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劉葳漪
情趣、審美、讀書,才能讓你與眾不同
□本刊評論員 劉葳漪
又到了可以欣賞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聽聞西山的蟲唱,潭柘寺鐘聲的季節(jié);炎陽逞盡了威勢漸漸退卻,汗水浸胖了的肌膚漸漸收縮,天兒涼快了,夜晚越來越長了,咱——讀書吧。
離開寫字樓的馮唐,文字更加跳脫,表達更加肆意。他最新的文集《在宇中不易被風吹散》,光素溫潤,毫無戾氣,讀起來卻頗覺有趣。
特別贊同他文字的觀點:“無用之物,因無用而長生”。太多的人功利、實用,讓這世界多了幾分粗魯丑陋。時間在腰間和鬢邊一路小跑,有些事物在不知不覺中淺吟低唱,明生暗長。生命中始終美好的是:一日茶,一夜酒,一次沒有目的的見面,一群不談正經(jīng)事的朋友。
最好的關系是在一起就能放松,做不掩飾的自己,見到也沒啥特別的,但是不見到就會想念。絕不是能幫你掙多少錢,搞什么的那種人,你不圖別人什么,自然就內(nèi)心強大,自然就灑脫淡,誰也傷不了你,誰也左右不了你,云在青天水在瓶,簡單平等,歲月靜好。
正如不正經(jīng)的女子比正經(jīng)的女子更勾引人;不正經(jīng)的話也比正經(jīng)話更打動人,讀了馮唐,你會對那些想像力一片空白的“白領”們有種同情。
王爍是一本經(jīng)濟周刊的主編,成為他的讀者后,你可以把他歸納為公共知識分子,作家,抑或書評人。他的妙處在于,再深奧的理論,他也有辦法活學活用到日常生活和中國情景里頭。
比如:
如何用“延遲接受算法”推演,讓高考志愿填報不留遺憾?怎么通過“邊界意識”,處理二孩養(yǎng)育該怎么分配愛?
怎么從諾獎得主的新書里,學會在旅游景區(qū)避免挨宰?如何依據(jù)心理學家的“思維兵器譜”,回答我們?yōu)槭裁纯偸强村e人?怎么從經(jīng)濟學家費曼的自傳里,讀出獲得自由、獲得性,以及怎么賭博掙錢?
聰明的讀書人和僵化的讀書人,境界立見高下。
王爍的新書《我們?yōu)槭裁纯偸强村e人》,前半部分是他的專欄文字,后半部分是他的精彩書評,悉數(shù)將他近幾年讀過的書一一點評,很過癮。
如果你是一位汽車人,推薦閱讀《汽車化時代》,作者科騰·塞勒。
是的,這是一本嚴肅的論文集,正文只有194頁。后半部近100頁的注釋顯示出作者的旁征博引與審慎嚴謹。
從世紀之交的汽車化出現(xiàn)的時代背景,到1895年—1929年之間汽車化的興起,再到汽車的使用演變出現(xiàn)混亂,涉及美式生活、汽車化的種族政治、駕駛者的身份認同,以及作者所描述的汽車化前景。文字并不討喜,翻譯也不太優(yōu)美,但是史料詳實。
這本書不是涼菜也不是小吃,更不是甜品湯羹,它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饅頭,吃了,管飽;它使得美國汽車時代的經(jīng)緯,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