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珺
(河北省霸州市第四中學 065701)
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孫小珺
(河北省霸州市第四中學 065701)
自主學習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也是當前正在積極探索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就是把學生作為主體,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基于問題的學習或研究性學習。學生學習的主戰(zhàn)場在課堂,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的過程,只有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主體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探索精神,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加強學生分層訓練,才能真正調動學生自身的學習潛能,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高中英語;自主學習;策略研究
我們認為,在教學中如果僅僅關注學生在某一學習點上的得與失,關注他們在操作上的一些做法的正與誤,無異于孤立、形而上地看問題,不僅是肢解了英語學習,而且恰是英語教學的誤區(qū)。我們必須重整英語教學的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要形成一個全程的漸進的自主學習系統(tǒng),立足于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整體特點上來構建學習策略。
很多的高中生英語學習計劃的“戰(zhàn)術”與“戰(zhàn)略”的結合性不夠強,學習目標“短淺”,特別是長期學習目標不明確,致使強烈的學習愿望因為缺乏“完善的過程”而失望。因此,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確立短期與長期相結合的學習目標,教師必須指引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但最終的目標不能由老師不顧實際地強加給學生,而是要讓學生自主地確定他們自己的學習目標,讓他們從自身特點出發(fā)自主定向。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幫助學生明了自己想要學什么、怎么學以及獲得什么。教師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導,在于怎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情境之中,把學習――發(fā)展的權利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這既是自主學習的需要,也是教學民主的體現(xiàn)。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人們常說的道理。事實也是如此:這些自認為“曾經遭受人生挫折”的學生,如果對學習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自己學習的強烈欲望自然會在心中再次產生。他們有了內在的激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使之樂于學習,就要想方設法確定與之適度的學習內容,以此來調動他們的自學興趣,讓他們在每次學習中能夠得到滿足之后對下次學習內容也充滿期待。
現(xiàn)代教學論研究指出,從本質上講,感知不是學習活動產生的根本原因,學習活動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所學內容。學生在大膽質疑中獲得了真知而進步,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才能真正了解每個學生的“已得”與“所缺”,才能對癥下藥、逐個攻破。通過對學生的提問,組織討論,多方交流,相互啟發(fā),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拓寬了他們的思維,使他們對課文有更深層的了解,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思辨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更重要的在于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主導作用應當體現(xiàn)在“哪里”,應該在什么地方去“補位”,才能站好位,做到位。
合作探究是自主探究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合作探究,不是以師為主、以生為輔的互動模式,而是生生互動的合作探究。教師要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讓他們在合作中探究已知與未知。教師要注重學生探究的過程,要引領學生真正走近文本,實踐探究過程,摸索探究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而且要把雙邊活動由教師與學生之間,拓展到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種互動過程。師生間要有心靈情感的溝通互動,要多觀察、多傾聽、多交流。新課程里“自主學習方式”的真諦也在于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精神。
學生學習,一般說來,常常存有這樣的誤區(qū):學得知識,就是擁有了能力?;仡欉@些學生“曾經遭受人生挫折”的經歷,可以歸結為一個原因,就是缺乏運用知識的靈活能力。因此教師不能滿足于自己交給了學生多少知識,而要追求自身讓學生具備了哪些能夠運用各種知識的能力。而這些能力不是嘴巴上說說的,更不是教師“要求了”就能讓學生“擁有”的,而是需要在實踐中讓學生習得、應用、使用、運用以及轉化、遷移乃至形成的。學以致用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陶行知先生說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彼麖恼軐W的高度闡述了“知行合一”的學習思想。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知”和“行”的統(tǒng)一。學生最終要把所學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在實踐運用中形成技能甚至是品質。這樣才算完成了英語的教學任務,才將課堂所學與生活實際密切聯(lián)系起來。這不僅是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提高了,而且在人格素養(yǎng)上也上了個新臺階。
我們這里所說的“放開學生”,指的是放開對學生的成見與偏見,聽聽他們對自己的評價。若能時時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能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的許多優(yōu)點,就會對每個學生有一個正面而全面的新認識。對于這一想法,我們在教學英語書面表達上進行了嘗試。每次作文后即在小組內循環(huán)進行互評互改?;ピu互改以正面鼓勵為主。倡導學生多發(fā)現(xiàn)同學的優(yōu)點,以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而且互評互改要與教師評講結合起來,要認真對待教師評講。上好評講課,仔細研讀教師評改意見。最后還要來個自評自改。在研究互評、師評的意見基礎上寫出自評意見,總結得失,明確方向。在研究互改、師改基礎上,就原文進行自改,且達到一定的量的要求,整體失誤者重寫?;ピu互改及自評自改的情況,都由教師予以評分。
綜上所述是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的實踐過程與主要做法,主要包括確定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習興趣、學習教材內容、培養(yǎng)實踐運用能力、嘗試自我評價幾個環(huán)節(jié)。經過實驗,教學效率和教學成績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以往的“苦學”也有逐漸變成“樂學”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