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楠
北京物資學院校醫(yī)院,北京101149
預防醫(yī)學在麻疹預防中的應用
薛楠
北京物資學院校醫(yī)院,北京101149
麻疹是一種急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低齡兒童是其高發(fā)群體,多因患者感染麻疹病毒而發(fā)病。除了麻疹病本身之外,麻疹病毒還應有可能誘發(fā)其他疾病,如間質性肺炎、急性腦膜炎等。對于麻疹的預防來說,可以借助現代預防醫(yī)學手段來實現。該文試對預防醫(yī)學于麻疹預防中的應用進行具體研究與分析。
麻疹;預防醫(yī)學;現代預防手段;應用效果
麻疹即民間所謂的“出初兒”,原本是一種高發(fā)于低齡兒童的急性傳染病,然而近些年來,麻疹在發(fā)病上呈現出“大齡化”的發(fā)展趨勢[1]。一般而言,患者在感染麻疹病毒后不會馬上發(fā)病,而是經歷10 d左右的潛伏期之后逐漸出現流鼻涕、流淚、咳嗽以及發(fā)熱等癥狀,及至發(fā)熱癥狀出現的半周之后,患者將會出現紅色的斑丘疹,隨后將進入恢復期,待麻醉消退后患者可能在皮膚上遺留有棕色色素沉著或麥麩樣皮屑[2]。對于麻疹,臨床治療固然重要,但是對于麻疹,同樣需要做到有效的預防。
1.1 地區(qū)
在我國,各省在近年來均有典型的麻疹病例報告,但因不同區(qū)域間的病例發(fā)生狀況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可見并無持續(xù)性高發(fā)區(qū)域,麻疹在我國主要呈局部爆發(fā)狀態(tài)改與高度散發(fā)狀態(tài)以及二者并存的特殊狀態(tài)。據調查,瓊、桂、閩等東南沿海省份在2010年僅有不足100萬分之一的發(fā)病率,及至2011年我國上報麻疹病例報告的縣僅有1/2,僅有極少數的縣上報的麻疹病例超過10例[3]。這樣的狀況意味著麻疹在中國的發(fā)病趨勢不再是各省普遍高發(fā),而是部分省份的局部地區(qū)高發(fā)。
1.2 時間
麻疹這種疾病具有鮮明的流行季節(jié)與爆發(fā)高峰期,雖然在年份與地區(qū)上每年均有所變化,但是就季節(jié)與高峰期而言則比較穩(wěn)定,冬春兩季一直是其流行的季節(jié)高峰。據調查,自2005年起,我國的麻疹流行高峰期始終在3~5月份。當然,一些地區(qū)在不同于以上的時間暴發(fā)麻疹,因此可以說所有季節(jié)均有麻疹高發(fā)[4]。
1.3 流行周期
疫苗可以預防麻疹暴發(fā),因此在疫苗未被廣泛使用之前麻疹一直呈現著自然流行的狀態(tài),一般而言,城市流行1次麻疹的間隔時間為1~3年,鄉(xiāng)村流行1次麻疹的間隔時間為2~6年[5]。而在疫苗被推廣普及之后,這一流行周期不再穩(wěn)定、也不再具有典型特色,在一些得到較好免疫規(guī)劃的區(qū)域,麻疹甚至失去了這種典型周期。當然,在一些相對落后、預防接種普及性差的地區(qū),麻疹依然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規(guī)律,但是由于麻疹發(fā)病率顯著下降,所以所謂流行高峰幾乎是被“削平”了,若不進行數據分析,很難發(fā)現其具體流行周期。
1.4 年齡
從于湘熹的研究結果可知,自2008年起,我國麻疹發(fā)病率呈現出雙向位移的傾向,即月齡低于8個月的嬰兒、年齡高于15歲的青少年其麻疹發(fā)病率不斷升高,雖然5歲以下兒童依然是發(fā)病率最高的群體,但是20~30歲的青年也出現了發(fā)病高峰[6]。
1.5 職業(yè)
根據一項關于2008—2011年麻疹患者職業(yè)分布狀況的調查結果可知,2008—2009年,麻疹高發(fā)職業(yè)為散居兒童,其占比約為51%~65%,農民與學生緊隨其后。待到2010—2011年,散居兒童所占比例已經達到78.22%,學生和農民則一共占據了接近82%的發(fā)病比例[7]。
1.6 其他發(fā)展趨勢
關于個案流行病例的調查結果,2009年流動人口病例占比6.4%,2010年流動人口病例占比10.6%,2011年流動人口病例占比17.9%,可見流動人口在個案流行病例中呈現出不斷上升的發(fā)展趨勢;另外,大城市的流動人口非常多,有很多外籍人士,因此流動人口病例中約有50%以上為外籍人士,這些外籍病例已經成為另一個麻疹高發(fā)群體[8]。
1.7 免疫史
一般而言,月齡<8個月的嬰兒機體內具有母源抗體,若為其接種疫苗,其母源抗體將會對疫苗的免疫效果帶來干擾,因此免疫史調查均將月齡<8個月的嬰兒排除在外。而在所有月齡>8個月的患者中進行調查,可以發(fā)現免疫室不詳或無麻疹病毒免疫史的患者占比約為70%~80%,其余10%~20%的患者具有1~2劑的麻疹病毒免疫史。根據一項2011年的全國麻疹患者調查報告顯示,接近64%的麻疹患者為8~23個月齡的嬰兒,其中70%以上無麻疹病毒免疫史;據另一項2010年的全國麻疹患者調查報告顯示,在9月齡到1歲的患兒中,存在麻疹病毒免疫史的患兒尚不足30%[9]。
1.8 臨床特征
鑒于疫苗的出現,麻疹已經從當初的“每人患一次”“癥狀非常典型”“死亡率較高”變?yōu)楝F在的“輕型為主”“并發(fā)癥少見”“死亡率較低”,甚至可以說麻疹在當前已經處于“隱形感染”狀態(tài)。一般而言,存在麻疹病毒免疫史的兒童是輕型麻疹的高發(fā)群體,這些患兒發(fā)病后會出現發(fā)熱、皮疹等臨床表現,并且,發(fā)熱時間、出疹時間以及皮疹形態(tài)各有不同,臨床癥狀缺乏典型性,因此容易出現漏診、誤診結果,這無疑是不利于麻疹的早期控制。而在無存在麻疹病毒免疫史的兒童與成人之中,麻疹的發(fā)熱時間、出疹時間以及皮疹形態(tài)則比較典型,且成人的病情要比兒童重得多,其病程也更加漫長,可能發(fā)生中毒性肝損害、心肌炎、肺炎以及支氣管炎等并發(fā)癥,但是由于成年人的免疫能力較強,所以預后狀況普遍優(yōu)于兒童。
2.1 普及和加強疫苗的接種
根據國家既定的免疫程序,應為2歲以上的兒童接種2劑常規(guī)免疫疫苗,其接種率至少為95%。因此應努力實現“及時接種”“提高接種率”的基本工作目標。此外,還應做好地區(qū)普查工作,對于免疫空白地區(qū)與低接種率地區(qū),則要盡可能地普及疫苗接種,以消除存在的免疫空白[10]。對于月齡>8個月、年齡<歲的兒童來說,應為其強化免疫、查漏補種。在城市中,教育部門應密切配合衛(wèi)生部門,做好入托入學兒童的預防接種工作。此外,還可以根據不同地區(qū)的麻疹流行特點,針對重點人群給予相應的預防接種處理,如此可以形成一道人群免疫屏障,以免麻疹疫情大規(guī)模爆發(fā)。
2.2 加強對麻疹的監(jiān)控
我國衛(wèi)生部門正致力于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健全麻疹監(jiān)控網絡,試圖在各級地區(qū)間開展麻疹抽樣工作,以完善該監(jiān)控網絡在信息上的不足。在2012年,該監(jiān)控網絡協同基層醫(yī)療機構隊疑似病例采取了血清學檢測,通過省級實驗室的病原學監(jiān)測,實現了對麻疹病毒流行特征的全面掌握。
2.3 加強面對疫情的應急處理能力。
首先,針對聚集性麻疹病例,應該具有迅速反應能力,以最快的速度給予早期診斷,隨后加強對病例的管理,及時為周邊人群給予預防性接種,努力將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之內。其次,根據當地流行狀況提前儲備好足夠數量的疫苗,以免疫情暴發(fā)后疫苗不足而造成疫情蔓延。
麻疹作為一種傳染性疾病對于嬰幼兒有極大的危害,近年來這種疾病呈現出患者成年化的傾向,雖然其發(fā)病趨勢不再是全國范圍內高發(fā),而是個別省份的局部地區(qū)高發(fā),但是此病依然需要給予有效的預防。該文選擇現代預防醫(yī)學手段進行了研究,從理論和實例兩個方面證實了預防醫(yī)學確實在麻疹預防上有非常顯著的應用效果。
[1]孫精琴,鄭曉玲.優(yōu)質化護理在預防麻疹患者并發(fā)癥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31):242-243.
[2]陳姝,陳曉華,黃彥清.現代預防手段在麻疹預防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37(10):1384-1385.
[3]Zhu YH,Xu Q,Li XJ,et al.[Analysi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measles patients younger than 1 year old in Shandong province][J].Zhonghua yu fang yi xue za zhi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12,46(10):898-902.
[4]隋巧變,于雪麗.預防醫(yī)學在麻疹預防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7):249-250.
[5]于湘熹.我國麻疹流行病學特征及其消除策略[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4,41(18):3272-3274.
[6]朱麗杰.現代預防醫(yī)學預防麻疹的療效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10):13-14.
[7]Feng Y,Zhong SL,Xu CP,et al.[Variations on hemagglutinin gene of Zhejiang measles virus strains and differences with measles strains circulated both at home and abroad][J]. Zhonghua yu fang yi xue za zhi[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13,47(47):616-621.
[8]王嬌英.現代預防手段預防麻疹的療效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21):32-33.
[9]Maitani Y,Ishikawa H.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of vaccination policy against measles epidemic in Japan using an agetime two-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J].Environmental Health&Preventive Medicine,2012,17(1):34-43.
[10]韓軻.麻疹的預防與控制[J].華南預防醫(yī)學,2011,37(3):77-79.
Application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n Preventing Measles
XUE Nan
School Hospital of Beijing Wuzi University,Tongzhou,Beijing,101149 China
Measles is an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and it is strongly infectious,and the young children are the high-incidence group,and the disease occurs due to measles viruses infection,and the measles may cause other diseases such as chronic fibrous pneumonia and acute cerebral meningitis,and we can prevent the measles by using the modern prevention medical means,and the paper will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n preventing measles.
Measles;Preventive medicine;Modern preventive means;Application effect
R7
A
1672-5654(2016)12(c)-0052-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36.052
2016-09-25)
薛楠(1987.5-),女,吉林白城人,本科,醫(yī)師,研究方向:公共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