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焱 楊曉瑩 梁靜 趙加全 黃登會
(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四川 瀘州 646000)
移動式可折疊操作臺在提高連臺截石位手術體位安置工作效率中的應用
劉青焱 楊曉瑩 梁靜 趙加全 黃登會
(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四川 瀘州 646000)
目的 探討移動式可折疊操作臺在提高連臺截石位手術護理工作效率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泌尿外科連臺截石位手術患者1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每臺術前、術畢安置體位程序按常規(guī)進行。觀察組:第一臺術前截石位安置方法同對照組,第一臺術畢體位轉換和后續(xù)連臺截石位手術開始前體位安置時,護士采取推移操作臺方式與手術床尾對接,以臨時替代手術床腿板,支撐病人雙下肢。在此過程中無需重復安裝和拆卸手術床腿板。結果 兩組一臺截石位手術體位安置工作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觀察組術畢體位轉換護理環(huán)節(jié)耗時比對照組減少了68%(縮短了7.44 min),術前、術畢安置體位總耗時比對照組減少了44.03% (縮短了8.16 min /臺),減輕護士身體負荷60 kg/臺。兩組醫(yī)護人員和病人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結論 操作臺的臨床應用,有助于優(yōu)化連臺截石位手術體位安置護理流程,減輕護士工作負荷,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患者和醫(yī)護人員滿意度。
移動式可折疊操作臺; 截石位; 安置流程; 工作效率; 手術室護理
Mobile foldable operating platform; Operation room nursing lithotomy position; Placement process; Work efficiency; Operation room nursing
手術室是搶救患者實施手術的重要場所,是外科系統(tǒng)運轉的樞紐、流程的瓶頸,是影響醫(yī)療服務效率和效益的重要部門。手術室建設成本高,醫(yī)療資源密集,如何充分利用和有效運轉手術室有限的人力與物力資源,提高手術室工作效率和質量,成為當今手術室乃至醫(yī)院管理工作的當務之急。為提高手術間和外科病床周轉率,以滿足病人及時手術,縮短住院日,目前國內多數(shù)醫(yī)院手術室實施連臺手術運行管理。但在連臺截石位手術體位護理中,因目前手術床結構和功能的局限性,以致常規(guī)的連臺截石位手術體位安置程序繁瑣,導致護士工作耗時、費力,影響醫(yī)護配合效率和服務質量。經臨床觀察評估,護士每完成一臺截石位手術,需要拆卸和安裝手術床腿板2次,承受相應體力負荷60 kg(一塊腿板重約15 kg,兩塊重約30 kg,上下兩次60 kg),術前、術畢體位安置總耗時可達1 020~1 200 s(17~20 min)。筆者研制了一種移動式可折疊多功能手術操作臺(下稱操作臺),在連臺截石位手術體位安置中,用作臨時替代手術床腿板功能,擬優(yōu)化連臺截石位手術體位安置護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通過臨床應用觀察,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3—6月手術室泌尿外科連臺截石位手術病人1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80例,觀察組80例。手術室每天(8 h)一個手術間連續(xù)實施4~5臺截石位手術,平均每臺手術時間50~70 min。兩組患者中,經尿道前列腺電切鏡手術100例,經尿道火激光碎石6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腰麻145例,硬膜外麻醉1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操作臺的結構和功能 操作臺由不銹鋼臺面和支持系統(tǒng)組成。操作臺不銹鋼面板(包括左板和右板)上面鋪設有海綿成型墊,可與手術床床側無縫對接。支撐系統(tǒng)由升降支架、折疊支架、U型支架和帶鎖萬向輪組成。操作臺左板和右板的中央有上支架和下支架并通過螺栓鎖緊固定,可進行升降調節(jié)。左板和右板的外側與支撐桿和鉸接,具有支撐和折疊功能。各部件互為連接形成一個整體,可根據需要調節(jié)操作臺高度和寬度。見圖1和圖2。
注:1.升降支架;2、3.操作臺左右臺面;4.折疊支架;5.U型支架和帶鎖萬向輪;6.海面墊;7、8.固定帶系孔;9.調節(jié)器。圖1 操作臺結構示意圖
注:1.升降支架;2、3.操作臺左右臺面;4.折疊支架;5.U型支架和帶鎖萬向輪;6.海面墊;7、8.固定帶系孔;9.調節(jié)器;(2)7、8用于固定病人肢體約束帶的扣孔,根據需要選擇扣孔。 圖2 操作臺的左側示意圖
1.3 方法 兩組均由固定的巡回護士和器械護士負責完成連臺截石位手術患者的護理配合,病人截石位安置時間均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后清醒狀態(tài)下實施體位安置。
1.3.1 對照組體位安置 連臺截石位手術體位安置按常規(guī)護理步驟進行,操作程序:手術開始前-上腿支架-固定雙下肢-拆卸腿板-手術畢-上腿板-放平雙下肢。后續(xù)連臺手術體位安置重復前述程序。
1.3.2 觀察組體位安置 第一臺術前截石位安置方法同對照組,術畢截石位轉換平臥位和后續(xù)連臺手術開始前體位安置程序;第一臺術畢直接將操作臺與手術床尾對接,將病人雙下肢平放于操作臺上(省掉安裝手術床腿板步驟)。第二臺截石位手術開始前,將雙下肢安置于支腿架上并固定-整體移開操作臺(省掉拆卸手術床腿板步驟)。后續(xù)第三臺、第四臺截石位手術體位安置方法同第二臺。
1.4 觀察指標 (1)分別觀察兩組術前安置截石位、術畢截石位轉換平臥位所耗時間及一臺手術體位安置總耗時間。(2)問卷調查和訪談手術護士、醫(yī)生及病人對兩種體位安置程序的滿意度。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組間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第一臺術前截石位安置單項耗時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第一臺術前截石位安置 單項耗時比較 s
2.2 兩組術畢截石位轉換平臥位單項耗時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術畢截石位轉換平臥位單項耗時比較±s) s
2.3 兩組一臺手術體位安置總耗時比較 見表3。
表1 兩組術前、術畢體位安置總耗時比較±s) s
2.4 手術護士、醫(yī)生、患者對兩組截石位安置方法的滿意度比較 見表4。
表4 手術護士、醫(yī)生、患者對兩組截石位安置程序的滿意度比較 例(%)
#:對照組與觀察組手術護士均為80例;*:對照組手術醫(yī)生為73例;觀察組手術醫(yī)生為78例;△:對照組手術患者為79例,觀察組手術患者為80例。
目前,手術需求的增長速度已經超出常規(guī)手術室基礎設施、麻醉設備和護理相匹配的承受能力。因此,在手術室日常管理中,手術對空間和時間需求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其運營效率高低將對手術科室病床周轉率乃至醫(yī)院整體運行產生重要影響。如何充分利用和有效運轉手術室有限的人力與物力資源,提高手術室工作效率,是當今手術室關注的重要課題。
本文操作臺的應用是針對常規(guī)連臺截石位手術體位安置程序繁瑣,導致護士工作耗時費力,影響工作效率而提出干預。表2和表3顯示:兩組一臺手術畢病人從截位轉換為仰臥位耗時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對照組耗時為(665.83±90.92)s即10.93 min;觀察組耗時為(209.41±33.36)s即3.49 min;觀察組耗時比對照組減少了68%(減少7.44 min/臺)。兩組一臺手術術前和術畢安置體位總耗時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觀察組比對照組減少了44.03% ( 減少8.16 min/臺)。若連續(xù)完成5臺截石位手術配合計算,一個護士8h工作量可減少43 min,對提高手術室運營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該操作臺的研制與應用也是基于“舒適理論:蕭氏雙C護理模式”,強調護理實踐和研究更注重病人和員工的舒適感受進行。本組采用操作臺整體移動與床尾對接,臨時替代手術床腿板功能。在此過程中,可減少護士3次安裝和拆卸腿板操作,減輕身體負荷180 kg,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減少接臺手術病人等待時間。表4結果顯示:手術護士、醫(yī)生和病人操作臺的應用評價滿意度均>90%。此外,對觀察組訪談了解到:(1)護士認為,在連臺截石位手術體位安置工作中,使用操作臺后,不會再為因頻繁安裝和拆卸手術床腿板而過度彎腰和身體負重,完成幾臺手術后感覺沒以前那樣累。(2)手術醫(yī)生認為護士在安置截石體位沒更多費動作,操作看起來簡便清爽,體位安置環(huán)節(jié)時間縮短了,整個手術開臺前、后的工作更緊湊。(3)手術患者認為,我的兩腿上抬這個姿勢久了就不舒服,手術結束希望盡快變換體位,護士操作熟練我的兩腿就不會抬舉太久。由此表明,操作臺的應用有助于減輕護士工作負荷,增加醫(yī)護配合滿意度和病人舒適度。
[1]陳湘,徐勝,馮澤榮,等.腹腔鏡專用手術床對截石位的改良與應用[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29(15):2317-2318.
[2] 黃月峨.簡易器械桌在截石位手術中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0,29(1):173.
[3] 王慧賢.舒適護理在腓淺動脈穿支皮瓣修復下肢嚴重創(chuàng)傷組織缺損中的應用.中國美容醫(yī)學,2016,25(2):90-92.
劉青焱(1986-), 女,四川瀘州,碩士,主管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楊曉瑩,E-mail:424306297@qq.com
R472
B
10.16821/j.cnki.hsjx.2016.15.031
2016-01-20)
*國家專利: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 2015201069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