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克佳
(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教育局 835300)
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實踐活動探討
佟克佳
(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教育局 835300)
實踐性是思想品德學科的基本特性之一,它是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并將初中學生逐步拓展的生活作為課程建設與實施的基礎,注重與社會實踐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豐富多樣的活動,在認識、體驗與實踐中促進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和發(fā)展。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實踐活動,強調(diào)思想品德教育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社會實踐相關聯(lián),在豐富多樣地實踐活動中,提升學生的境界,拓寬學生的視野,為學生多渠道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提供機會。
思想品德課;實踐活動;家庭實踐;學校實踐
如今的思想品德課早已摘掉了“講大道理,說條條框框,枯燥、乏味”的舊帽子,而是越來越具有活力,不僅形式多樣,而且更加新穎獨特,尤其以注重實踐活動的形式呈現(xiàn)于教學課堂中。
初中階段是人生觀教育、價值觀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關鍵階段,初中學生不滿足于單純書本知識的接受性學習,具有參與社會生活的愿望和一定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主動地參與社會生活,成為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培養(yǎng)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當今社會的發(fā)展,成為與時俱進的人。學生參加實踐活動,能夠促進他們對家庭、學校、社會的了解,實現(xiàn)書本知識和實踐知識的更好結(jié)合,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思想品德課的特點是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和綜合性。思想品德本質(zhì)上不是一套知識體系,而是致力于道德品質(zhì)和人文精神的習慣和養(yǎng)成的課程。實踐能夠增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也可以加強和鞏固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教師多引導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感悟、體驗,變封閉教學為開放教育,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的道德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道德高尚的人。
理論來源于實踐,并指導實踐,實踐是檢驗認識的唯一標準。首先,我們要明確實踐是學習知識理論的目的。當今社會復雜多變、競爭激烈,更要求很強的社會實踐能力。如果不明確這一點,就會偏離學習的根本目的,單純?yōu)榱苏莆諘局R,為了考試和分數(shù)而學,就可能導致“高分低能”或“混文憑”的結(jié)果。其次,實踐活動一方面使學生鞏固了課本知識,親身檢驗了書上理論的正誤;另一方面使學生學到課堂上、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提高了綜合能力,為學生品德外化提供了實際鍛煉的機會。
道德根本上是實踐的,它包括學習性的實踐,人際交往的實踐,社會公益性的實踐,自立自理的實踐等。開展實踐活動就是立足于社會,著眼于學校,致力于家庭。
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是我們的情感棲息地、娛樂天地和今后以發(fā)展的大本營,也是思想品德課開展實踐活動的場所。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實際,設計和組織學生開展家庭道德實踐活動,例如,讓學生回家給父母洗腳;安排學生在周六、周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回家與父母談一次心,并做好談心記錄和反思等,讓學生在自己的家庭實踐活動中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愛與被愛,為正確處理和化解親子關系中出現(xiàn)的種種矛盾奠定了情感基礎。家庭課程資源是豐富的、大量的,開放性的,通過具體的家庭實踐活動,使學生親自參與,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其在愉悅中增長知識,培養(yǎng)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
思想品德教學是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課堂是開放的,教學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可以是實踐探究活動、演講辯論、情境表演、主題班會等形式。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開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到合作與競爭之間的關系,團結(jié)、合作的重要性,團隊精神的價值;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消防疏散演練,從中體驗和感悟到生命的重要,進而去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組織學生參與誠信校園的建設,從而體驗到高尚品德的魅力,感悟出高尚情操的力量;實踐證明,豐富而有意義的思想品德實踐活動是深受學生們歡迎的,學生們喜歡參與并樂于參與,這本身就說明實踐活動的重要性。通過課堂實踐活動,使學生們在實踐中把從課堂上學到知識生活化、具體化,實現(xiàn)了理論與實際的高度統(tǒng)一和有機結(jié)合。
社會實踐活動是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重要渠道,是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及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能力素質(zhì)的有效途徑。社會調(diào)查是社會實踐活動課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一般包括準備、調(diào)查和總結(jié)三個階段,主要通過走訪、座談、問卷、觀察等方法,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從而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教育。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到社區(qū)敬老院打掃衛(wèi)生,把孝親敬長行為落到實處;帶領學生參觀烈士陵園,讓學生緬懷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學習他們的革命精神,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愛國情感;可以組織學生到基層人民法院參加庭審,讓學生感受法律的尊嚴與神圣,自覺遵紀守法,加強社會責任感;還可以開展社區(qū)活動,例如,組織學生到社區(qū)清理白色垃圾和小廣告,在實踐中體味勞動的快樂,明確保護環(huán)境的神圣職責。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思想品德課教學日益實踐化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我們應該立足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實際,把課堂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地實踐在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提高思想水平和思想品德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