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莞淇
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視育子輔導課程
英國首相卡梅倫今年1月11日承諾透過一系列社會改革,全力打擊貧困問題。在教育層面,他引用《虎媽的戰(zhàn)歌》一書形容他所贊許的“努力、專注與再接再厲”等美德,并希望英國公立學??梢哉{(diào)整“人人有獎”的教育文化,納入“虎媽們”的育兒方針。
英國保守黨首相卡梅倫表示,改革將聚焦于四個方面:家庭生活、教育、平等機會與其他如成癮與心理健康等行為失調(diào)??穫愓f,改善家庭生活是打擊貧困的最佳做法。
在演說中,卡梅倫表示“毅力是成功的核心”?!盁o論你有多么聰明,”他說,“如果你不相信努力與專注,如果你不相信再接再厲,你就無法發(fā)揮自己的潛力。這就是《虎媽的戰(zhàn)歌》所說的:實踐、努力、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并再接再厲。”
卡梅倫自己中學時就讀的海瑟東中學與伊頓公學都是著名的貴族學校。
卡梅倫力挺頗受爭議的教育改革,認為英國公立學校應(yīng)仿效精英學校的做法,在知識之外,還應(yīng)教導學生其他美德,包括好奇心、誠信、恒心與助人。他認為“虎媽”的育兒方針值得參考,“這與‘人人有獎的文化正好相反……孩子在受到高度期望時表現(xiàn)更佳。”
卡梅倫發(fā)表演說
蔡美兒與兩個女兒
《虎媽的戰(zhàn)歌》
努力、專注、再接再厲
美國華裔律師耶魯大學法學教授蔡美兒2011年出版的育女回憶錄《虎媽的戰(zhàn)歌》中,比較了東西方的教育差異。她教育兩個女兒的嚴格路線引起不少爭議,這本書也成為進迫式教育的代名詞。部分心理學家認為她極端的教育法已可視為心理虐待。
英國《衛(wèi)報》報道,這些年來,“虎媽”與堅毅、恒心、堅決與高期許等印象連接起來。但該書中也提到,“虎媽”的管教方式包括禁止孩子參加游樂聚會、在朋友家過夜或其他課外活動;每天必須練習三小時樂器,如果表現(xiàn)不佳,則“予以痛斥、懲罰或羞辱”。
蔡美兒的兩個女兒如今分別就讀哈佛大學及耶魯大學,對母親的教育方式抱有相當程度的認同。妹妹蔡思珊曾說她不會以“其他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姐姐蔡思慧的留學服務(wù)機構(gòu)即命名為“幼虎輔導”。
這不是英國保守黨第一次推崇“虎媽”教育法。2011年,在《虎媽的戰(zhàn)歌》出版不久后,時任教育大臣的戈夫便曾表示他“完全支持虎媽”。
“努力”與“成功”是兩碼事
英國育兒網(wǎng)站“Netmums”主編奧莉理認為卡梅倫選擇著重不同的重點。她說,卡梅倫提及“虎媽”時,強調(diào)的是盡力而為、做到最好,但這與“虎媽”要求的成就并不同。許多孩子都很努力,但無法在課業(yè)或競賽中獲得好名次,“付出努力與達成成就,是兩件不同的事。”
奧莉理指出,我們都希望孩子將目標放在最好,但“虎媽”們將目標設(shè)在比最好更高的地方,“這對父母與孩子來說,都是幾乎不可能達到的?!?p>
卡梅倫認為“虎媽”的育兒方針值得參考
常獲肯定的孩子表現(xiàn)更佳?
《獨立報》專欄作家梅里克則回應(yīng)表示,英國公立學校的教育并不如卡梅倫所想象的,是一種“人人有獎”的文化。表現(xiàn)佳者獲得獎勵,表現(xiàn)差者也有懲罰。但她指出,如果因為一個學童做了錯事或不夠努力,就扣分或剝奪某些權(quán)利,會造成憂郁或自信低落的問題。
梅里克認為,當孩子受到鼓勵時,他們會更加努力、發(fā)揮所長,“蔡美兒也曾表示,(這套教育法)必須了解自己的孩子,并據(jù)此調(diào)整期許?!?/p>
英國YouTube母親社群網(wǎng)站“Channel Mum”創(chuàng)辦人芙里嘉德同意,(西方)父母對孩子的習慣性嘉許有調(diào)整的空間,“或許因為我們太忙或在工作,我們習慣對所有事都表示贊許……但忘記有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多要求一些?!保矿耍ň庉?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