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博
(承德護理職業(yè)學院)
如何提高基層黨建理論宣傳工作水平
張 博
(承德護理職業(yè)學院)
宣傳內容還主要停留在政治層面,文件宣講性比較強,深入到民眾利益、需求、權利和情感層面不夠。意識形態(tài)宣傳就是管人心的工作,非常需要以人為本的精神,需要顧及人的情感和需求。.宣傳的典型有的離民眾生活太遠,缺少可知、可感、可仿的身邊人物。理論是說服人的,典型是打動人的,黨的理論宣傳工作是靠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來共同完成,所以典型宣傳非常重要、非常必要,但是什么樣的典型更能在民眾中引起情感共鳴,這是我們必須要研究的一個問題,全國上下共同學習一個模范典型,顯然是缺乏科學性的。
基層黨建;理論宣傳;科學化水平
基層黨建宣傳工作如何更好地適應復雜現(xiàn)實并解決現(xiàn)實問題,如何更能針對經濟發(fā)展帶來群眾心理變化進行宣傳手段和方式的創(chuàng)新,更好地發(fā)揮黨的理論引導群眾、凝聚人心的重要職責,是目前“率先”發(fā)展中必須要突破的問題??梢詮乃膫€方面著手:
(一).宣傳手段的文化化,變教化為滲透。即通過文化建設來負載黨的理論的宣傳。文化本身就承載著強大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是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載體;文化也由于其廣泛性、娛樂性、易參與性而成為輸入意識形態(tài)最有效的形式。當年,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霸的時候,美國最后就是用可口可樂和爵士樂打敗了蘇聯(lián),這便是意識形態(tài)宣傳的文化方法。文化已成為民眾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利用文化的影響力、親和力和無錫文化建設的優(yōu)勢,將黨建理論中所負載的價值觀、道德觀、普泛情感等先期傳遞給民眾,最終達成政治宣傳和意識形態(tài)滲透的目的。所以,將黨建宣傳工作與基層文化建設疊加,是現(xiàn)階段基層黨建理論宣傳工作可采取的有效方法。
(二).宣傳形式的大眾化,變嚴肅為活潑。選擇或建構符合基層宣傳黨建理論的好方法,是增強基層意識形態(tài)宣傳效果的關鍵,對于這一點,人們已普遍達成共識。但何為“大眾化”?如何“大眾化”?對此的理解和實踐都過于淺顯,更多表現(xiàn)為讀書看報和唱唱跳跳。宣傳形式大眾化的具體做法有四:一是關注“基層”二字,研究民眾心理、覺悟、情感、表達方式和習慣,尤其是無錫作為發(fā)達地區(qū)經濟快速發(fā)展帶給民眾思想和心理的復雜性;二是分層設計宣傳方法,以“教化教育+透徹說理+從容討論+情感同化”多形式合力實現(xiàn)目標。三是改傳統(tǒng)的政治思維為大眾思維、傳統(tǒng)的政治語言為民眾語言進行理論的宣傳,使理論變得看得見、摸得著、做得來。四是擴大宣傳主體,除黨務部門外,全社會各部門互相合作協(xié)調,形成宣傳網(wǎng)絡。
(三).宣傳內容的人文化,變思想為情感。在基層進行黨建理論宣傳時,要重視民眾經驗和維持生存的價值所需,將黨員的組織道義原則與個人物質利益原則相統(tǒng)一,以真正建設血肉聯(lián)系。因為黨建理論的嚴肅性和原則性,這一點成為基層宣傳工作創(chuàng)新和突破的難點問題,也是以往此項工作的弱項。建議具體做法:一是將黨的價值觀與民眾基本價值觀拉近并率先宣傳,如人民、共同富裕、公平、幸福、夢想等,尋求最大公約數(shù),讓宣傳主體的主觀愿望與客體的客觀需求盡量吻合,從而體現(xiàn)基層黨建理論宣傳手段的時代性和進步性。二是顧及群眾的知情權、監(jiān)督權和參與權,以真正的黨務公開和黨內民主制度將黨的理論盡可能地就地兌現(xiàn),不能理論和實踐兩種標準,兩種標準等于沒有標準。三是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和群眾疑問,用黨的理論解答現(xiàn)實問題、解決現(xiàn)實矛盾,使理論落地從而保證其權威性,促成理論宣傳效果的最大化。四是宣傳媒體還需以監(jiān)督功能提升自身的權威性和可信度。媒體除了具有宣傳的職能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監(jiān)督,在今天社會轉型期和矛盾突發(fā)期,后一種功能更顯其重要,互聯(lián)網(wǎng)就是以其監(jiān)督力而不是宣傳性贏得了民意。所以,要讓宣傳內容深入人心,首先必須保證宣傳工具或宣傳平臺的可信性和權威性,要讓媒體的宣傳功能和監(jiān)督功能同步發(fā)揮作用。
(四).宣傳典型的近距化,變學習為模仿。當下民眾的去英雄化心理,使得模范人物的示范效應正在弱化,對此,在基層進行典型宣傳時,必須做到:一是注意典型人物的平民性和生活性,如果把典型人物當作超乎尋常的完人進行宣傳,只宣傳其精神生活上的無欲、家庭生活上的無情、物質生活上的無求,這種非人性化傾向會強化民眾“天堂太高,我爬不上去索性就不爬”心態(tài),形成拒絕心理。二要注意典型人物的近距離性,全國性的典型固然要宣傳和學習,但是,哪些更容易與基層民眾產生共鳴、哪些對領導干部更具示范效應,必須有所側重。把雷鋒精神給民眾,焦裕祿精神給干部,如同歷史上政治家們利用《竇娥冤》把竇娥的品德示范給百姓,利用《趙氏孤兒》把程嬰的忠誠示范給大臣一樣。對基層民眾來說,一個“暴走媽媽”可能比數(shù)個“大公無私”領導干部更容易引起心靈的震撼,一個身邊黨員、社區(qū)百姓形象的示范作用,可能比媒介選出的典型其現(xiàn)身影響力要大得多。所以,要更多宣傳身邊黨員和群眾的模范事跡,以視覺范圍內的人和事為宣傳核心,將黨的理論通過身邊的人和事轉換過來,使民眾可感、可知、可仿。
總之,如何使黨建理論在基層宣傳中效果最大化,讓黨的理念成為全社會民眾的共識與追求,是關系到黨的凝聚力、吸引力的重大人心問題,是下一步黨建工作必須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也是基層黨建理論宣傳工作中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實際問題。必須真正解放思想,在傳統(tǒng)的基層黨建理論宣傳和傳播手段上實現(xiàn)大膽創(chuàng)新、大膽突破,最終實現(xiàn)城市全方位的率先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