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其林 程 軍 曹 騫
(巢湖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
網絡工程對口招生專業(yè)教學改革研究
——以巢湖學院為例
吳其林 程 軍 曹 騫
(巢湖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
為了讓優(yōu)秀的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進入高校進行本科階段的學習,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確立了對口招生計劃。由于對口招生的生源不同,需要對人才培養(yǎng)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方法、校企合作、考核評價方法等方面做出必要的調整與改革。為此,以巢湖學院網絡工程專業(yè)為例,對以上提及的五個方面進行了設計與改革,以期望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培養(yǎng)出能滿足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對口招生;網絡工程;人才培養(yǎng);教學改革
為了打通職業(yè)人才教育多樣化渠道,支撐應用型本科高校辦學定位,培育辦學特色和品牌,安徽省教育廳出臺了《2015年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高校面向中職畢業(yè)生對口招生工作實施方案》。為此,巢湖學院確立了兩個專業(yè)為對口招生專業(yè),而網絡工程專業(yè)便是其中之一,當年計劃招生150人。
對口專業(yè)教育既不是簡單的升學教育,也不是簡單提高動手能力的應用型教育,學生在數學與英語課程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熱情以及自我信心等方面都與普通本科生有著明顯的不同[1-2]。為促使對口專業(yè)教育在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yǎng)方面有提升、有突破,真正培養(yǎng)出有真才實學的工程應用型人才,需要對人才培養(yǎng)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方法、校企合作、考核評價方法等方面做出必要的調整與改革。
按照“3+3+2”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精心構建實踐技能訓練體系,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分為基本能力、專業(yè)能力、綜合能力、職業(yè)能力四個層次,通過“基礎訓練+專項訓練+綜合訓練+技能大賽+頂崗實習”5模塊和 “任務習練+分段訓練+虛擬操練+大賽磨練+真實歷練”5形式的實踐訓練,實現學生實踐能力的層層遞進,螺旋上升。
把4年8個學期的學習時間分成3個學習階段,第一個學習階段為前3個學期,第二個學習階段為第4、5、6學期,第三個學習階段為第7、8學期。這樣就形成了“3+3+2”的三個學習階段、兩個學習地點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每個階段具體實施情況如表1所示。
課程體系設計是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定過程中一個關鍵的內容,課程體系設計應依據對口招生專業(yè)的特點,同時還應該遵循“需求驅動、能力導向、強化實踐”的設置特點,堅持理論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知識與能力并重,強化工程素養(yǎng)訓練,培養(yǎng)基礎知識扎實、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和動手解決問題能力、能從事網絡工程和應用工作的多層次的應用型人才。具體包含以下幾方面:
表1 “3+3+2”各階段實施情況表
第一,凝練移動互聯開發(fā)、java開發(fā)、網絡智能系統建設與維護三個就業(yè)方向,對照專業(yè)核心能力需求,以項目任務為載體,以規(guī)范過程為導向,對專業(yè)能力進行分析,對課程內容進行優(yōu)化,構建以專業(yè)能力為核心、實踐實訓為主線,體現工學結合特色的“323”專業(yè)課程體系:專業(yè)認知能力、專業(yè)核心能力、專業(yè)應用能力三個能力,構建校內和校外兩個綜合實習實訓教學平臺,面向移動互聯開發(fā)、java開發(fā)、智能化網絡系統建設與維護三個崗位;通過項目建設,完成專業(yè)核心課程標準編制、教學情境設計及相關資源建設,建設優(yōu)質4個課程,組建2精品課程群。
第二,要強化實踐教學,突顯應用型特色。實踐教學在應用型本科教學中更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制定培養(yǎng)計劃時要根據對口學生的特點建立多層次、多方位的實踐教學體系,并明確課內實驗、課程設計、實習實訓等各環(huán)節(jié)的任務和作用,并要引入一套實踐教學管理措施,對實踐過程加以監(jiān)控。
第三,增開一定數量的選修課,拓展專業(yè)方向,以增強學生的專業(yè)自適應性和靈活性。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專業(yè)素質,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力求做到在有限的學年內達到最佳的人才培養(yǎng)效果。
針對對口招生專業(yè)的特點,需要在教學內容與方法進行改革,解決好教學的對口銜接問題,具體如下:
第一,適當增加一些基礎理論課程的教學課時,增開一些必要的前導課程的內容,以彌補斷層,使學生的知識有一個良好的銜接。另外,由于對口學生英語和數學基礎比較薄弱,可以考慮刪減高等數學中的一部分內容(如重積分、曲面積分、高階導數計算、隱函數的求導等),增開英語第二課堂,以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對于專業(yè)理論課程的教學需要突出其實用性,沒有必要追求其學科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要適當壓縮課時,對教學內容進行提煉,強化應用性和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二,在專業(yè)教學中針對對口學生已學過的相同或相近的專業(yè)課程,在教學中要進行適當調整,需要對重復內容進行刪減,對新知識進行補充,力求做到同類課程的對口銜接。在專業(yè)能力的實踐實訓方面,要充分發(fā)揮對口學生在操作能力方面所具有的優(yōu)勢,提高他們在實踐實訓方面的起點與要求,要培養(yǎng)他們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三,針對對口學生基礎比較薄弱,對專業(yè)理論課程,特別是一些難理解的教學內容興趣不高(例如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等),需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yǎng)其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堂上,應采用 “討論式”、“提問式”、“啟發(fā)式”等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以激發(fā)他們的思考能力;在課后,應通過教學網站來及時獲取學生對課題教學的意見與建議,學生也可以通過BBS系統進行交流,以便及時發(fā)現問題以便改進教學方法。還可以在指定的課后時間內組織師生面對面交流,一方面是答疑,一方面也可以就一些新問題、新動向進行研討,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另外,對于一些難理解的課程內容,應多增加一些實驗內容和課時,將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轉移到形象的實驗操作之中。
第四,加強實驗經費投入,搭建基于企業(yè)真實環(huán)境的實踐教學環(huán)境。為了使學生在畢業(yè)時能接近企業(yè)要求,必須搭建一個相似的企業(yè)開發(fā)環(huán)境,我們建設了融入企業(yè)文化的移動互聯開發(fā)實訓中心,讓學生按項目開發(fā)規(guī)范進行基于真實項目的實訓。
大力開展課程考核方法改革,使考核方法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教學要求,以促進教學方法改革。擬開發(fā)“對口專業(yè)網絡測試系統”,以實現《java程序設計》和《移動互聯開發(fā)》等專業(yè)核心課程無紙化考試,以突出其上機操作的重要性;“軟件開發(fā)綜合實訓”“web程序設計”兩個課程教學團隊設置專門的教學研究課題,研究相關課程的形成性考核方法[4-6],即從學生的日常學習狀況、知識水平、實踐能力、個人素質以及自我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形成《軟件開發(fā)綜合實訓形成性考核辦法》和《web程序設計形成性考核辦法》,并在其他核心課程考核中推廣應用;按照學院《學生綜合測評制度》要求,結合對口專業(yè)特點制定《對口學生綜合測評標準》,將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形成專門的學分并固定到培養(yǎng)計劃之中。
表2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表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種人才培養(yǎng)模式,是經濟發(fā)展對高等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它將貫穿整個人才培養(yǎng)的始終(具體合作內容如表2所示)。在校企合作整體發(fā)展良好的勢頭下,我院已陸續(xù)與中軟國際、科大訊飛、IBM軟件產品實訓基地(嘉興)、蘇州風云科技、上海思博、蘇州高博等企業(yè)簽訂了合作協議。由于對口學生在理論知識、邏輯思維以及抽象能力方面比較薄弱,要與企業(yè)一起重新考慮設計新的實習模式,考慮將校內實習和校外實習交替進行,增加和延長校外實習次數和時間,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素養(yǎng)。
由于生源不同,需要調整與改革對口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方法、校企合作、考核評價方法五個方面的內容,本文對此做了較為詳細設計。今后,我們還將著力構建以應用能力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讓學校、企業(yè)、行業(yè)和社會來共同對一個畢業(yè)生做出評價。
[1]胡貝貝,張玲,陳安順.對口招生類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探討——以滁州學院為例[J].滁州學院學報,2016,(2):108-110.
[2]胡發(fā)剛,鄧琪.應用型本科院校對口招生教學及考核改革研究——以市場營銷專業(yè)為例[J].長沙大學學報,2016,(3): 141-143.
[3]吳其林.“編譯原理”課程的教學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2):408-410.
[4]童少穎,鄭寧國.遠程開放教育形成性考核方法研究[J].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3:38-40.
[5]王健.應用型本科專業(yè)課程形成性考核評價標準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34:62-63.
[6]張麗艷.遠程開放教育課程形成性考核中的表現性評價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5.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NETWORK ENGINEERING COUNTERPART ENROLLMENT——TAKING CHAOHU COLLEGE AS AN EXAMPLE
WU Qi-lin CHENG Jun CAO Qian
(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
In order to let the outstanding student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have the access to university,studying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made a contra-aperture enrollment plan.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students coming from different school,it is necessary to adjust and reform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course system,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and evaluation method.Therefore,taking the major of network engineering in Chaohu college as an example,the five aspects mentioned above are designed and reformed to obtain the better teaching effect and cultivate the applied talents who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Counterpart enrollment;Network engineering;Talent cultivation;Teaching reform
G420
A
1672-2868(2016)06-0102-04
責任編輯、校對:李 曉
2016-09-19
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5jyxm325);安徽省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項目(項目編號:2015sjjd02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省級特色專業(yè)(項目編號:2013tszy020);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5jyxm323);安徽省高校省級教學團隊項目(項目編號:2016jxtd083)
吳其林(1975-),男,安徽肥西人。巢湖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無線網絡協議設計與資源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