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潔,謝鴻昆(山東農業(yè)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泰安 271018)
?
習近平的文藝觀——解讀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王潔,謝鴻昆
(山東農業(yè)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泰安 271018)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從歷史的角度看,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準確分析了當前文藝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堅持和發(fā)展了文藝的人民性,提出了文藝作品評價的社會效益問題,對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從現實意義上看,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文藝的健康理性發(fā)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激發(fā)文藝界創(chuàng)作更優(yōu)秀的作品,對推動我國文藝繁榮和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習近平;文藝工作;時代背景;新發(fā)展;現實意義
針對當前文藝發(fā)展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從實現中國夢的大局出發(fā),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對新時期的文藝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指示。本文從時代背景、理論創(chuàng)新以及現實意義方面解讀習總書記的此次重要講話,以加深學習與理解。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是中國共產黨針對當前文藝工作發(fā)展中的問題所做的回應。
第一,從總體上看,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中的重要一環(huán),但發(fā)展滯后。文化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中占據重要地位,它的發(fā)展直接關系到整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全面、協(xié)調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各項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國際地位得到根本提升,這些都離不開社會主義文化提供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但是,由于文化建設從短期來看屬于投入大卻產出少的一項事業(yè),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以GDP論政績”的社會環(huán)境與氛圍中,它一直處于被冷落的境地,不僅地方政府對它的投入長期維持著最低限度,社會資本也對它極少問津。久而久之,作為上層建筑的社會主義文化開始顯現其滯后性,與經濟發(fā)展嚴重脫節(jié)。在國際社會,我國經濟的影響力可謂舉足輕重,但文化的影響力卻差之甚遠。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看,如果文化的發(fā)展與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不相適應,那么就會制約經濟的發(fā)展和升級?,F實情況正是如此,文化滯后性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fā)展的瓶頸。
第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藝作品的需求日漸強烈,但受商品經濟的沖擊,人們的審美品位有待引導。不管是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還是根據馬克思對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的論述,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閑暇時間的增多,人們精神層面的需要必然愈發(fā)強烈。但這并不意味著人們的需求會像經濟總量的增加一樣呈現向上的態(tài)勢。實際上,一個人的文化審美品位受到社會環(huán)境、個人家庭教育、自身經濟條件、受教育程度等多重因素的綜合影響。收入的增加不是人們審美品位提升的決定性因素。當前,受物質主義及國外思潮的影響,人們的審美存在四類問題:一是沉迷于感官娛樂,如喜好色情文化與暴力影視;二是特別推崇快餐式的文藝,喜歡“短平快”的節(jié)目;三是尤其推崇娛樂類節(jié)目,對時事新聞、主流影視興趣減退;四是明星崇拜更加泛濫,明星真人秀節(jié)目成為收視新寵。針對這些問題,創(chuàng)作出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作品,引導人們的審美偏好走向積極健康,成為文藝界的重要使命。但現實情況是,文藝界的這種正面影響力正在降低。
第三,文藝界自身問題也不少,履行歷史使命的能力有待加強。當前社會輿論對文藝界整體評價不高。首先,文藝界的獨立性與純潔性被打破,文化領域過度市場化,逐漸被異化為市場經濟的俘虜,追求的是經濟效益至上,文藝工作者創(chuàng)作作品的原動力不再是人民和社會,而是如何迎合和取悅市場,以期帶來可觀的經濟利潤。在短視的經濟利益驅使下,一些文藝產品甚至不惜模仿復制短期內已經獲得成功的運作模式。其次,隨著現代科技在文藝制作中的普遍應用,文藝作品的創(chuàng)作周期越來越短,數量呈現噴涌之勢,但良莠不齊,精品偏少。具體來說,一是文藝作品翻拍現象嚴重,經典影視作品不斷被重新創(chuàng)作而搬上熒屏;二是同質化現象嚴重,各種選秀、明星真人秀、相親等娛樂節(jié)目幾乎以相同的模式搶占各個黃金時段;三是歪曲歷史事實,如各種抗日神劇和小說挑戰(zhàn)著人們的歷史常識;四是抄襲雷同問題嚴重,文學作品成為重災區(qū)。再次,一些文藝工作者素質低下,影響著文藝界的整體口碑。一些人為提高自身知名度,熱衷于炒作,既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言語炒作,也有剪不斷理還亂的緋聞炒作等;還有一些文藝工作者缺乏自律,吸毒、賭博、嫖娼、出軌、酗酒等,其違反法律與道德的負面新聞不斷爆出,給人以混亂不堪的印象。
中國共產黨一向重視文藝工作,在習近平發(fā)表《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之前,中共歷史上,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領導人對文藝工作都發(fā)表過重要講話,其中尤以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影響最大。從歷史坐標上看,習近平此次講話對黨的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又有新的發(fā)展。
第一,準確分析了當前文藝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曾指出當時的文藝界存在的問題:作風不正的東西嚴重存在,存在著唯心論、教條主義、空想、空談、輕視實踐、脫離群眾等問題[1]875。1983年,鄧小平曾經嚴厲地批評文藝界對為人民和社會主義服務的口號淡漠,存在“一切向錢看”的歪風[2]43。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針對當前的文藝界,習近平直言不諱地指出:文藝創(chuàng)作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3]。這些問題都客觀存在,也是文藝界自身業(yè)已達成的共識。習近平在座談會上面對文藝界各領域的杰出代表指出這些問題,既體現了黨的領導人的坦誠,也體現了領導人對解決這些問題的迫切要求。
第二,堅持和發(fā)展了文藝的人民性。毛澤東最早闡發(fā)了文藝的思想來源于服務對象問題,他指出:“人民生活中的文學藝術的原料,經過革命作家的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而形成觀念形態(tài)上的為人民大眾的文學藝術。”[1]863此后的中共領導人都繼承了文藝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方針。從鄧小平指出“我們的文藝屬于人民”[4]209,“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4]211,到江澤民指出“脫離人民、脫離生活的藝術,矯揉造作、無病呻吟的作品,不可能有感召力,也不可能有生命力”[5]403,再到胡錦濤指出“一切進步的文藝創(chuàng)作都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一切進步的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都源于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6],無不體現著文藝的人民性思想。習近平堅持社會主義文藝的人民性思想,在座談會上強調:“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盵3]文藝的人民性,從根本上講是由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文藝必須以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如果文藝沒有把人民作為表現的主體,沒有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沒有獲得作為文藝評判者的人民的贊譽和歡迎,那么它將必然失去生命力。
第三,發(fā)展了文藝作品的評價標準問題。毛澤東認為,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必須經受政治標準與藝術標準的檢驗,而且政治標準居于首位,藝術效果處于第二位。鄧小平和胡錦濤都將社會效果與效益作為評價優(yōu)秀文藝作品的重要標準。針對當前文藝創(chuàng)作以市場為取向的評價標準,習近平指出:“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tǒng)一的作品……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盵3]也就是說,當代文藝作品既要追求社會效益,也要兼顧經濟效益,以社會效益為先。實際上,二者也非絕對矛盾:那些在藝術上取得成功的作品,如果無法贏得市場,就無法產生廣泛積極的影響;那些在市場上取得成功的作品,如果在藝術思想上過于低劣,那么在市場上越成功,其負面影響就越大。
第四,堅持了文藝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堅持為文藝創(chuàng)作提供寬松的環(huán)境。針對“文革”期間文藝創(chuàng)作受到壓抑和粗暴干涉,鄧小平指出:“文藝這種復雜的精神勞動,非常需要文藝家發(fā)揮個人的創(chuàng)造精神。寫什么和怎樣寫,只能由文藝家在藝術實踐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決。在這方面,不要橫加干涉?!盵4]213胡錦濤在堅持“雙百”方針的基礎上,提出“要發(fā)揚藝術民主、學術民主,提倡不同觀點、不同流派相互切磋、取長補短、共同進步”[6]。習近平深諳文藝創(chuàng)作的獨特規(guī)律,指出:“發(fā)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營造積極健康、寬松和諧的氛圍,提倡不同觀點和學派充分討論,提倡體裁、題材、形式、手段充分發(fā)展,推動觀念、內容、風格、流派切磋互鑒?!盵3]
第五,對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與要求。優(yōu)秀文藝作品創(chuàng)作離不開優(yōu)秀的文藝工作者。習近平在座談會上指出,文藝的繁榮與創(chuàng)新,必須有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所以,他從增強自身業(yè)務能力、提高自身道德素質、加強自身與人民群眾的融合三方面對文藝工作者提出了要求[3]。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既堅持了黨在歷史上形成的有益的文藝工作經驗,也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文藝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為文藝的健康理性發(fā)展指明了方向。習近平的講話回答了文藝與市場的關系、文藝作品的評價標準、文藝的人民性等重要問題,這些問題關乎文藝發(fā)展的方向。當前“唯收視率”“唯票房”的評價標準等導致文藝界低俗產品、感官娛樂作品層出不窮,發(fā)人深思和給人啟迪的作品卻越來越少。例如,近年來雖然涌現出一大批票房過億的國產大片和點擊率過億的電視作品,但這些影視作品只是獲得了經濟上的豐厚回報,社會效益不高,大都曇花一現,風靡一時,很快被新的作品所取代。文藝不能淪為市場的奴隸,一味地迎合消費者的所有需求,而應該保持自身的獨立性,通過優(yōu)秀的作品影響和引導消費者。習近平的講話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無疑為文藝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有利于推動我國文藝的繁榮,實現文藝復興。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吹響了我們民族文藝復興的號角,必將推動文藝的大發(fā)展和大繁榮。文藝復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版圖中的重要一極,甚至有學者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文藝復興。如果說經濟水平體現的是一個民族的物質財富,那么文藝水平則體現的是一個民族的思想深度。文化軟實力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方面,它的地位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雖然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們與發(fā)達國家的經濟差距在縮小,但是文化方面的差距卻尚未顯示出趕超之勢,我們與美國相比差距懸殊,后者占據著全世界廣播和有線電視收入以及票房收入的半壁江山,而我國文藝作品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顯然無法與之比肩。事實上,體現美國價值觀的好萊塢大片在全世界的影響力不亞于其在各個大洋中航行的航空母艦。所以,我們要實現民族的真正復興,必須站在戰(zhàn)略的高度審視文藝的重要性。
第三,有利于以優(yōu)秀的作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習近平在座談會上要求文藝工作者多出精品,以滿足人們對包括文藝作品在內的文化產品的更高質量、更高品位、更高風格等方面的要求。當前我國社會道德滑坡現象嚴重,社會浮躁情緒蔓延,急功近利、慕富嫌貧與仇富心理并存,一夜暴富與不勞而獲思想嚴重,享樂主義盛行,等等。這些消極現象的改變需要社會制度的規(guī)范,更需要優(yōu)秀文藝作品的引導。但是,受網絡時代的沖擊,很多人的注意力被網絡社會的虛擬交際、游戲等所吸引,對文藝作品的專注力在下降。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應該以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引發(fā)人們的共鳴與反思,不僅要讓人們感動,更要在行動上有所改變,這樣才能逐漸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風氣。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應該敢于諷刺時弊,揭露當前社會對金錢的貪婪、人情的冷漠、貧富的分化等,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應該在尊重歷史基本事實的前提下創(chuàng)作,不能以歪曲歷史和過度夸張手法吸引眼球,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也應該積極書寫社會中正能量的人和事,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選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鄧小平文選: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0-15(2).
[4] 鄧小平文選: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江澤民文選: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 胡錦濤.在中國文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xié)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6-11-11(1).
〔責任編輯 葉厚雋〕
作者簡介:王潔(1986-),女,山東濰坊人,碩士研究生;謝鴻昆(1967-),男,山東濟寧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收稿日期:2015-10-16
中圖分類號:D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5261(2016)01?00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