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陳香
(廣西來賓市第五中學 546100)
也談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提問藝術
零陳香
(廣西來賓市第五中學 546100)
新課程理念強調(diào)“教學是師生交往、相互探討的過程?!币虼苏n堂中師生間、學生間的動態(tài)信息交流就顯得十分必要,而有效的課堂提問方式就是實現(xiàn)這種動態(tài)信息交流的行之有效的的途徑之一。
初中;思想品德;提問;藝術
有效進行課堂提問,這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對啟發(fā)和推動學生積極思維,促進和加深理解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從而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F(xiàn)在筆者就結合自己的學習和實踐經(jīng)驗,談談筆者對這一問題的粗淺的看法,請大家指正。
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往往容易出現(xiàn)過多提問、包辦問題、問題思路單一的情況,因此,教師要積極重視并解決掉這些問題,才能使得教學提問的藝術更上一層樓。
1.1 課堂提問不能過多。在思想思想品德課中,以提出問題導入新課,全部以提出問題的方式講授新課,最后以提問結束整堂課,好像是問題提得天衣無縫,也得到了學生的正確答案。由于教師以過度提問的方式傳授的新知,教師成了課堂表演的主角,教育教學活動也就成了老套的"填鴨式"教學,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的嚴重的依賴性,沒有教師的問題就無法學習,結果是學生問題意識的喪失。
1.2 教師提問不能包辦。教師提出問題過于簡單,問題沒有新穎性,學生幾乎不用深思都能回答,課堂提問就成了形式失去了提問的意義。只有問題得當,才能抓住學生的心,才能夠維持其注意力始終處在較高水平,使其產(chǎn)生探究的欲望,迸發(fā)出學習的熱情。有些老師自己提出問題自己隨口回答問題,沒有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課堂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突出出來。
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促使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與新的理論知識體系發(fā)生激烈碰撞,使學生在問題中解決問題、矛盾中處理矛盾,檢驗自己過去的行為或他人的做法是否得當,應如何作出新的調(diào)整,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不考慮學生的思想道德認知水平。
1.3 提出問題要多樣化。要求學生朝某一特定的方向去思考,答案固定、方向單一,或要求學生回憶所學知識,憑記憶便可作答,容易限制思維想象的空間。而開放型、思考性問題,要求朝不同的方向思考,有大量的不同答案,或根本就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通過判斷推理后,使學生有正確的評價,豐富其道德情感,做到言行一致。
2.1 提問要體現(xiàn)層次性。問題猶如山峰,坡度太陡,無法攀登:坡度太緩,也會使人喪失攀登的興趣。提問應設置合理的坡度,這既是考慮學生思維的特點,也是為了貫徹素質(zhì)教育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根據(jù)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的認識規(guī)律,提問要注意圍繞一個中心,層層深入地提出一系列問題,使學生的認識逐步深入。先易后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個臺階地引入求知的高度。
2.2 提問要體現(xiàn)互動性和探究性。課堂提問要有互動,高質(zhì)量的教師提問能激發(fā)學生的疑問、追問、深問。美國的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鼻擅畹奶釂栆欢軉⒌蠈W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想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從課堂的反映中看出這種提問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主動思考有利于探究學習,這種提問應該成為課堂提問的發(fā)展趨向。
2.3 問題要有坡度,具有層遞性。對于教材中的難點,咱們?nèi)绾喂タ四??可以設置合理的坡度。這既是考慮學生思維的特點,也是為了貫徹素質(zhì)教育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所謂坡度,就是在提問時,做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層層遞進,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個臺階地引入求知的高度。
此時,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問要適時、適人,將簡單的問題留給基礎差的學生,將難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留給基礎好的學生。教師提問后,對學生的回答,教師要有呼應,學生回答對的應加以肯定,給予鼓勵;錯的應予以指導,不完整的予以補充,有獨到見解的應加以贊揚。這樣才能發(fā)揮提問的重要作用,讓更多的學生廣泛參與,起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新授課時學生的思維興奮度不夠,注意力不夠集中,要注重問題的幽默性和趣味性,讓學生在回憶已有的生活經(jīng)歷和已經(jīng)學習過的知識的過程中進入新課的學習,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集中注意力。在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第一課第一框《新學校 新同學》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談談新學期的新鮮事以及新學期的感受時。學生大都回答層面較淺,同時我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在進入新的環(huán)境時,由于不適應環(huán)境還會產(chǎn)生許多消極情緒,從而難以投入到課堂。于是我把原來的預設搬出來,給學生一個適度的坡。讓生活走進課堂,“初一新生報到了,我們班的兩名同學,在注冊那天就給班主任留下了較深的印象。一個是小紅,升學成績名列前茅,但是不大理睬人;另一個是小剛,雖然成績普通,但是特別的開朗,對同學老師和周圍的事物都充滿了熱情和期待?!贝藭r,我提出一個問題:你來到了這個學校學習,是像小紅那樣開心?還是像小剛那樣郁悶?這個問題緊緊的抓住了這兩類群體的學生的心理,激發(fā)了他們聽課的興趣,從而令下面的課堂提問更加順利,也使得同學們對《新學校新同學》這一個課中的“新”字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這個新不光是校園環(huán)境的新、課程的新等一些外在的新,更多的是知識的新、人際關系的新、以及機遇和挑戰(zhàn)的新。由此為下一節(jié)課的珍惜新的起點打下了一個基礎。
思想品德課從性質(zhì)上來說,是一門極具時代性的課程。除了對于學生基本價值觀判斷的形成具有關鍵作用之外,也是學生了解社會、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思想品德課程內(nèi)容是豐富多彩的,結合初中生普遍的年齡性格特點,該群體對于新事物的需求和接受能力都處于頂峰狀態(tài),因此思想品德課上的提問,如果給予初中生新的知識與想法,能夠引導他們進行有效思考,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在課堂提問中可以結合章節(jié)重點,引用最新的社會事件提問,利用最新的社會熱點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思考。例如在講“尊重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時,可以從“某大學保潔員吃剩飯”的熱點新聞切入,先讓學生一起觀看新聞,然后提問學生對于這則新聞發(fā)表看法,自然引導學生切入教學重點。而且以社會熱點提問學生,能夠使學生學以致用,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將所學知識運用于日常的生活思考當中。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主動收集相契合的社會現(xiàn)實和社會熱點,在課堂中與同學分享,激發(fā)他們的參與意識,促使他們主動提出問題。只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才能引起學生心理共鳴,才能使他們講思想品德課與自身緊密結合,激發(fā)學生探求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新的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科學實驗和技能而已,而提出一個問題,一個新的可能性以及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都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在課堂中,因為恰當運用提問藝術對學生興趣和思維的激發(fā),以及良好的課堂互動交流的氛圍,學生會思如泉涌,口若懸河,問題的答案也更加豐富多彩,爭論異常激烈,產(chǎn)生了許多我們意料之外的驚喜,有的也許偏激,但很多卻是對問題從縱深延展所產(chǎn)生的璀璨的思想光芒。教師能不能準確地抓住這些生成性的資源,將課堂的效果升華;同時在這種多向互動且開放的狀態(tài)中刺激學生發(fā)現(xiàn)與提出新問題、探討與解決新問題。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值得我們敏銳地去捕捉和開發(fā)。
當學生回答問題之后,我們教師應該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效果給予恰當?shù)脑u價。如果學生的回答比較準確或有自己的獨特觀點,教師不妨直接采納或給予肯定,以增強學生的信心和成就感。如果回答得不夠準確或完全錯誤,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千萬不能為了趕時間求得正確答案,接二連三地提問其他學生,因為隨著學生一個個站起來坐下去,課堂氣氛會變得比較緊張。退一步來講,學生就是回答不出來,教師也應注意給學生留一點余地。如在提問時,也許學生一下子回答不了或者回答不完整,教師可以說:“你先坐下,請再好好想想”“請另外同學幫幫忙”“哪位同學愿意幫忙回答這個問題”……這樣既可以消除緊張氣氛, 更能讓學生在快樂中盡情地學,同時也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去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有足夠的勇氣迎接挑戰(zhàn),迎接每一節(jié)課。
我們有不少教師都有一個通病,對“表現(xiàn)不太好”的學生,很少提問他們,而對那些學習比較好的學生,會經(jīng)常地去提問他們。這樣會挫傷個別后進生的積極性。由于學生能力水平確實有差異,我們可以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難度的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前蘇聯(lián)教育家巴拉諾夫曾說:“對兒童教學與教育的成績,決定于老師對他們差異的估計程度。”因此,我經(jīng)常以組以列為單位進行火車式的提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從中受到更多的鼓舞。所以我們在提問時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讓他們相信“我能行”,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的課堂提問,是思維的起點,也是思維的動力,一定要注重其有效性。優(yōu)秀的教師總是善于在課堂上運用“提問”來啟迪學生的心智,引導學生獲得知識。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每一位教師都要尊重和遵從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的思維特點,高度重視課堂提問的重要意義,開闊學生的思路,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感情,促進課堂教學的和諧發(fā)展。
[1]毛飛剛.《初中思想品德課活動教學有效性的思考》中小學文科教學2007.4
[2]鞠文燦.《中學思想品德課程與教學論》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6
[3]毛多寬.《新課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政史交流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