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駐馬店市園林設施管理處,河南駐馬店 463000)
桃樹病害防治及施肥技術
李 靜
(駐馬店市園林設施管理處,河南駐馬店 463000)
文章對桃樹常見病害如縮葉病、流膠病的防治及秋季施肥技術進行分析和總結,以期為相關種植者提供經(jīng)驗及參考。
桃樹 縮葉病 流膠病 施肥
桃樹縮葉病是春季常見病害,主要為害葉片、新梢和果實,嚴重時甚至導致植株過早衰亡。該病的發(fā)生與春季桃樹萌芽展葉期的天氣有密切關系:低溫、多雨潮濕的天氣,利于病害侵染,因而發(fā)病就重;若早春溫暖干旱,發(fā)病則輕。一般早熟品種較中、晚熟品種發(fā)病重。在防治桃樹縮葉病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對于進入結果期的桃園,應做好土、肥、水管理和細致的整形修剪工作,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增強樹體的抗病性。
(2)由于桃縮葉病只發(fā)生在早春,因此,在此時噴1次藥便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應在桃樹花芽露紅而未展開前,噴1次1~1.5°B é石硫合劑或1%波爾多液。
(3)在3~6月份,桃樹展葉后至高溫干旱天氣來臨之前,選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或70%代森錳鋅500倍液、井岡霉素水劑500倍液交替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大雨過后,最好進行噴藥防治。
(4)若桃樹發(fā)生嚴重的縮葉病,葉子不能進行有效光合作用,營養(yǎng)供給不足,應采取放棄果實、堅持保樹的緊急補救措施??上日∪~,然后再噴藥防其擴散,可以選用大生500倍液加葉面肥磷酸二氫鉀,每隔7~10 d噴1次,噴2~3次即可控制病情。
(1)加強桃園管理。增施有機肥,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通氣性能。低洼積水地注意排水,酸堿土壤應適當施用石灰或過磷酸鈣。改良土壤,鹽堿地應注意排鹽。合理修剪,減少枝干傷口,避免桃園連作。對發(fā)病植株,小枝可剪除,枝干上的流膠應刮除干凈,在傷口處用4~5°B é的石硫合劑消毒,在少雨天氣,亦可用醫(yī)用紫藥水涂抹,隔10 d再涂一次效果更顯著。
(2)調(diào)整修剪時間。桃樹生長季進行修剪,如遇中溫高濕天氣,傷口容易出現(xiàn)流膠現(xiàn)象。而冬季由于氣溫較低,空氣干燥,很少出現(xiàn)傷口流膠現(xiàn)象。因此,生長期宜采取輕剪,而主要的疏刪、短截、回縮修剪可在冬季落葉后進行。
(3)主干刷白。冬、夏季節(jié)可進行2次主干刷白。第1次刷白于桃樹落葉后進行,用5°B é石硫合劑+新鮮牛糞+新鮮石灰,涂刷主干,或用巴德粉調(diào)配桐油,刷于桃樹主干和主枝,減少病蟲侵染和輻射熱危害,可有效地減少流膠病發(fā)生。
(4)及時防治蟲害。4~5月份及時防治天牛、吉丁蟲等害蟲侵害根莖、主干、枝梢等部位,防治桃蛀螟幼蟲、卷葉蛾幼蟲、梨小食心蟲、椿象等為害果實出現(xiàn)流膠病。
(1)有利于恢復樹勢。豐收后的桃樹秋季追肥,能及時補充樹體營養(yǎng),促進生根,恢復樹勢。
(2)有利于改善土壤結構和培肥地力。山地、丘陵地果園一般土質(zhì)薄,有機質(zhì)含量低,秋季施肥有利于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有利于增強樹體防凍抗寒能力。秋后土溫一般都在20℃左右,所以挖穴斷根的傷口容易愈合,長根快、發(fā)根數(shù)量多;另外,秋季施肥的壓綠材料比較豐富,挖土也較容易,在基肥中摻入部分速效肥,有利于樹體內(nèi)養(yǎng)分積累,提高組織細胞液濃度,增強防凍抗寒能力。
(1)秋施基肥應比冬施基肥提前2~3個月,應在采果清園后立即進行。
(2)秋施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施用時應注意氮、磷、鉀的比例,不宜施用過多氮肥。同時,應有針對性地配施微量元素。成齡果樹每株施用有機肥60~80 kg、尿素150 g、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3~4 kg、硫酸鉀0.5 kg。
(3)施肥方法可用溝施法或盤施法。溝施時,在樹冠滴水線位置形成環(huán)形、長方形、弧形等施肥溝,溝深40~50 cm,溝寬則應視施肥量的多少而定,溝底宜平。淋水后將干性肥料撒于溝內(nèi),待水干后立即蓋土。施肥時,肥料應逐層施放,將粗肥如樹葉、雜草等放在底層,最上層應放有機肥,每施1層肥覆1層土,最后肥土應高于地面25~30 cm。成年果園可采用盤施法,即在植株的一側沿株距或行距把表土耙開,耙土時近樹干處宜淺(8~10 cm),距樹干較遠處宜深(40~60 cm),耙后撒施干肥,再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