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
讀百家經(jīng)典 話精彩人生
張曼
長期以來狹窄的高中語文閱讀空間使得高中語文的教學處于一種程序化、模式化、僵化的尷尬境地。一方面語文在應試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學生不得不學;另一方面,教師在閱讀空間上沒有深厚的文學底蘊,使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有一種枯燥感,而有效的閱讀無疑為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有效閱讀令我們對文學有一種溫情與敬意。在學習杜甫的《詠懷古跡其三》的時候,大部分同學由于時代久遠,不太理解王昭君這一人物形象。那么作為教師的我引用了袁騰飛老師講到的“昭君出塞”這一典故。
生不能回到中原,死后永葬塞北大漠的王昭君這一形象經(jīng)過我的渲染描繪,激發(fā)了學生對昭君這一歷史人物在化解民族矛盾、平息戰(zhàn)爭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貢獻的敬畏之情。遠嫁匈奴的王昭君被迫先后嫁給呼韓邪單于及其兩個兒子,最后終于承受不住與中原禮法相悖的游牧民族的“收繼婚”的習俗,徹底崩潰,選擇了服毒自盡。這一悲憤無奈之情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作者以此自喻的深刻含義。同時昭君對中原故鄉(xiāng)的深切思念也激起了學生對文學的溫情一面的理解,而這些都得力于袁騰飛老師的“昭君出塞”。
閱讀令枯燥無味的語文教學活力四射。許多高中學生都不太喜歡課內(nèi)的文本,因為對作者缺乏了解,因為教師在課堂上僅僅立足于課本、教參與教案,照本宣科。而百家講壇的文本閱讀則為教師、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往文學殿堂的大門,為高中語文教學提供了自由呼吸的廣闊空間,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歷年的教學生涯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大多不太喜歡魯迅的文章,盡管他的文章堪稱經(jīng)典,盡管他被稱為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盡管他被譽為“現(xiàn)代文學鼻祖”,但學生的心里未必以為然。這種現(xiàn)象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也毫不例外地存在,因為我對魯迅的了解甚少,我沒有豐富的例子詮釋這些評價。但是身為教師的我卻常常強迫學生去接受,這與孟子的“子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觀點恰恰相反,這也使得我在學生面前特別的底氣不足。就在我茫然迷惑的時候,百家講壇孔慶東先生的《正說魯迅》令我有種“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的感覺。
孔慶東先生的《正說魯迅》讓我了解到魯迅的家庭變故以及這種變故對魯迅成長的影響,同時對魯迅的婚姻、兄弟反目以及英年早逝的原因也有了一個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從此我所知道的魯迅不再是一個 “高大上 “的魯迅;不再是一個視金錢如糞土的魯迅;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鋼鐵文化斗士;而是一個有情味的真實的魯迅。一個面對包辦婚姻有著無數(shù)無奈的魯迅;面對生存與困窘有著清醒的金錢觀的魯迅;面對生活的重荷懂得清閑與放松的魯迅。他的身上映照著我們每一個現(xiàn)實的人的復雜深邃的人生。
這些都是孔慶東老師以其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給予一位高中語文教師的精神營養(yǎng),使得魯迅的人格魅力真正地得以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這些為我教授魯迅的文章游刃有余地引經(jīng)據(jù)典、旁征博引,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從而更好地引領學生感悟魯迅的偉大。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讓我變得更加的知性、感性,更加的豁達與自信,尤其是于丹老師的《莊子心得》。于丹老師以其特有的邏輯性和連貫性的語言將《莊子》的故事和思想娓娓道來,她讓我們品悟到莊子的“謬悠之說,荒唐之言”背后蘊含的人生大智慧、大境界。她讓我們看到一個灰色世界中的空靈的莊子游走于天地之間,無拘無束。
《莊子》里的許多寓言故事如“莊周化蝶”、“涸轍之鮒”等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對莊子的興趣,同時也讓我了解到莊子的智慧與哲學。他的生活極其困窘潦倒,但他卻能超越世間萬物,看破名利,坦然面對生死。莊子認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不正是今天的我們面對繁華的世界應有的一種心靈的堅守嗎?在他看來死亡是生命的一種本真狀態(tài),所以在他的妻子去世時他要“鼓盆而歌”,這不正是民間所說的“紅白喜事”嗎?莊子告訴我們:作為一個葫蘆不要想自己只能成為一個瓢,還可能成為一個游泳圈,浮游于江海之上,這不正是今天的我們應引導學生面對人生道路的選擇時應持有的一種大眼界嗎、這不正是這種大眼界背后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嗎?
《莊子》中的支離疏——一個雙肩高過他的頭,頭低到他的肚臍以下的極其怪異的人,也能靠自己的努力,自食其力,甚至比別人獲得的多,這些無不告訴我們:人生在困窘失意的時候,只要努力,世間總有路可走。
在不斷的閱讀中我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去,不僅豐富了課堂內(nèi)容,更重要的是以自己對作品的領悟引導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感覺到每一節(jié)課都是一個人生的領悟,從而把課堂與學生的自身成長結合在一起,這是最大的收獲。
總之,有效閱讀使得我在面對語文教學時不再望洋興嘆,不再望而卻步。它提高了我的修養(yǎng),陶冶我的情操,厚重我的生命,娛樂我的精神。從此以后我可以在課堂上,引領我的弟子們,品讀名家經(jīng)典,感悟厚重人生。
★作者單位:吉林九臺師范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