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璟
成都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腦卒中吞咽困難患者的飲食護理對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
王美璟
成都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目的:對腦卒中合并吞咽困難患者飲食護理對日常生活能力影響進行分析。方法:取醫(yī)院收治的腦卒中伴吞咽困難患者64例,按照護理方法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2例,分別給予康復程序訓練、康復程序訓練與飲食干預相結合的方法,比較兩組患者出院后Barthel指數(shù)。結果:康復訓練初期、出院時兩組患者Barthel指數(shù)比較,康復訓練初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兩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飲食護理干預應用于腦卒中伴吞咽困難患者中,對患者病情康復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強化可起到突出作用,應在臨床護理實踐中進行推廣。
腦卒中;吞咽困難;飲食干預;日常生活能力
作為腦卒中患者常見并發(fā)癥,吞咽困難病發(fā)率極高,其預后情況對患者生活質量有直接影響。臨床護理中采取的措施多以康復訓練方法為主,盡管其護理效果顯著,但在改善患者飲食情況方面難以發(fā)揮主要作用,需給予相應的飲食護理干預措施。本次研究將就此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9月醫(yī)院收治的腦卒中合并吞咽困難患者64例,男35例,女29例,年齡62~73歲,平均(65.3±2.7)歲,入院后行MRI、CT檢查,與腦卒中臨床診斷標準相吻合。其中輕度吞咽困難、中度吞咽困難、重度吞咽困難患者分別為22例、24例、18例。將64例患者按照護理方法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2例,兩組患者在基線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護理中給予常規(guī)康復訓練方式,觀察組在其基礎上引入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幾方面。
1.2.1 輕度吞咽困難患者護理
該類患者一般可經口進食,護理中要求做好飲食結構控制,確保營養(yǎng)供給。護理中也要求做到進餐環(huán)境的維持,如保持空氣清新、溫度適宜,且室內無便器、無排泄物以及嘔吐物等。實際進食中,需指導患者做到慢吞、細嚼等[1]。
1.2.2 中度吞咽苦難患者護理
該類患者進食中有進普食易噎、流食易嗆等情況,且部分患者存在唾液分泌不足情況,有食欲不振表現(xiàn)。進食中,要求選擇半流質食物,如蛋羹、粥等糊狀食物,且注意在食品上做到色香味俱全,有利于幫助患者產生良好進餐感覺。同時,進食中需對患者體位進行合理控制,如盡可能以坐位為主,并保證少食多餐,避免有噎食情況發(fā)生。
1.2.3 重度吞咽困難患者護理
該類患者一般存在進食極為困難情況,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進行早期營養(yǎng)支持,如給予靜脈輸注方式,取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等營養(yǎng)液。或在護理中選用鼻飼方式,食物以低脂鹽煲湯為主,進食時間為每2h一次,每日5~6次,進食量維持在200ml左右。需注意對于部分早期鼻飼患者,應保證將胃排空,若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胃潴留情況,需在鼻飼間隔時間上進行延長,避免出現(xiàn)胃反流情況。此外,飲食護理中,需密切觀察重度吞咽困難患者是否有大便異常、胃出血、惡心以及嗆咳等異常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需及時聯(lián)系醫(yī)生診治[2]。
1.3 觀察指標
利用Barthel指數(shù)對兩組患者康復初期、出院前日常生活能力進行比較,包括輕度、中度依賴于重度依賴。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錄入Excel表中,采用SPSS18.0軟件包統(tǒng)計分析,以數(shù)(n)或率(%)表示計量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比較兩組患者康復訓練初期、出院時Barthel指數(shù),康復訓練初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兩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如表1。
表1:觀察組與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數(shù)比較(例)
腦卒中患者中,吞咽困難癥狀出現(xiàn)的可能性極高,尤其在腦卒中次數(shù)增多下,更易出現(xiàn)重度吞咽困難癥狀,對患者身心健康帶來極大影響。臨床護理工作中,多選擇康復訓練方式,其強調指導患者進行功能訓練,如練習吞咽功能等,盡管該方式在幫助患者改善吞咽困難癥狀方面效果顯著,但仍需在護理中從具體的飲食護理干預方面著手。本次研究中提及的飲食護理干預,其護理要點主要體現(xiàn)在輕度吞咽困難患者、中度吞咽困難患者、重度吞咽困難患者等護理方面,要求給予針對性的飲食護理干預,做好營養(yǎng)支持等工作[3]。
本次研究中可發(fā)現(xiàn),觀察組在出院時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充分說明臨床護理中飲食護理干預、康復訓練方式相結合下,取得的效果極為顯著。實際護理時,護理人員需對腦卒中、腦卒中合并吞困難以及治療等相關知識充分掌握,掌握飲食護理干預的要點,針對不同患者吞咽困難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以此實現(xiàn)飲食均衡、營養(yǎng)攝入的目標。
綜上所述,飲食護理干預應用于腦卒中吞咽困難患者護理中,通過與康復訓練的配合,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起到突出作用,應在臨床護理實踐中進一步推廣。
[1]談晴雯,徐繼紅.腦卒中后吞咽困難的患者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臨床護理雜志,2012,12(03):39-40.
[2]江仙菊.早期飲食管理預防腦卒中吞咽困難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效果[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4,6(03):264-266.
[3]黃淑芳,江錦霞,梁丹清等.飲食改良對腦卒中后吞咽困難患者的影響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9(20):3264-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