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鯤鵬
(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山西 太原 030006)
中部引黃工程雙護盾TBM掘進隧洞堵水施工實踐
楊鯤鵬
(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山西 太原 030006)
雙護盾TBM掘進隧洞發(fā)生涌(突)水后,封堵涌(突)水相當困難,主要原因是涌(突)水點位于預制混凝土管片后面,無法針對涌(突)水點進行封堵,同時管片與巖壁間空腔雖然被豆礫石、水泥漿回填,但回填灌漿密實度很難達到堵水要求,導致涌水沿空腔流動,難以將涌水全部封堵。通過TBM掘進隧洞涌水部位、涌水量大小、涌水壓力等不同情況下的堵水施工,介紹了雙護盾TBM掘進隧洞涌(突)水施工所用材料、工具及具體施工方法,為其他相似類型隧洞涌(突)水堵水施工提供借鑒。
隧洞;涌(突)水;堵水;TBM掘進施工;中部引黃工程
山西中部引黃工程TBM2標工程包括進洞支洞、主洞,長20.326km,總干3號隧洞樁號總98+070.25—總118+395.85,坡度1/2500,進洞支洞樁號長3641.21m,縱坡6.5%,其中樁號XJ3+335.02—XJ3+350.02為15m平洞段,樁號XJ3+350.02—XJ3+641.21(主洞與支洞交叉點)為平面弧段,弧長291.185m(R=500m)。
進洞支洞樁號1+494.54—3+765.57地段推測巖溶地下水位位于洞頂以上0~213m,存在施工涌水問題,估算涌水量見表1。
表1 TBM下游支洞分段涌水量估算表
樁號2+217.02—2+725.72地段洞身穿過的地層為奧陶系下統(tǒng)及寒武系上統(tǒng)鳳山組。奧陶系下統(tǒng)地層巖性為淺灰色、深灰色中—厚層白云巖,底部為約2m厚的鈣質頁巖;寒武系上統(tǒng)鳳山組地層巖性為灰白色、深灰色厚層中—粗粒白云巖,隧洞圍巖為中硬巖。推測樁號2+288.02—2+725.72地段巖溶地下水位位于洞頂以上0~130m,隧洞開挖時可能出現(xiàn)涌水或突水。
樁號2+725.72—2+921.76地段洞身穿過地層為寒武系上統(tǒng)長山組及崮山組。長山組上部地層巖性為青灰色白云巖,下部地層巖性為青灰色竹葉狀灰?guī)r夾白云巖;崮山組上部地層巖性為青灰色泥質條帶灰?guī)r,下部地層巖性為黑紅色泥巖、砂質泥巖,隧洞圍巖多為軟—較軟巖。推測巖溶地下水位位于洞頂以上130~160m,隧洞開挖時可能發(fā)生涌水或突水。
樁號2+921.76—3+641.20地段洞身穿過的地層為寒武系中統(tǒng)張夏組及太古界界河口群奧加灣組。張夏組地層巖性為深灰色白云巖、灰?guī)r;奧家灣組地層巖性為條帶狀斜長角閃巖等,隧洞圍巖為中硬巖。推測巖溶地下水位位于洞頂以上160~212m,隧洞開挖時可能發(fā)生涌水或突水。
當TBM掘進至樁號2447時,掌子面10點位置發(fā)現(xiàn)有透水,透水點直徑20mm,呈徑流,水壓偏低。按TBM施工常規(guī)做法,尤其是下坡掘進工況時,應當采用TBM設備配備的超前地質鉆機先探后掘,如發(fā)現(xiàn)涌水情況立即采取超前鉆孔進行超前灌漿處理(水泥漿改化學灌漿),但當時超前鉆機未到場,無法采用此施工方法。
根據(jù)地質情況及施工現(xiàn)場情況,尤其是TBM設備下坡掘進工況,為保證施工安全和質量,采用“先探后掘、以堵為主、堵排結合、擇機封堵”的原則進行施工。
先探后掘是在有效使排水能力大于涌水量后進行掘進,保證能夠及時、有效地將涌水排出洞外,具體措施為:TBM機頭位置安放6臺DN80潛水泵(3備3用);增設機頭位置至中部污水箱DN80排水管,并備用消防水帶300m;中間污水箱增設1臺DN100潛水泵;機尾排水設施,原DN80多級泵更換為DN100多級泵,改造管道以便適時切換,保障運行;增設2條DN80排水管線(一條鋼管、一條聚乙烯管道)隧洞中布置4處10m3鋼制水箱,形成5級連級排水設施。10kV電源入洞,每處配備200kVA變配電設施,4臺DN80潛水泵(2備2用),通訊、監(jiān)控連接值班室及時調度;在樁號XJ2+840隧洞右側安設2片鋼制側管片(擴挖形成水倉);在樁號XJ3+358隧洞水平洞段擴挖形成水倉;每個排水點安排專人值守;及時對地下涌水進行封堵,保障TBM設備掘進安全。
5.1 掌子面出現(xiàn)裂隙巖溶水、涌水點(孔)
當掌子面出現(xiàn)涌水點,且施工人員能夠進行操作時,在裂隙周圍用手風鉆進行鉆孔,鉆孔直徑25mm,深度50~80cm,埋設DN20mm鋼管(帶球閥門)進行泄壓和導水(同時也是灌漿管),埋設距離和數(shù)量根據(jù)現(xiàn)場確定,一般采用50~80cm間距。然后用水不漏對巖面裂隙進行封堵,待封堵材料達到強度30MPa(約1.5~2.5d),采用DS化學漿液、普通硅酸鹽42.5水泥漿,用液壓雙液注漿泵依次進行注漿封堵(注漿壓力0.5~2MPa),封堵結束后(約3h)拆除外露鋼管。
5.2 隧洞壁涌水、透水
施作加強封閉環(huán):用手工水鉆按孔距60cm,直徑20mm,雙排梅花型布置鉆孔,采用雙液高壓灌注機將化學灌漿材料(A/B組份)依次注入,形成1~1.2m寬的封閉環(huán)(如管片后豆礫石因水沖流失,封閉環(huán)應加寬),將涌水段進行分段阻隔,阻隔長度視涌水量大小確定(一般應控制在6~10環(huán)左右)。
鉆孔埋設灌漿管,管徑38mm,管長60cm,間距1.75m×1.4m,管道安設球閥。
待封閉環(huán)達到強度1~1.5MPa(約2.5~3h)采用水玻璃(水玻璃無效時采用DS化學漿液)、普通硅酸鹽42.5水泥漿,用液壓雙液注漿泵依次進行注漿封堵(注漿壓力0.5~1MPa),封堵結束后(約2.5h)拆除外露鋼管。水∶水泥∶DS漿液比為1∶1∶1。
5.3 隧洞洞壁涌水量大且涌水壓力大區(qū)段
加寬封閉環(huán)寬度(此段因管片背后豆礫石被水沖走,流失量大)至1.6m;鉆孔布置灌漿孔(同上);采用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研發(fā)生產(chǎn)的“注漿用水下不分散水泥絮凝劑”和硫鋁酸鹽52.5水泥配置成凈漿,使用JRD300B灌漿泵依先底管片、后側、頂管片的順序進行注漿封堵,固結后強度可達30MPa,注漿壓力0.5~1MPa,水∶水泥:絮凝劑比為0.5∶1∶0.03;封堵結束后2.5h拆除外露鋼管。
5.4 二次處理
對已進行注漿封堵段處理后仍有滲、滴、冒水現(xiàn)象,進行二次灌漿或化學灌漿處理。
5.5 總干3號隧洞TBM2標進洞支洞縱斷面圖工程地質情況
根據(jù)物探資料,樁號3+016附近等值線彎曲變形,整體電性趨勢的連續(xù)性被切斷,存在明顯的電性界限,推斷該處存在斷層F3。樁號2+966.62—3+066.62地段處于斷層破碎帶及影響帶內巖石破碎,巖體完整性差,圍巖極不穩(wěn)定,不能自穩(wěn),變形破壞嚴重,且地下水位位于洞頂以上160~212m,隧洞開挖時可能發(fā)生涌水或突水。
根據(jù)以上情況,此洞段在TBM掘進施工中容易發(fā)生塌方,涌水量大,水頭壓力高,甚至突發(fā)性涌水,威脅TBM施工安全,對此將采用下列施工方案。
加強地質預報,尤其是中、短期預報,聘請專業(yè)人士使用地質雷達和超前地質鉆機探孔等方法獲得準確的地質預報,指導施工;在TBM掘進至樁號2+ 916.62時(即達到該特殊地質洞段前50m),對TBM設備電氣、液壓、機械、灌漿等系統(tǒng)進行認真維護保養(yǎng),使TBM以最佳狀態(tài)通過不良地質洞段;地質工程師在此段施工時要及時通過尾護盾裸露巖石、皮帶機出渣料變化、停機時進入掌子面觀察圍巖,以及采用超前鉆機對前方圍巖探測等措施作出正確判斷;必要時對刀盤進料口進行封堵,當遇到不良地質段出渣量特別大時,應減小出渣量,以保證TBM施工順利進行;使用超前地質鉆機進行先探后掘的原則:如超前鉆探時遇到大量涌水情況,應通過超前鉆孔進行有序泄水、泄壓,待出水量穩(wěn)定或降低后,確定是否要進行灌漿和地質處理;對該斷層影響帶施工時如果利用超前地質鉆機進行探測發(fā)現(xiàn)有軟巖地層、涌泥、軟質巖變形、斷層帶引起的掉塊、坍塌時,首先利用超前鉆機鉆孔,進行固結灌漿處理,涌(突)水段用化學灌漿處理,用手持式噴射混凝土設備快速封閉巖面,及時對破碎地段進行固結灌漿,水∶水泥∶水玻璃比為1∶1∶1。
5.6 安全施工措施
第一,所有進入施工現(xiàn)場人員穿工作服、勞保鞋,配戴安全帽。特殊工種人員按規(guī)定配戴專門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由專職安全員進行現(xiàn)場檢查、巡視。
第二,施工所用電器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做到接地又接零。一切電器設備做到安全可靠,嚴格管理,經(jīng)常檢查、維修,使之處于良好狀態(tài),非專職電氣人員不操作電氣設備。
第三,禁止擅自動用、安裝電氣設備。電動機械使用的電纜,禁止用鉛絲纏繞。電動機運行時注意電壓波動,嚴禁三相電機只有二相運行。
第四,高處作業(yè)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做好防護防止掉落,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穩(wěn),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內,上下傳遞物件禁止拋擲,使用的材料應隨用隨吊,用后及時清理,在物架上臨時堆放物品,嚴禁超過允許載荷。
第五,所有機械設備在使用前均進行常規(guī)檢查和試運轉,應特別注意制動系統(tǒng)是否完好,詳細檢查各部機件和儀表讀數(shù)是否正常,周圍有無干擾,確認無問題時方可正式運轉。
第六,機械設備應定機定人操作,持證上崗。不熟悉機械性能和操作方法的人員不得單獨操作。非專業(yè)人員禁止開動機械設備。機械操作手應隨時注意機械運轉情況,不得擅離職守。
第七,交接班作業(yè)嚴格交接手續(xù),當班人員把本班情況和發(fā)現(xiàn)的問題向接班人員交待清楚,并做詳細記錄。
TV554+.1 [
]C [
]1004-7042(2016)11-0044-02
楊鯤鵬(1983-),男,2010年畢業(yè)于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yè),工程師。
2016-09-17;
201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