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卿蕾
南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西 南昌 330103
?
高師學生音樂審美現(xiàn)狀調查*
王卿蕾**
南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西南昌330103
隨著整個中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審美”已經成為現(xiàn)代社會人所不可或缺的一種基本素質。高師學生,就是將來的幼兒園老師、小學老師,他們今天在高等師范學校所接受的審美教育,將通過他們的就業(yè),傳遞給未來的幼兒、小學生,影響下一代、甚至未來好幾代的中國人。因此,對高師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高師學生;音樂審美;現(xiàn)狀;調查
隨著整個中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審美”已經成為現(xiàn)代社會人所不可或缺的一種基本素質。高師學生,就是將來的幼兒園老師、小學老師,他們今天在高等師范學校所接受的審美教育,將通過他們的就業(yè),傳遞給未來的幼兒、小學生,影響下一代、甚至未來好幾代的中國人。因此,對高師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網絡及智能終端的高速發(fā)展,高師學生的審美受到了來自外界的越來越多的影響,因此,《網絡音樂對高師學生音樂審美的影響研究》課題組針對這一現(xiàn)狀進行了相關問卷調查,一共向在校高師學生發(fā)出問卷450份,收回422份。問卷為不記名形式,調查結果真實有效。
通過對問卷進行收集整理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以下問題。
問題1:你一般是從什么途徑獲得音樂享受?
在高師學生獲取音樂的途徑中,有5.21%的人(22人)從電腦上獲取音樂;有92.42%的人(390人)從手機上獲取音樂;有0.95%的人(4人)通過音樂CD獲取音樂;有1.42%的人(6人)通過廣播、電視獲取音樂享受。由此數(shù)據(jù)可見,現(xiàn)階段手機已基本代替?zhèn)鹘y(tǒng)媒體成為高師學生獲得音樂享受的最有效途徑。音樂通過手機傳播更加便捷,且對高師學生的影響力巨大。
問題2:你一般在什么情況下獲得喜歡的網絡音樂?
在高師學生如何獲得喜歡的網絡音樂途徑中,有23.46%的人(99人)選擇看歌曲排行榜;有58.53%的人(247人)選擇隨機聽,有喜歡的再去搜索;有9%的人(38人)選擇在同學中比較流行的音樂;有9%的人(38人)選擇朋友推薦的。由此數(shù)據(jù)可見,現(xiàn)階段超過半數(shù)的高師學生更愿意選擇隨機地聽一些網絡音樂,比較“隨緣”。
問題3:你是否關注網絡音樂的更新(新歌)?
在高師學生關注網絡新歌的問題中,只有4.74%的人(20人)高度關注;有71.33%的人(301人)選擇了有時看看;有16.11%的人(68人)聽說而已;有7.82%(33人)的人從不關注。由此數(shù)據(jù)可見,大部分高師學生并不關注網絡音樂的更新。
問題4:你每周聽網絡音樂的時間多長?
在聽歌時間方面,422位高師學生中有16.82%(71人)每周聽歌在1小時以內;18.96%(80人)每周聽歌1-2小時;22.51%(95人)每周聽歌3-4小時;15.4%(65人)每周聽歌5-6小時;11.37%(48人)每周聽歌7-8小時;14.93%(63人)每周聽歌在10小時以上。由此數(shù)據(jù)可見,高師學生每周聽網絡音樂的時間長短不一,平均每周會聽3-4小時。
問題5:網絡音樂讓你獲得了哪些方便?(多選題)
此題為多選題,有54.03%(228人)的同學認為下載網絡音樂作品很方便;63.74%(269人)認為通過網絡能很快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66.82%(282人)認為網絡音樂能做到隨時隨地,想聽就聽,非常便利;有32.7%(138人)認為網絡音樂豐富了他(她)對音樂的感悟。與網絡音樂的便捷相比,網絡音樂對高師學生音樂感悟能力的影響還是有限的。
問題6:你認為網絡音樂都是優(yōu)秀的音樂嗎?
在這個問題上僅有0.95%(4人)選擇“是的,我都很喜歡”;有90.52%(382人)選擇了“有些好,有些不怎么樣”;有2.13%(9人)選擇“不是,都是糟粕”;有6.4%(27人)選擇了“不知道,不懂如何甄別”。由此數(shù)據(jù)可知,大部分的高師學生對網絡音樂有一定的辨別能力。
問題7:你會(曾)因為一首歌喜歡上某位歌手嗎?
在這個問題上有65.17%(275人)選擇“會”;有34.12%(144人)選擇“不會”;0.71%(3人)“不知道”。由此可見,大部分高師學生會因為歌曲作品好而喜歡上歌手。
問題8:你喜歡一個歌手,最看重他(她)的哪一項表現(xiàn)?(多選題)
在這個問題上有43.36%(183人)較重視歌手的歌唱技術;有61.61%(260人)較注重歌手的嗓音是否好聽;有76.54%(323人)較注重歌手的情感投入、是否真誠;有29.86%(126人)較重視歌手的臺風和個性;有9.72%(41人)認為喜歡一個歌手不需要理由;還有3.79%(16人)選擇了“其他”。由此可見,所有的高師學生都會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一個歌手以及他的音樂作品,其中大部分人更加重視歌手在歌曲表現(xiàn)中是否投入了更多的情感,是否真誠。
問題9:你會(曾)模仿偶像唱歌技巧嗎?
在這個問題中,有6.64%(28人)經常模仿;有36.73%(155人)會偶爾模仿;有36.49%(154人)很少模仿;有20.14%(85人)從不模仿。
由此可見,大部分的高師學生偶爾或者很少模仿偶像的歌唱技巧。
問題10:“中性化”的男女明星(如:李宇春)是否改變了你的音樂審美標準?
在這個問題中,有10.9%(46人)選擇了“是”,有59.95%(253人)選擇了“否”,有28.44%(120人)選擇了“沒關注”,有0.71%(3人)棄權。由此可見,大部分高師學生并沒有因為中性明星的出現(xiàn)改變自己的音樂審美標準。
問題11:你下載最多的網絡音樂類型是哪一類?
在這個問題中,有25.35%(107人)選擇了流行音樂;有4.98%(21人)選擇了搖滾音樂;有20.62%(87人)選擇了輕音樂;有49.05%(207人)選擇了“好聽就行”。由此可見,高師學生并不十分注重音樂類型,有接近一半的學生選擇了“好聽”的網絡音樂。
問題12:你會用唱歌軟件來唱歌并錄音嗎?
在這個問題中,有11.37%(48人)經常錄下自己唱歌的聲音;有62.56%(264人)偶爾錄音;有24.64%(104人)從不錄音;有1.42%(6人)不知道有這樣的軟件。由此可見,70%以上的高師學生會自己唱歌并進行錄音,這對高師學生歌唱水平的提升是有一定幫助的。
問題13:你會(曾)把自己的唱歌錄音分享給朋友(微信/微博/朋友圈)嗎?
在這個問題中,有5.69%(24人)經常把自己的歌聲進行網絡分享;有36.97%(156人)偶爾分享;有56.87%(240人)從不分享;還有0.47%(2人)棄權。由此可見,一半以上的高師學生從不與人分享自己的歌聲,對自己的歌聲沒有足夠的信心。
問題14:比起純粹的音樂作品,你更喜歡以下哪種音樂類型?
在這個問題中,有20.38%(86人)選擇了音樂舞蹈MTV;有38.86%(164人)選擇了故事性MTV;有25.59%(108人)選擇了影視插曲;有15.17%(64人)選擇了“我就喜歡純音樂”。由此可見,音樂的“可視化”將成為未來音樂的重要發(fā)展方向。
問題15:你聽過以下哪位當代名家的音樂作品?
在這個問題中,有27.96%(118人)聽過久石讓的作品;有8.77%(37人)聽過譚盾的作品;有19.91%(84人)聽過三寶的作品;有43.36%(183人)不知道以上三位作曲家。由此可見,近一半的高師學生不太關注當代音樂名家。
問題16:你聽過或知道以下哪位西方音樂大師的音樂作品?
在這個問題中,有76.3%(322人)選擇了“貝多芬”;有13.74%(58人)選擇了“肖邦”;有4.27%(18人)選擇了“柴可夫斯基”;僅有5.69%(24人)對以上三位音樂大師都沒聽過。由此可見,大部分高師學生知道或聽過西方音樂大師貝多芬的作品。
問題17:你會在課后和朋友聊起網絡音樂嗎?
在這個問題中,有3.79%(16人)和朋友聊起網絡音樂“非常多”;有9%(38人)“多”;有50.48%(213人)“一般”;有23.93%(101人)“少”;有11.38%(48人)“非常少”;有1.42%(6人)“從不”在課后和朋友聊起網絡音樂。由此可見,超過一半的高師學生會在課后和朋友聊起網絡音樂。
問題18:朋友向你推薦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的反應是?
在這個問題中,有40.76%(172人)會立即下載;有57.35%(242人)會等有時間的時候再說;有1.89%(8人)不感興趣。由此可見,98%的高師學生會對朋友推薦的歌曲感興趣。
問題19:曾經有沒有那么一首網絡音樂陪你走過情緒的低谷?
在這個問題中,有41.94%(177人)選擇了“有好幾首”;有24.41%(103人)選擇了“有一首”;有21.33%(90人)選擇了“不記得了”;有12.32%(52人)選擇了“沒有”。由此可見,60%以上的高師學生曾有過陪自己走過情緒低谷的網絡音樂,網絡音樂對緩解低落情緒有一定的幫助。
問題20:你對風靡一時的網絡音樂《小蘋果》、《最炫民族風》的感受是怎樣的?
在這個問題中,有8.53%(36人)很喜歡;有17.06%(72人)喜歡;有62.09(262人)覺得一般;有12.32%(52人)不喜歡。由此可見,大多數(shù)高師學生對風靡一時的網絡音樂并沒有太多的感覺。
問題21:你喜歡一首歌曲是因為?
在這個問題中,有40.99%(173人)喜歡一首歌是因為旋律好聽;有8.06%(34人)因為節(jié)奏動感;27.49%(116人)因為歌詞感人;23.46%(99人)說不清楚。由此可見,高師學生會因為多種理由喜歡上一首歌曲。
問題22:一段音樂之所以能打動人,是因為?
在這個問題中,有33.89%(143人)選擇了因為“和自己的生活現(xiàn)狀產生了共鳴”;有44.55%(188人)選擇了因為“引起了我或美好或憂傷的回憶”;有10.19%(43人)選擇了因為“讓我有了努力前行的動力”;有11.37%(48人)選擇了“其他”。由此可見,一段音樂之所以能打動高師學生,是因為讓他(她)在聽音樂的同時產生了共鳴或聯(lián)想。
問題23:你現(xiàn)在喜歡的音樂和3年前相比,有變化嗎?
在這個問題中,有25.12%(106人)有很大變化;有57.58%(243人)有點變化;有11.14%(47人)沒有變化;有6.16%(26人)說不清楚。由此可見,大部分高師學生在3年前后喜歡的音樂是有所不同的,說明高師學生的音樂審美水平是處于變化之中的。
問題24:你認為現(xiàn)在中國的網絡音樂數(shù)量、質量怎么樣?
在這個問題中,有15.88%(67人)認為“數(shù)量多,質量好”;有76.3%(322人)認為“數(shù)量多,質量差”;有5.92%(25人)認為“數(shù)量少,質量好”;有1.9%(8人)認為“數(shù)量少,質量差”。由此可見,超過78%的高師學生認為現(xiàn)在中國的網絡音樂質量不好,有待提高。
問題25:你認為網絡音樂對社會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哪方面?
在這個問題中,有9.72%(41人)為網絡音樂的社會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它的商業(yè)價值;有51.18%(216人)認為網絡音樂的社會價值是娛樂消遣;有35.07%(148人)認為網絡音樂的社會價值是傳播藝術;有4.03%(17人)認為網絡音樂的社會價值在于它的人文關懷。超過一半的高師學生認為網絡音樂的社會價值中更傾向于娛樂消遣。高師學生對于網絡音樂的看法讓作為音樂教師的我們?yōu)橹畵摹?/p>
科技和網絡的飛速發(fā)展讓音樂這個“高雅藝術”從神壇上走了下來,她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女神”,而是可以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婢女”。聽眾對音樂的選擇越來越多,而網絡音樂發(fā)展卻又參差不齊,高師學生如何選擇網絡音樂,是高師學生這個群體整體審美水平的體現(xiàn)。因為他們將是未來小學教師的主力軍,因此他們的音樂審美水平,將影響下一代、甚至幾代人。
音樂絕不是所謂“娛樂消遣”的存在,它是美的化身,是素質教育的排頭兵,高師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低下,還奢談什么“素質教育”!對高師學生音樂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
J624.1;G652.3
A
1006-0049-(2016)18-0015-02
*2015年度南昌師范高等??茖W校校級課題《網絡音樂對高師學生音樂審美的影響研究》(項目編號:NSYB-15-0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王卿蕾(1984-),江西高安人,碩士,南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主要從事音樂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