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桑
西藏警官高等專科學校,西藏 拉薩 850000
?
論高校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
巴桑*
西藏警官高等專科學校,西藏拉薩850000
目前藝術教育在我國不論是高校還是學生本身對其認識都略顯不足,高校開設公共藝術課還不很普遍,大學生的基本藝術常識掌握的還很少。作為未來的國家主人,大學時代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fā)育和形成的關鍵時期。一味放縱大眾文化對高校學生的影響必然對我國文化強國目標有所影響。培養(yǎng)高校學生正確的藝術觀,提升其藝術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高校學生;藝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伴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來臨,以及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改革步伐不斷加深,公共藝術教育逐漸成為新世紀大學生必學的公共科目之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要開展富有特色的藝術、體育等課程的教學,并納入教學計劃中,努力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具體來說,普通高等學校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一)加強高校學生藝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有利于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藝術教育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之一。儒家經典《周禮》規(guī)定,授教之人必須懂樂,授教內容也應與“樂”相關聯(lián),例如“禮”就是由“樂德”、“樂語”、“樂舞”三部分組成,分別指的是與樂相結合的德行、語言和歌舞。到了孔子時期,對“禮樂”的重視更為盛行??鬃恿卸Y樂為六藝之首,提出教育應當以樂為原則,奠定了中國古代教育“禮樂相濟”的理論基礎。西方的藝術最早盛行于古希臘時期,當時人們將詩、歌、舞結合在一起,推動了人類精神文明的發(fā)展。近代以來,西方經歷了兩次工業(yè)革命,開始強調科學的重要性,科學逐步取代了藝術的地位。直到20世紀20年代后,人們在杜威教育思想的影響下,重新認識到藝術的重要性,藝術教育也不斷被人類提及和強調。一部充滿正能量的優(yōu)秀藝術作品,帶給人們的往往是內心的震撼,從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進而提升思想道德素質。例如在音樂課上,讓學生欣賞《太行山上》時,進行曲的激昂、慷鏘有力的伴奏、催人奮進的旋律,給學生一種抗日戰(zhàn)爭如火如荼、英雄八路軍勢不可擋、革命事業(yè)必將勝利的決心,使得學生愛國熱情油然而生。又如在欣賞國畫大師徐悲鴻的名畫《愚公移山圖》時要了解到畫作的時代背景。當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的危急時刻,畫家意在以形象生動的藝術語言表達抗日民眾的決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眾去爭取最后的勝利。學生從愚公移山中體會到鍥而不舍的精神,更加對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體會深刻,從而使得學生學會做任何事情都要學會堅持,樹立必勝的信念。由此可以,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意義。
(二)加強高校學生藝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可以提升大學生心理的調節(jié)控制能力,使得其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始終能夠保持積極向上的良好的精神風貌。當前大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可以起到健全大學生人格的意義。蘇聯(lián)當代美學家尤.鮑列夫指出:如果說社會意識的其他形式的教育作用是具有局限性的,那么藝術則對智慧和心靈產生綜合的影響,藝術的影響可以觸及人精神的任何一個角落,藝術造就完整的人格。由此可以看到,大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可以使其人格更加健全、趨于完善。另一方面,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可以起到調節(jié)學生不良情緒的作用。大學生除了正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外,業(yè)余時間很多。各種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撲面而來,使得相當大部分的同學沒有絲毫辨別能力就參與其中。社會經驗的缺失使得他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會打退堂鼓,產生消極思想,從而滋生各種不良的心理問題和情緒。這個時候,通過包括音樂、話劇、繪畫等不同藝術形式可以感染學生,幫助其擺脫各種不良的情緒。如梵高的《向日葵》體現的勃勃生機,話劇《林海雪原》體現的革命情懷,樂曲《大江東去》體現的心胸磅礴等。
(三)加強高校學生藝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有利于開拓大學生的智力,塑造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古至今,人類社會認識社會的主要來源途徑只有兩個,一是通過科學認識又稱抽象認識,二是通過藝術認識又稱形象認識。藝術教育具有表現形式多樣、內容生動形象,極易富有感情色彩等特點,因而可以強烈的吸引學生和感染學生,與此同時又因為它豐富的內涵和較強的知識性,使得它能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茖W家大多有極高的藝術素養(yǎng)。建筑學家梁思成酷愛中國古典文學,地質學家李四光學過作曲,數學家蘇步青、華羅庚、谷超豪均愛古典詩詞,多有詩集問世。數學家陳省身不僅喜下圍棋,還是個武俠小說迷,與金庸交好,還以九旬高齡聆聽金庸的報告,李遠哲說陳省身像個老頑童。須知,武俠小說豐富的想象力對科學家是十分有益的。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人,卓越的大學教育家竺可楨是位文史大家,不僅西學淵博,國學功底也極深厚,對經、史、子、集及詩詞,筆記、方志等廣征博引,用于科學研究,成果豐碩。數學家丘成桐酷愛古典文學,《史記》中許多篇章能夠背誦,可見下了多少工夫……世界各國每一部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都不同程度展現著藝術大師們的豐富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大學生在風景優(yōu)秀的山水國畫中、在宏偉嘹亮的歌曲中、在感情激蕩的話劇中領略到各種風景、精神時,大都可以心胸開闊、激發(fā)熱情,思緒萬千、感同身受。
(一)高校要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加強對公共藝術課的開設和研究。從哲學角度來看,認識是事物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體現在加強高校學生藝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上來,就是要求高等教育管理者首先要提升認識。高校加強公共藝術課的開設,可以培養(yǎng)和提升高校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yǎng),有利于學生心理和知識水平的提升、促進其綜合素養(yǎng)的飛躍,擁有其他課程所不可替代的獨特的實際意義。高校要將大學公共藝術課設計在日常的教學計劃大綱中,通過公共藝術課的教學和科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活動,使得廣大的大學生在學習公共藝術知識的同時,也不斷的培養(yǎng)了其優(yōu)秀的道德素養(yǎng)、較強的審美能力和成熟的價值觀。
(二)加強藝術教育改革步伐,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高校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首要的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理念。針對學生的藝術教育就要依據廣大的學生需要為出發(fā)點,不斷汲取具有時代特性的新的教育理論,對過去老舊的藝術教育模式開展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改進,要不斷根據高等教育最新文件的具體要求,遵照教育基本原理和實踐的基本規(guī)范,把枯燥的理論學習逐漸轉變?yōu)槔碚摵蛯嵺`相結合的適應90后大學生的教學模式,逐漸吸納各種優(yōu)秀的藝術教學手段和藝術教學形式,采用與時俱進的教授方式,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藝術知識的興趣。
(三)注重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不斷完善公共藝術課的教學內容。加強對公共藝術課教學內容的完善和改進,一直是提升大學生藝術素養(yǎng)、推動高等藝術教育的關鍵點之一。第一,按照教育學的理論來看,根據不同教學對象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有針對性的開展個性化教學,使得廣大學生有了自我選擇教學的機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任何知識的學習只有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之上,才能不斷催促自己的學習,才能通過公共藝術課的教學不斷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第二,要密切注意公共藝術課程的設置方式,不斷科學的完善課程設置。如設置課程時做到必修課和選修課相互兼顧,基礎課和專業(yè)課不斷區(qū)分,高級課和通識課有序進行等,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求同學們的要求,進而提升大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和藝術鑒賞能力。如針對理工科學生藝術基礎薄弱的現狀,可以開設基礎性、實用性的藝術鑒賞課,提升其藝術鑒賞品味。針對文科生普遍擁有一定藝術基礎的情況,在實施藝術教育時可以開展一些較為深入、較為綜合的藝術知識。在對大學生實施藝術教育的過程之間,要格外注重其審美意識層面和其他方面能力的共同發(fā)展,一方面要讓大學生在個人情感上獲得精神的快樂,另一方面也使得他們在道德修養(yǎng)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完善,最終實現公共藝術課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四)不斷加大相關資金投入,提升師資水平完善教學硬件設施。藝術公共課的設置要求高校普遍要求較高的藝術硬件設施、藝術實驗室,如鋼琴教室、電影放映室、畫室、練功房等以及顏料、樂譜、樂器等,這些設施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配套資金。此外,高水平的師資也是高校藝術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這就要求各高校要對藝術教育產生足夠的重視,加強對藝術教育師資的人才引進力度,保障公共藝術課程的順利開展。
[1]陶松梅.如何提高高校藝術專業(yè)學生的視覺素養(yǎng)[J].藝術科技,2013,10:319.
[2]劉燕.淺析藝術素養(yǎng)對高校學生成長成才的意義[J].科技信息,2011,23:204+175.
[3]牛少軒.高校學生藝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探究[J].大眾文藝,2016,09:224.
[4]余靜.論普通高校學生的藝術教育[J].教育前沿,2006,05:87-89.
[5]吳瑩.論普通高校學生的藝術審美教育[J].寧波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02:88-91.
巴桑(1977-),女,西藏山南人,本科,西藏警官高等??茖W校,講師,研究方向:藝術教育。
G642.0
A
1006-0049-(2016)18-01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