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群芳
田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田東531500
田東縣艾滋病預防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韋群芳
田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田東531500
艾滋?。ˋIDS)的全稱叫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是一種由逆轉錄病毒引起的人體免疫防御系統(tǒng)方面的疾病.艾滋病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和社會課題。艾滋病流行迅速、病死率高、對經(jīng)濟社會的破壞性大,已對人類生存和發(fā)展構成嚴重威脅。田東縣自1997年首次在靜脈注射吸毒人群中檢測出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來,報告人數(shù)快速上升,報告地區(qū)逐年擴大;傳播途徑有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其中性傳播所占的比例最大。田東縣在艾滋病的防控工作中,采取了重點預防和高危人群控制相結合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艾滋病的傳播,但是發(fā)病率仍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因此,田東縣在今后的防控工作中,必須進一步加強相關措施的研究和應用,從而有效地防止艾滋病疫情的蔓延。
艾滋??;預防控制;對策
田東縣地處廣西西南部右江盆地,總人口約43萬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約27萬人,占總人口61.5%。全縣有壯、漢、瑤、苗等12個民族,其中壯族人口占86%,瑤族人口占8.1%,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艾滋病發(fā)病率不斷上升,由于種種原因,艾滋病人無定點去向,流動于社會,艾滋病防治工作很難得到滿意的效果,結合當?shù)匕滩∫咔榧凹膊】刂乒ぷ黧w會,對此進行了探討。
田東縣從1997年報告首例靜脈注射吸毒HIV感染者至2015年12月底,累計診斷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85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543例,艾滋病病人(AIDS)307例,累計報告死亡258例,存活592例(HIV387例,AIDS205例);性別分布:男性報告633例,女性報告217例,男女比2.9∶1;年齡分布:30~39歲報告331例,占38.94%;20~29歲報告200例,占23.53%;40~49歲報告136例,占16.00%;60歲以上報告107例,占12.59%;50~59歲報告65例,占7.65%;0~9歲報告8例,占0.94%;10~19歲報告3例,占0.35%;職業(yè)分布:首位為農(nóng)民(工)報告408例,占48.00%,其次是家政、家務及待業(yè)人員,報告172例,占20.24%;再次是離退人員報告40例,占4.71%;以上資料顯示:田東縣艾滋病疫情形勢嚴峻,艾滋病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
從田東縣累計報告的850例艾滋病例分析中,年齡20~49歲報告667例,以農(nóng)民(工)、待業(yè)人員為主,外出打工人員。經(jīng)對田東縣2013—2015年新發(fā)現(xiàn)并報告的艾滋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2013—2015年因外出(跨縣以外)務工發(fā)生性行為感染的病例分別占當年報告病例的39.19%、46.15%、44.64%。按照我國現(xiàn)行的艾滋病管理制度,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不受任何限制和隔離,無任何干預措施,為了謀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四處流動,并繼續(xù)不斷地向社會人群傳播艾滋病,即使他們中有人在故意傳播艾滋病,加之信息保密,沒有人了解和掌握他們故意傳播的行為,法律制裁也無法落到實處。
由于邊遠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落后,受傳統(tǒng)風俗習慣和西方性解放思潮的影響下,帶著好奇的心理以求一試。在不同人群中產(chǎn)生了性亂行為,而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最主要是通過性傳播,其次是血液傳播。對首次檢測出HIV感染的患者有7成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感染了艾滋病,甚至什么是艾滋病都不了解,其主要原因是大眾對艾滋病的認識不足,特別是農(nóng)村人群、流動人口及高危人群艾滋病相關知識知曉率較低,缺乏保護和自我保護的能力,這也是艾滋病在田東縣蔓延的主要因素[1]。另外,在工作中,對艾滋病毒感染者進行流調(diào)和隨訪時,與感染者密切生活的配偶和非婚性伴在接受相關知識宣傳教育后,無人或很少有人接受自愿咨詢和自愿檢測,這些密切性接觸人群是否已成為HIV感染者,成為了新的傳染源,我們無法知曉,而國家實行艾滋病自愿咨詢和檢測制度,沒有把艾滋病納入常規(guī)檢測和體檢中,給艾滋病的監(jiān)測工作帶來了難度,給艾滋病傳播帶來了方便。
暗娼人群、嫖客人群、靜脈吸毒人群是田東縣主要的艾滋病的高危人群,由于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目前尚無有十分有效的措施對高危人群進行全面的監(jiān)測和管理,對賣淫嫖娼、靜脈吸毒只能進行針對性的監(jiān)測和管理,無法實行強制性的監(jiān)測和教育管理,從而導致高危人群的數(shù)量不斷增多,對開展防控工作極為不利[2]。
①國家應組織研究和制定對艾滋病傳染源管理防治政策的具體目標,不能對傳染源放任自流,對檢測確診的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必須實行規(guī)范管理[3]。貫徹四免一關懷政策,對于經(jīng)濟困難且無醫(yī)療保險已確診的艾滋病患者,免費給予其抗病毒藥物;對于自愿接受HIV檢測者,免費咨詢及初篩檢測;對于感染HIV病毒孕婦,免費提供嬰兒檢測劑及阻斷藥物;對于艾滋病患者遺孤,應免收上學費用;將經(jīng)濟條件困難的患者,納入政府救助范圍,并按相關規(guī)定給予生活救濟;扶持鼓勵有生產(chǎn)能力患者進行生產(chǎn)活動,以此增收;做好有關防治知識宣教,避免社會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確診患者歧視。
②艾滋病咨詢檢測不只應實行自愿,應像其他傳染病一樣管理,納入常規(guī)檢測。在醫(yī)院皮膚科、血液科、性病科、婦產(chǎn)科等重點科室及體檢中心,開展HIV抗體檢測[4];在醫(yī)院和疾控中心普遍設立VCT門診,針對HIV抗體檢測免費提供咨詢服務。此外疾控中心艾滋病防制科應配備專業(yè)人員,組建一支具有豐富實踐經(jīng)驗及多學科知識高素質人才隊伍,多學科理論包括社會學、醫(yī)學心理學和流行病學等。不斷擴大完善艾滋病檢測,建設監(jiān)測網(wǎng)絡,普及HIV抗體實驗室,并提高快速初篩檢測的能力,方便和滿足檢測實際需要。
③加大抗艾滋病藥品及疫苗的研制。HIV疫苗為有效預防艾滋病工具,包括亞單位疫苗、DNA疫苗、HIV滅活疫苗及HIV減毒活疫苗等。HIV易感者接種艾滋病疫苗后,可發(fā)生免疫反應,產(chǎn)生特異性抵抗力,增強免疫水平,從而有效預防治療HIV[5]。政府應認識到疾控中心的職能及性質,加大艾滋病防治專項資金投入。
④政府主導,多部門協(xié)同合作,加強監(jiān)管力度,積極開展防治服務。各級工作委員會應針對艾滋病防治制定部門職責及目標,推行領導責任制,構建多部門合作機制,不定期或定期地對轄區(qū)內(nèi)防治工作及部門職責履行情況進行督導,建立考核機制及獎罰制度,保證防治工作全面落實。
⑤重心下沉,加大廣大群眾的艾滋病相關知識警示性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知識知曉率,普及安全套的使用防控,將艾滋病防控、性教育、毒品預防健康教育納入學生講堂。宣傳部門應積極按照艾滋病遏制計劃要求嚴格履行職責,在防治工作中充分發(fā)揮高效益作用,圍繞大眾媒體,建立公益宣傳網(wǎng)。對于高危人群,定期開展宣教活動,并深入高危人員活動場所,采用播放宣傳片、發(fā)放科普宣傳冊等方式,展開宣教;在社區(qū)內(nèi),不定期開展宣傳活動,如現(xiàn)場咨詢、專家座談等,增強社區(qū)人群防治意識,提高社會影響,建立全民參與和共同遏制良好氛圍[6]。
⑥重點加強高危人群的干預管理。繼續(xù)加強打擊賣淫嫖娼、吸毒販毒的違法行為;加大暗娼人群、吸毒人群的艾滋病檢測,推廣安全套的使用,美沙酮替代維持治療。在疾控中心內(nèi)部推行艾滋病防治管理機制,組建行為干預隊,由婦保、衛(wèi)生、宣教等專業(yè)組成,建立考核機制及指標,制定獎懲制度,使防治工作落實。針對高危人群,建立外部管理運行機制,由多部門參與,構建娛樂場所業(yè)主例會制度及行為干預例會制度,將性服務人員HIV檢測、例會、宣傳咨詢等納入日常衛(wèi)生管理內(nèi)容,通過法規(guī)制度等改變當前防治工作被動局面,促使被管理和管理關系的合法化[7]。共用注射器吸毒為艾滋病重要傳播途徑,應倡導全民拒絕毒品,預防吸毒導致艾滋病感染。如懷疑生殖器感染或性病,應及時去往性病防治機構或醫(yī)院檢查,及時治療,并動員性接觸者就醫(yī)檢查,防止病情延誤,延長病程,增加艾滋病感染幾率。
⑦鼓勵非政府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控工作。重點招募村醫(yī)志愿者、病人志愿者、社區(qū)干部及有意愿致力于艾滋病防控工作的社會人士及團體,組建艾滋病防治協(xié)會,發(fā)揮團體優(yōu)勢,配合衛(wèi)生部門組織宣教活動,為防治知識普及、增強防治意識等作出較大成績,創(chuàng)造濃厚氛圍;在宣教活動中,應注重范圍廣泛性、形式多樣性及內(nèi)容針對性,尤其注重宣傳效果與宣傳方式相統(tǒng)一。在廣泛宣教下,社會各界均提高了對疾病的認識,轉變?nèi)藗兯枷?,使其由歧視、恐懼等變?yōu)橹鲃臃e極參與對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幫扶關懷活動。針對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積極采取措施,給予更多關愛和關懷。鼓勵社會交往;深入到家庭及學校,了解兒童生活及學習情況;針對輟學兒童,積極爭取政府及慈善資助金,使其回歸校園[8]。鼓勵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參與協(xié)會,踴躍報名加入志愿者活動,定期集中培訓,采用專家講授及提問討論等方式,重點講解艾滋病知識、營養(yǎng)、心理支持、抗病毒治療及感染護理等,促進互助自救;在后期培訓中,可通過經(jīng)驗介紹、角色扮演及游戲等形式,提高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組織能力、人際交流能力等,擴展視野及思維。
[1]郭祝寬,曲榮波.艾滋病感染患者的心理與防控方式探討[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8(8):151-152.
[2]尤柳萍.艾滋病病毒職業(yè)暴露與職業(yè)防護教育的探討[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11):143-144.
[3]陳旭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發(fā)現(xiàn)晚影響因素及對策探討[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0(35):94-95.
[4]楊鏡華.強化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4):73-74.
[5]王玉琴.綜合性醫(yī)院對艾滋病患者的護理管理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5(9):104-105.
[6]鄭志林.抗病毒治療配合健康教育對艾滋病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3(21):132-134.
[7]楊忠,李玉林.艾滋病醫(yī)源性感染的控制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0(3):158-159.
[8]林家莊.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開展臨床路徑健康教育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1(17):94-96.
Study on Existing Issues and Strategies in the Preventive Control of AIDS in Tiandong Country
WEI Qun-fang
Tiandong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enter,Tiandong,Guangxi Province,531500 China
The full name of AIDS i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nd it is a human body immune defense?disease caused by the retrovirus,AIDS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issue and social topic,AIDS,has posed a serious threat for the human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due to its rapid spread,high case fatality rate and destructive economic society.The report number increases rapidly since the first AIDS virus infected person was tested in the intervenes drug users in Tiandong country in 1997,and the report area expands year by year,and the transmission routes are blood transmission,sex transmission and maternal-neonatal transmission,and the ratio of sex transmission is biggest,Tiandong country adopts the strategy of key prevention and high-risk population control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of AIDS,which controls the transmission of AIDS to a certain degree but the incidence rate takes on an increasing trend,therefore,in the futu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Tiandong country must further enhance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related measures thus effectively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AIDS epidemic situation.
AIDS;Preventive control;Strategy
R7
A
1672-5654(2016)10(b)-0053-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9.053
韋群芳(1978.4-),女,壯族,廣西田東縣人,本科,共衛(wèi)生中級,主要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
(2016-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