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敏
遼寧大學,遼寧 沈陽 110136
?
從《遠大前程》看狄更斯的婚戀觀
孫亞敏*
遼寧大學,遼寧沈陽110136
摘要:查爾斯·狄更斯是英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遠大前程》是他文學生涯后期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通過《遠大前程》來解讀狄更斯婚戀觀并淺析其形成原因,肯定其對傳統(tǒng)的突破以及不足之處。從而加深人們對作品和狄更斯婚戀觀的了解,幫助年輕人樹立正確的婚戀觀,找到自己在愛情或婚姻中的位置,進而擁有幸福美滿的生活。
關(guān)鍵詞:狄更斯;《遠大前程》;婚戀觀
狄更斯是英國著名的文學巨匠,他一生筆耕不輟,寫下了眾多不朽之作。《遠大前程》創(chuàng)作于他文學生涯后期,不僅描寫了主人公匹普遠大前程的破滅,同時還描繪了眾多人物婚姻愛情生活的破滅,從而可以看出作者對愛情婚姻的看法與追求。本文通過分析《遠大前程》中幾對婚姻與戀情來解讀狄更斯婚戀觀,然后從維多利亞時代主流的婚戀觀、父權(quán)制的影響、作者感情生活三個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最后肯定其對傳統(tǒng)的突破,并看到局限性。
一、狄更斯婚戀觀的內(nèi)容
(一)圓滿愛情與婚姻的重要因素
愛情是婚戀中的重要因素,如果沒有愛情,婚姻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小說中的郝薇香小姐有一段不幸的婚姻,盡管她很富有卻終日活在孤獨和后悔中。通讀小說,我們可以知道愛情的缺失導致了她的不幸。因為在婚禮上新郎并未出現(xiàn)且“人們都說是郝薇香小姐同父異母的弟弟亞瑟與康培生(新郎)勾結(jié)合伙騙取了郝薇香小姐的錢財,可能因為亞瑟嫉妒郝薇香小姐得到了父親留下的大部分財產(chǎn)”。從一開始她的婚姻就是一場騙局,真愛從未出現(xiàn)過,她終于在婚禮上意識到這一點卻為時已晚。所有這些使她成為一個冷酷無情而古怪的女人??傊瑳]有真愛的婚姻注定是悲劇。
理解和溝通也很重要,如果缺少了這一要素,戀人們也不會幸福。喬夫婦是小說中出現(xiàn)最早的一對婚姻,從第二章我們可以得知在喬的婚姻中,喬夫人掌控著整個家庭。第四章中描述道“當客人來做客時,喬的地位和影響就更加弱小”。由此可見,喬在家庭中被當成小孩子一樣對待,沒有一點地位,然而并不反抗。原來喬的母親在婚姻中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所以他發(fā)誓要善待女人。因此他們的婚姻建立在家庭責任之上,夫妻之間缺乏甚至沒有交流和溝通是不會幸福的。
金錢是幸福婚戀的物質(zhì)基礎,這一要素在小說中赫伯特和克萊爾小姐的婚姻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他曾告訴匹普:“我們彼此相愛但是現(xiàn)在我們必須保密。因為我沒有足夠的錢娶她。一旦開始經(jīng)營輪船保險公司我就馬上和她結(jié)婚”。由此可見沒有物質(zhì)基礎的支持,盡管彼此相愛,他也不能娶到心愛的姑娘。最后他終于如愿以償很大程度上因為他有了足夠的錢。物質(zhì)支持在他的婚姻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匹普和艾絲黛拉是一對命運多舛的戀人,無疑他們是相愛的,但是他們之間存在很多問題。艾絲黛拉愛匹普,否則她也不會到倫敦后讓匹普而非別的追求者陪她,匹普也仍然愛她,但是只有愛情是不夠的,他們不僅缺乏理解與溝通,還沒有金錢作支撐,因此他們也沒能得到幸福??傊?,愛情、理解和溝通以及金錢是完美婚戀的重要因素,任一因素的缺失都會導致不幸。而《遠大前程》中的婚姻與戀情之所以不幸福,都是因為沒有同時具備這三個因素。
(二)男女有“別”
《遠大前程》中充斥著男女有“別”的味道,似乎地位是衡量婚戀是否幸福的一個標準。之前就提到喬在家庭中沒有地位,喬夫人掌控著整個家庭,這似乎與當時的傳統(tǒng)背道而馳,所以即使她履行了自己身為女人的職責,她也沒有得到幸福。因為她不符合當時備受推崇的家庭天使的女性形象。由此可見,狄更斯內(nèi)心深處還是認為男性應該在婚戀中占據(jù)主導地位。
男女在婚戀中的職責也不同,或許職責是另一衡量標準。在維多利亞時期,男性優(yōu)于女性且女性應放棄工作回歸家庭做主婦,而男性天生屬于社會且擁有地位和掙錢的能力。匹普和艾絲黛拉相愛,因此他想成為紳士賺更多的錢,而愛情還不足以使艾絲黛拉放下身段,她仍然游走在不同的男性之間。他們的戀情是不幸的,因為她不符合時代和狄更斯對女性的要求。
狄更斯并不歧視女性,但受時代的影響他有時會下意識的在作品中把女性置于男性之下,認為女性應放棄追求回歸家庭并依附于男性。
二、狄更斯婚戀觀的形成原因
文學創(chuàng)作反映社會生活,狄更斯善于觀察沉于思考,他的作品或多或少會受時代的影響。這一時期工業(yè)革命蓬勃發(fā)展,社會結(jié)構(gòu)和家庭結(jié)構(gòu)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新興的中產(chǎn)階級對女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女性開始回歸家庭,為家庭犧牲自己的自由和個性,男性則屬于社會并出外賺錢養(yǎng)家。維多利亞時期的婚戀觀在狄更斯的小說中就有所體現(xiàn)。
這一時期資本主義高速發(fā)展,男性在經(jīng)濟上比女性更占優(yōu)勢,長此以往父權(quán)制社會建立起來了。狄更斯婚戀觀不僅受社會大背景的影響,即資本主義的本質(zhì)父權(quán)制的影響,又受他本人感情經(jīng)歷的影響。父權(quán)制社會即男性占主導地位的社會,其本質(zhì)是男性優(yōu)于女性,是家庭的核心。這一點在《遠大前程》中從反面體現(xiàn)出來了,例如喬夫人的婚姻并不幸福,雖然她控制著整個家庭,原因可能是她不符合父權(quán)制社會的要求,也不被狄更斯所認同。誠然狄更斯不歧視女性,甚至可以說他尊重女性。但在那個社會,他很難不受父權(quán)制的影響。
狄更斯感情生活豐富多彩且直接影響他的婚戀觀。文學創(chuàng)作源于生活,他能從感情經(jīng)歷中汲取靈感。他身邊除了家人外有很多女性,在小說中也能看到她們的影子。狄更斯的初戀瑪麗亞是一位銀行家的女兒,他愛她卻因沒錢沒地位而最終不了了之,這為他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來源。小說中的艾絲黛拉就是她的縮影,而匹普就是作者本人的象征,可以認為這是他紀念初戀的一種方式。他在與凱瑟琳結(jié)婚后創(chuàng)作了許多好作品,但他們的婚姻以失敗告終。妻子不符合他的要求,他便在小說中創(chuàng)造了完美妻子的形象,小說中的畢蒂就是這樣一位“家庭天使”,她在婚后盡心打理家庭并全力支持喬的事業(yè),所以她為狄更斯所欣賞。
三、狄更斯婚戀觀的意義
狄更斯的婚戀觀在當時很進步,他認為愛情,理解和物質(zhì)支持是完美婚戀的重要因素。他并不歧視女性,反而欣賞能盡心打理家庭并支持丈夫事業(yè)的女性。在《遠大前程》中他用了很多文字描述喬和畢蒂工作的場面,畢蒂甚至教喬寫字。字里行間流露出作家對這類女性的贊美。這在當時是一個重大突破,或許作者本人都沒有意識到。因為當時的價值觀認為女性獲得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徑就是找到一位理想丈夫,但女性沒有自由戀愛的權(quán)利,甚至會因為金錢嫁給不愛的人。狄更斯能贊美女性并認為她們是有能力的,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應予以肯定。
作為維多利亞時期中產(chǎn)階級的代表人物,他的婚戀觀不可避免的受社會風氣的影響。他認為男女有“別”在小說中有跡可循。郝薇香小姐在婚禮上被未婚夫拋棄使她失去理智,因此她養(yǎng)大艾絲黛拉并把她作為工具來報復男人,她自己的生活也毀了。同樣是失戀匹普就理智多了,并通過努力取得了成功。從這一點來看狄更斯認為男性在困難面前比女性有能力。女性屬于家庭男性屬于社會,女性應為丈夫服務。狄更斯的性別意識和感情經(jīng)歷既成就了其婚戀觀又限制了其婚戀觀。因此我們應客觀看待,肯定其對傳統(tǒng)的突破并看到不足之處,趨利避害。
四、結(jié)語
從《遠大前程》中可以看出狄更斯的婚戀觀具有兩面性。作為作家他的觀點有很大的進步,但作為男性他還是認為女性不如男性,女人應犧牲個性與自由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yè),所以他的作品打上了時代的烙印。當然瑕不掩瑜,狄更斯仍然是一位偉大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查爾斯·狄更斯著,王科一譯.遠大前程[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2]鄧鋁.女性主義視角下的狄更斯婚戀觀[D].湖南師范大學,2011(05).
[3]郭榮.論遠大前程中狄更斯的男性意識[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11).
[4]李迎新.從狄更斯的愛情婚姻經(jīng)歷看其創(chuàng)作[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01).
[5]劉芳.論遠大前程中的婚姻觀[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02).
中圖分類號:I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03-0150-02
*作者簡介:孫亞敏(1991-),女,河南駐馬店人,漢族,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