過酶與瘤胃微生物的作用產(chǎn)生揮發(fā)性脂肪酸和酮酸(C鏈);氨(NH3)和酮酸(C鏈)經(jīng)酶和微生物作用產(chǎn)生氨基酸;氨基酸經(jīng)酶和微生物作用產(chǎn)生微生物蛋白質(zhì);微生物蛋白質(zhì)經(jīng)酶和真胃小腸作用產(chǎn)生游離氨基酸,游離氨基酸在小腸被反芻動物吸收利用。
據(jù)國外報道,在蛋白質(zhì)不足的綿羊日糧中添加1kg尿素,可多生產(chǎn)1~3kg肉類(增重)50~100g凈毛。
3.1 瘤胃內(nèi)微生物合成能力羊利用非蛋白氮是借助于瘤
胃內(nèi)的微生物作用完成的,因此,要有效地利用非蛋白氮飼料,首先要滿足微生物所必需各種營養(yǎng)條件,其中要滿足3種:
(1)日糧能量水平瘤胃內(nèi)必須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以供給微生物生長,繁殖所需要的能源。以干物質(zhì)為基礎(chǔ),可消化總養(yǎng)分(TDN)大于75%的飼料,其中蛋白質(zhì)水平低于12%~13%時,添加非蛋白氨,利用率就大,可消化總養(yǎng)分小于60%,蛋白水平低于7%,添加非蛋白氮后,也能很好地被利用。碳水化合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直接影響非蛋白氮的利用。例如,在日糧中單用淀粉加尿素時,尿素利用率只有22%在日糧中主要是含纖維素較多的秸桿類,其利用率只有40%左右;而當纖維素加淀粉時,尿素利用率就提高到61%。因此,在飼喂低質(zhì)粗飼料為主的條件下,用尿素補充蛋白質(zhì)時,再補充一定的高淀粉精料可以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2)日糧中粗蛋白水平基礎(chǔ)日糧中粗蛋白含量不宜過高。如羊的日糧中蛋白質(zhì)含量不足時,非蛋白氮能頂替部分蛋白質(zhì)用;當日糧中有足夠的蛋白質(zhì)時,微生物就首先利用天然飼料中的蛋白質(zhì),從而降低對非蛋白氮的利用率,這樣飼喂非蛋白氮就造成浪費。反之,日糧中粗蛋白質(zhì)含量過低,對非蛋白飼料的利用也不利。試驗表明,含有9%~12%粗蛋白質(zhì)飼料,用尿素將蛋白質(zhì)量提高到16%~18%,效果較好,高于12%或低于9%,非蛋白氮飼料的利用率均降低。
(3)日糧中礦物質(zhì),特別是鈷、硫的含量鈷是畜禽蛋白質(zhì)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的VB12的組成部分,如果飼料中缺鈷,VB12的合成緩慢,就影響飼料中含氮物質(zhì)的使用;硫是瘤胃微生物合成蛋氨酸,胱氨酸等所需的原料。另外,也應(yīng)注意飼料中的鈣、磷、鐵、銅、鋅等礦物質(zhì)的平衡和注意添加相當于日糧0.5%或蛋白質(zhì)3.5%的食鹽。
3.2 非蛋白氮飼料分解速度
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質(zhì)速度比非蛋白氮(NPN)分解速度大約慢4~10倍,因此,必須抑制尿酶,使尿素分解緩慢或加速微生物的合成。延緩非蛋白氮飼料在瘤胃中的分解速度,目前有以下3種方法:
(1)采用重金屬抑制酶活動方法采用一些重金屬(如銅、鐵、鋅)或某些有機化合物(醋酸氧脂酸)以抑制細菌脲酶的活性。
(2)采用分解緩慢的非蛋白氮采用分解緩慢的非蛋白氮(例如雙縮脲,脂肪酸、尿素,異丁基縮二脲等)作為飼料,效果較好。
(3)采用保護劑的方法有人采用蠟、樹脂、鈉膨潤土,甜蘋果膠等包裹尿素的方法來減緩尿素分解的速度,效果也很好。
3.3 瘤胃內(nèi)微生物的種類
微生物利用各種非蛋白氮因種類的不同,其能力亦不同,有些微生物的合成能力就比其他強些。因此飼喂尿素的過程中,可以采取由少到多的辦法,使羊瘤胃中微生物逐步適應(yīng)。當這類微生物大量增殖時,羊較大量的采食非蛋白質(zhì)飼料也就安全了。
4.1 制成尿素精料喂給
尿素精料(或叫尿素濃縮料)按尿素20%,糖蜜14%,草粉(蛋白質(zhì)含量17%)51%,脫氟磷酸鈣10.5%,碘化食鹽3.5%的比例配成,與其他能量飼料混合飼喂反芻動物,效果很好。也可把尿素(適量添加鈷、硫)經(jīng)加工直接均勻拌入家畜日糧精料中飼喂。
4.2 尿素青貯料
在青綠作物原料中添加5%的尿素制成青貯料,其適口性好,營養(yǎng)較全面,消化率也高,既能避免中毒,又可降低青貯飼料的酸度,在國內(nèi)一些畜牧生產(chǎn)中已被采用。
4.3 尿素磚
用40%的尿素,47.5%的食鹽、10%糖蜜(提高適口性)、2.5%磷酸鈉和少量鈷做成尿素鹽塊,能提高低于維持水平的禾本科干草的飼養(yǎng)價值。羊在采食干草后,往往立即舔食尿素鹽塊,從而補充一定量的尿素。也可把尿素噴灑在牧場上,加拿大,南非將尿素與糖蜜混合物噴灑在生長的牧草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4.4 尿素秸稈壓縮飼料
將干草或秸稈粉、精飼料或尿素同維生素添加劑,礦物質(zhì)飼料混合壓在一起制成顆粒飼料或餅狀飼料飼喂羊,可提高養(yǎng)羊的生產(chǎn)率,增加采食量,減少飼料浪費。
4.5 氨化飼料
其工藝流程如下:(以尿素為例)51kg尿素+40kg水,將原料切碎拌勻裝窖成塑料袋密封,氨化溫度15~25℃,7~15d后拆封放氨,飼喂羊。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非蛋白氮飼料的作用,在飼喂羊時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5.1 飼喂對象
由于非蛋白氮的吸收利用在羊瘤胃內(nèi)進行,所以非蛋白氮飼料只能應(yīng)用于斷奶后的羊,因為斷奶前羊瘤胃發(fā)育還不完善,還不能充分利用植物性飼料,自然對非蛋白氮的利用能力也較低。
5.2 嚴格控制喂量
尿素不能代替綿羊日糧中的全部蛋白質(zhì),可占到日糧總氮量的30%,或日糧干物暈的1%~2%,亦可按體重的0.02%~0.05%喂給,即每10kg體重可喂2~5g。成年羊每日喂10~15g,還是比較安全的。
5.3 飼喂尿素應(yīng)當有一個適應(yīng)期
適應(yīng)期的長短根據(jù)羊的生長階段知生理時期而定。一般2~3周,其目的是:使微生物群落逐漸增加利用非蛋白氮的能力,減少突然飼喂非蛋白氮產(chǎn)生的刺激。同時使羊逐漸適應(yīng)飼料口味,避免采食量的大幅度下降。
5.4 飼喂次數(shù)
每天分2~3次喂給,可以避免瘤胃中氨濃度升高很突然。切忌飲用或單純喂尿素,喂后不要立即飲水,病羊不喂。
5.5 配合飼喂別的飼料
尿素必須配合一定的精料或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糖蜜、淀粉才有效,同時羊的日糧中配合適當量的硫、磷、銅、鈷更能提高尿素的利用。
5.6 注意事項
不能與含有尿素酶的生豆餅、生豆類、苕子、胡枝籽、苜蓿粉混合飼喂。要連續(xù)喂非蛋白氮飼料效果才好,不宜喂喂停停。在饑餓狀態(tài)下的羊不要立刻喂尿素。比如說羊長途跋涉,由秋牧場轉(zhuǎn)入冬牧場,沿途羊沒吃飽,或由山到川,幾天來羊處于饑餓狀態(tài),先進行補飼,過幾天羊吃飽后,再開始喂尿素比較安全。
5.7 尿素中毒的處理
尿素中毒是由于一時吃進大量尿素所致,尿素最容易分解,產(chǎn)生大量的氨。氨能直接被血液吸收,引起血液酸堿平衡失調(diào)。在喂大量尿素后20~30min即可出現(xiàn)中毒現(xiàn)象,輕者精神不振,重者呼吸困難,心跳加快,停止反芻,臥倒在地,窒息而死。急救辦法,可靜脈注射10%~25%葡萄糖,每次100~200mL,亦可灌服食醋0.5~1L。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