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梅
?
活血化瘀中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
王曉梅
【摘要】目的 探討活血化瘀中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情況。方法 通過整理、查新及檢索相關的文獻,對中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理作用進行總結分析。結果 大多數(shù)活血化瘀的中藥在血小板功能、血液流變學、血液黏度、抗凝、血脂與保護血管內(nèi)皮細胞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結論 積極發(fā)現(xiàn)與提取中藥成份中的有效單一的化合物、研究新劑型、探尋新配伍,將是深入研究活血化瘀中藥、研發(fā)其新藥的總體趨勢。
【關鍵詞】活血化瘀;中藥;心腦血管疾??;藥理作用
活血化瘀是中醫(yī)治療血瘀癥的一個主要原則,目前醫(yī)學領域的各方面都有涉及到中藥的應用[1],應用廣泛。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與高血脂、高血壓、血小板功能增強、血液粘度增高、血液流變性的改變體內(nèi)自由基含量增高等因素有相關。而活血化瘀類的中藥可促進血行、通利血脈、消散瘀血。藥理研究證實[2],大部分活血化瘀的中藥在改變血液流變學、血小板功能、血流動力學、保護血管內(nèi)皮細胞、抗凝血、調節(jié)血脂等方面有一定的功效。因此,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時使用中藥治療是有效的。本次研究就活血化瘀中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理作用及應用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為臨床醫(yī)生合理、科學、有效地應用活血化瘀中藥提供依據(jù),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主要查閱了《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本草綱目》、《常用活血化瘀中草藥介紹》等關于中藥方面的文獻。
1.2方法
通過整理、查新及檢索相關的文獻,對中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理作用進行總結分析。
活血化瘀中藥具有散瘀、行血、利痹、通經(jīng)、定痛等功效,其最基本的藥理作有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改善血液動力學
活血化瘀中藥都具有增加器官血流量、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各類活血化瘀中藥擴張血管的作用部位有所不同。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方面,丹參、延胡索、川芎等對冠狀動脈的擴張作用更加突出,主要有改善心肌供氧、供血、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通常心腦血流量會降低,經(jīng)中藥活血化瘀治療,可使心腦血管中的血流量增加,心腦循環(huán)得到改善。
2.2改善血液流變學
活血化瘀中藥及其復方一般均能對血瘀患者的血液粘、濃、聚、凝狀態(tài)有改善作用,其中對活血、養(yǎng)血與祛瘀類的作更顯療效。各種原因不同的血瘀癥,經(jīng)過活血化瘀的藥物治療后,血液流變的各項指標均可見好轉。
2.3抗血液凝固的作用
研究證明[3],紅花、丹參等一些煎劑可有效延長部分血漿凝血酶原時間和凝血酶時間,并可使血清凝血酶原時間縮短。上述中藥可抑制外源性及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目前抑制凝血酶的最佳特效抑制劑為水蛭,水蛭的有效成分水蛭素,其對纖維蛋白原凝固具有阻止作用,并可阻止凝血酶催化血瘀反應。纖維蛋白是血栓的主要成分,它是凝血反應中的最終產(chǎn)物。中藥中的川芎、當歸、丹參、赤芍均可降低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
2.4臨床應用
2.4.1防治缺血性腦血管疾病 腦血栓、腦梗死、腦血管痙攣和短暫腦缺血發(fā)作等均為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表現(xiàn)。在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中,臨床已經(jīng)廣泛應用活血化瘀中藥和其單體有效成分及其復方制劑。補陽還五湯可有效防治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并在EAA(興奮性氨基酸)中,對其興奮毒性有對抗作用。
2.4.2防治冠心病與心絞痛 在冠心病的治療中應著眼于“通”[4],心脈能則病愈。通常云南抓藥保險子、失笑散等均為臨床常采用的藥物。也有采用心血康膠囊治療的,此藥也可有效緩解患者的心絞痛發(fā)作,并發(fā)善心電圖。
2.4.3防治高血脂與高血壓 臨床治療高血壓病中,針對其改變血瘀,一般采用土元粉與水蛭進行治療,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超過91%。治療動脈弱樣硬化一般采用血府逐瘀丸,可使血瘀癥候得到改善。此外,有些活血化瘀方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并可增高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過氧化脂質。
目前,我國對研究活血化瘀中藥的藥理作用及其臨床應用已成熱點。隨著對活血化瘀中藥單體有效成分藥理作用的不斷研究,對其成藥開發(fā)、劑型的改革,特別是對注射劑型的研發(fā)已經(jīng)獲得了新的進展,在臨床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中療效顯著,可有效死亡率、發(fā)病率、致殘率降低。與其他藥物相比較,活血化瘀中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相對較安全,具有對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預防及康復的潛在前景。
總之,活血化瘀中藥在醫(yī)學領域中可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劉玥,殷惠軍,史大卓,等. 活血化瘀中藥與抗血小板治療[J].科學通報,2014,59(8):647-655.
[2] 高沖,劉璐,胡愛菊,等. 活血化瘀中藥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藥物評價研究,2013,36(1):64-68.
[3] 劉玥,殷惠軍,陳可冀. 血小板蛋白質組學及其在血瘀證與活血化瘀中藥研究中的探索應用[J].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3,43 (8):619-625.
[4] 劉正鵬. 活血化瘀中藥的主要藥理機制及其臨床應用[J].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5(9):171-173.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ing Cardiac and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
WANG Xiaomei, The People's Hospital Qitai County, Qitai 8318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treating cardiac and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Mos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 has a certain role in the function of platelet, blood rheology, blood viscosity, anticoagulation, blood lipid and protect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Results The majority of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dissipate blood stas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morbidity, disability rate. Conclusion Active discovery and extra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gredients in the effective single compound, to study the new formulations, to explore new compatibility, will be in-depth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Key words]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4.151
【文章編號】1674-9308(2016)04-0199-02
【中圖分類號】R573.3
【文獻標識碼】A
作者單位:831800新疆奇臺縣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