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乃運
第五天早晨7:00鐘“京和號”旅游專列到新疆喀什。7點多鐘的北京天已經(jīng)亮得再也找不到一絲夜影了,而此時的喀什卻還是黑夜,街上亮著路燈,靜靜的,看不到什么人走動,也少有車輛。去用早餐的大飯店,大門內一側的高樓直聳在清寂的冷空中,瑟瑟發(fā)抖。除了我們一行,庭院和樓里看不到還有什么人。早餐匆匆吃了些就準備上路了,目的地是喀拉庫里湖,年老和身體不是太好的人被勸說不要去,留下來有車安排在城里游玩,但響應的沒有幾個,連八十幾歲的一對兒老夫妻都不肯示弱。是感受不到高海拔威脅的盲目自信,還是帕米爾高原上不凍湖泊的神秘誘惑力使人不忍放棄?
上帝關上門后必會打開一扇窗
幾乎全部行程都是山路。一路不寂寞,一是沿途的景勾著人看,一是導游古麗把游覽的路程至少說了三遍,而且都和海拔連在一起:喀什,海拔1280米;入山的車接受檢查的地方,海拔1880米;邊防檢查站,海拔2560米;流沙河白沙山,海拔3200米;目的地,海拔3680米。也許,對于來自內地、來自平原地區(qū)、易患高原反應恐懼癥的游客來說,報海拔高度是必須的,在她的導游經(jīng)歷中,她經(jīng)常被問,且被問得煩不勝煩。古麗像個假小子,普通話說得極好,就是北京的兒話音拿捏得不準。她說她是少數(shù)民族,卻有漢姓,姓蔡,但又要大家不要叫她蔡導或小蔡,而要叫她古麗——花兒的意思。她說,我可能不漂亮,但叫叫就叫漂亮了。
喀什被古麗稱為古絲綢之路上的大驛站。她介紹喀什,和書本和資料上的喀什完全不一樣,她善顛覆你對新疆的傳統(tǒng)認知來夸贊喀什,如大又甜的哈蜜瓜不產在哈蜜;和田玉最大的市場不在和田;北疆養(yǎng)羊,南疆養(yǎng)人;山上不長樹,地上不長草,長出來的全是精華……如此等等。她還善用哲理性語言和心靈雞湯,如自知無知為有知;靈魂和腳步一定要有一個在路上……上帝關上了門必定會打開一扇窗就是她的哲理性箴言之一。
一天游罷,我對古麗的這句話理解得太深刻了??瓗炖锖芯褪巧系鄞蜷_的一扇窗??κ驳穆糜吸c豐富到幾句話根本說不清,全沒安排,卻安排了中巴邊境路上一座湖。
一天的行程被描述得緊張、艱難而充滿神秘感:全程198公里,來回近400公里,山中幾乎全是石子路,很顛,公路是通往巴基斯坦的公路,在修,在大修,用不上,時間沒有保證;途中沒有飲食補給地,沒有餐廳,因此只能帶便餐來解決午餐問題;水源受到保護,有水的地方全不能隨地“唱歌”……
路邊的景色古麗隨時指給大家看。路過了一個村或是一個鄉(xiāng)的長街,車停了下來,不是為了解決“唱歌”問題,而是這里的早市食品太誘人。支著棚子的餐飲店前有賣各種水果的長攤,有現(xiàn)炒現(xiàn)賣手抓飯的,還有賣烤馕的。我最后悔的一件事是當時只買了兩個窩窩馕。古麗告訴我們,新疆的烤馕是披薩的老祖宗的老祖宗,分好多種,餅馕、窩窩馕、芝麻窩窩馕。吃法嘛,可以熱吃,可以泡著奶茶或熱湯吃。她就沒有告訴餅馕在新疆到處都可以買到,而窩窩馕則未必。我要知道它不好買,我會買它一整筐。不貴,1元一個,北京一個燒餅的價,卻比燒餅大且厚,圓滾滾的一個小面包似的,味道香極了,濃濃的麥香里還有一種奶香,什么面包都不如它好吃,干了以后的那種筋道透出的香甜更饞人。我是在路上嘗的第一口,過了兩天再吃,發(fā)現(xiàn)餅馕都無法和它比,想買,卻再難相遇了。
古麗指給我們看窗外雪山的時候那個角度好極了,路面有點陳舊,兩旁是翡翠色的樹林,有黃有綠,一片坦蕩的并不覺荒涼的土地;遠處,雪山如蓋。雪山并不顯高,凜寒雪韻和著秋色凝成的風光帶有一種無法言說的美,要是自駕車,肯定會停下來用相機狂拍一氣,問題是這是十幾輛大巴車的旅游團隊集體行動。遺憾著那雪山美景從眼前掠過,隱匿,再出現(xiàn),再隱匿。最遺憾的是紅石山景。古麗說,喀什也有火焰山時我已深深期待著它了。我喜歡看顏色特異的沙灘和巖石,覺得那是老天爺并不慷慨的饋贈,抓住機遇就不要輕易放過。車在入山之前又停了一次,是車進山走手續(xù),接受檢查。再往下走不一會兒,喀什的火焰山出現(xiàn)了,好紅的山啊,忽而橫在前面,忽而貼窗擦過,道路貼著紅山蜿蜒,視野開闊起來時發(fā)現(xiàn)車竟在紅山的包圍中,這是個寬闊的峽谷,江面平展,水流卻洶涌,嶙峋嵯峨皺褶密布而顯得老邁的紅山就像已冷卻但絕不甘激情泯滅的巖漿。多盼望大巴車就在這里停下來啊!江流和紅山組合的畫面壯觀得令人咋舌,且十分稀有,立水畔仰望紅色大峽谷,你會覺得頃刻間自己就有變?yōu)槔畎住⒍鸥Φ目赡?。但這只是幾秒最多幾分鐘的夢幻,鼓蕩起激情的畫面隨著車行的速度很快變換,當另一組讓人心動的畫面從眼前掠過時,夢幻破滅得更快,這回是視界、路面、車速聯(lián)手做殺手,真是一瞬間便讓壯景秀景奇景消失。我卻極力想讓它變?yōu)橛篮?,刻在記憶里。是車過一座橋時發(fā)現(xiàn)的,有一條支流向橋這邊流過來,流向主峽谷中的江流,水面并不窄,有一道大灣,灣灘曲折,紅石星布于灣灘上,綠色黃色橙色白色的高荊偎石面江面高崖而布,江南水韻的浪漫小情調卻是由紅石紅崖做底襯,剛性豪烈的大峽谷中生出柔婉旖旎的韻致,你真想約李清照同行,聽她來一首。
車停了,卻停在了距此至少300米的地方。那是這條旅游線上惟一的旅游團隊的游客能夠續(xù)續(xù)開水、正規(guī)解決一下“唱歌”問題的地方,不知能停留多長時間,我壯了幾回膽都沒敢跑回到橋畔紅山那邊去。
怪異的高原沙山與流沙河
《西游記》中的故事是虛構的故事,《西游記》中的人物是虛構的人物,然其中的唐僧確是有原型的,而這個原型的西行印度取經(jīng)經(jīng)歷,促生了《西游記》。
小說《西游記》并不是原創(chuàng),是在民間創(chuàng)作基礎上的整理、改編、再創(chuàng)作,不說福建一代有比《西游記》成書更早的孫悟空故事話本,就是河西走廊古寺廟中的西游記題材壁畫,也早于《西游記》成書的年代。唐僧的原型玄奘是偷跑出玉門關的,到過今吐魯番縣境的高昌王城,到過帕米爾高原的蔥嶺,到過鐵門關,到過阿富汗,到過巴基斯坦,在通往巴基斯坦必經(jīng)之路的蓋孜河大峽谷中,導游古麗說《西游記》、說唐僧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何況這里有“火焰山”。但她死死咬住這里有流沙河,卻讓人覺得她大有把《西游記》故事原創(chuàng)地大挪移到喀什來的雄心壯志。
故事是人編的,天然之河得實實在在,莫須有肯定不行。我們的旅游大巴沿著蓋孜河在峽谷中一路向上顛簸。原有的平整的柏油公路確實在修,不是小修,是大修,紅石山漸行漸遠,沒了蹤跡,開山的痕跡,凌亂的碎石,篩過后堆起的沙丘卻到處都是,一路隨行。山是灰色的,車輪卷起的沙塵更是灰色的。不是沒景可看,蓋孜河永遠都是一道景,它忽而在左,忽而在右,忽而與路平行,忽而跌到路旁下切的深谷里。在深谷里的蓋孜河最壯美,高崖大壁湍湍激流都在腳下,崖頂上或下谷中的河床間有窄窄的綠洲,因植被不茂厚而格外顯出勃勃生機。大峽谷的坡腳巖壁上隱隱見的起伏小道被稱為唐僧小道,說歷史上的絲綢之路就是這樣的小道,唐僧取經(jīng)從這條小道上走,各國來往的商隊、使節(jié)也從這條小道上走。河畔上有巨石,說石間鑿屋,屋可住人,住二三十人,這石堡便是大峽谷古絲路上的驛站。隔得遙遠,看不真切,由不真切而成為深切的誘惑,想象著它的真容。雪山不再遙遠了,向陽的一面因日光的熾射在融化,背陰的一面鎖坡封頂?shù)噩摑嵆鏊匕}。終于,見到白沙山了,真的是白沙山,感覺上比細羅篩出的沙還細,山腳極為怪異,形貌奇特,一條寬闊的清水河傍依著它,纏繞著它,古麗興奮地告訴我們,這就是流沙河!
不幸,我看到了一條攔河壩,壩上有字:布侖口水庫。
已是正午了,從早晨折騰到現(xiàn)在已六七個小時。午餐、休息、看景就在這里,但我們的車沒有馬上進入停車場,河畔有兩個停車場,最近的停車場已被先到的幾輛兄弟大巴占領,而到下一個停車場還要開上一段路。最好的沙山之景與我們失之交臂,我這么覺著。
車停下來,人們迫不及待地向河邊走去。不,還是說湖吧。水庫水面的寬闊度,是絕大多數(shù)河流的河面難以比肩的,何況是在帕米爾高原上。真正的高峽平湖??!水面上波瀾不興,三面的邊際或映著雪山或映著沙山的倒影,它的顏色是乳藍的,遠看稍有些渾濁,近到水邊才知它清清亮亮,一塵不染。都是細白細白的沙山鬧的,它執(zhí)著地給清純的水顏涂抹著自己的素色,讓水難以孤芳,藍天也因沙山的這種偏執(zhí)而斂容,清清淡淡出靜默的縞容。這和《西游記》中沙和尚的形象差得很遠,唯有了“京和號”專列旅游團的老頭老太太和姑娘們的熱情入懷,這一卷畫面才去除了單調,有了多彩的亮色和生動?,F(xiàn)今的人們,可是什么顏色的衣服都敢穿哦,何況還有不少女性是舞著多彩的紗巾擺著造型在水前搔首弄姿呢!
其實,所謂沙河就是蓋孜河兩河相交處的那段。這里是天山與昆侖山的分野,沙山一側的雪山屬于天山山脈,而沙河和傍河的公路這邊則為昆侖山的領地了。很多游客,離開了沙山和沙湖很久才突然想到這沙山是怎么來的。是大漠之沙移來的?那沙漠在哪?是山石被風雨蝕化形成的?為什么沙會那么細,細如面粉,而周圍的山石卻依然粗礪?
奇特怪異的高原沙山??!
會變臉的喀拉庫里湖
蓋孜大峽谷的最終旅游目的地并不是沙河,而是喀拉庫里湖。
是道路已變得好走而且確實不是很長?是烤馕、黃瓜、香蕉和雞蛋慰問了肚腸心里安逸?還是神思被對沙山沙河勝景的回味絕對占據(jù)?反正,不知不覺就到了目的地。路在高坡上,沿坡有白色的氈房、石砌的屋舍、羊圈向坡下依次錯落著鋪展,小村莊似的一片,旅游大巴車擇空停放在路旁或氈房周圍。居高而望,雪山和一泓長湖盡在足下了,一覽盆地小的感覺,人群在向湖邊涌動,如同彩流。那湖就該是喀拉庫里湖了,而雪山呢?
開始并沒有特別的激動,崇偉感是產生在仰望中而不是俯視下,讓人心動的反而是氈房。帕米爾高原上的氈房??!民族風情的誘惑力也是很大的。但當你走下高坡走到洼地走近湖畔時,感覺立即就不一樣了,震撼感、敬畏感油然而生。湖水是清澈的,和北京深山峽谷中的潭水沒什么兩樣,只是感覺淺而已,而它的面積卻在放大,放大到直到雪山的山腳,而雪山竟承受不住這熱情的擁圍,幻化出另一個等身的自己一頭扎進湖里,與湖融為一體,并盡可能地向地心延伸,于是拔聳于半空的雪山和在湖中深鉆于地下的雪山就成為豎向的坐標,宏闊到山際線的喀拉庫里湖的整體深度就連想都不敢想了。雪山,慕士塔格峰的海拔可是7000多米哪!你能不敬畏這片湖嗎?所以,這湖再清亮澄澈,你都不好用媚秀之類的詞來形容。
當然,這只是一種錯覺,它的實際水深只有30多米,而面積——對不起,它的實際面積是10平方公里。錯覺是雙向的,它收進你眼里的,再大,也遠沒有它實際上的那么大,是帕米爾高原在這里太空曠,湖周圍缺少太近而足夠尺度的參照的參照物的原因吧!望山跑死馬,在這里,望湖也是跑死馬的。
喀拉庫里湖是雙湖,這是站在湖的一側望上去望不到的。你沒住在這里,你沒經(jīng)歷過它的旦夕晴昏,還會有一樣看不到,那就是它的神奇色變。它是一個變色湖,清晨,遠天一抹霞光,湖水便已格外絢麗。它不是太過包容,什么色彩和景象都敏銳地吸納,而是深諳巧妝之道,懂得如何利用任何一點光色,提升并彰顯自己的顏值。晴空晌日時,它碧清凈潔著自已,像明鏡一樣把皚皚雪山、悠悠白云擁攬入懷,讓它們豐盈自己的顏容,添足自己的魅力。它也有慍怒的時候,烏云起時,它一臉的灰暗,像曠夜深邃幽冥的大海,黑出恐怖驚悚讓你看。喀拉庫里,在新疆柯爾克孜語里就是黑水湖的意思。這座隨時都會變臉的黑水湖是名副其實的天池、天下最高的湖泊之一。我們無法體驗它最讓人恐懼的一面,無法欣賞它最多彩最絢麗的顏容,我們只是在天氣晴好的午間來它府上短暫拜訪的賓客,它也沒虧待我們,向我們展示了它特色美好的一面:雪山麗水相映相照的景觀。我們到來的這個時間,顯然不是柯爾克孜人牧場最美好的季節(jié),湖水邊際的草不是發(fā)紅就是枯黃,濕地的土已凍結變硬,但湖岸無人處卻有水鳥,周圍的灘地硬石板上,滿是紅色蘚類用軀體書寫的花紋。
與喀拉庫里湖互映共輝的雪山有三座:慕士塔格峰、公格爾峰、公格爾九別峰。有人形容三峰如擎天玉柱,但我卻覺得如雄踞玉龍,視角的原因吧,柱的感覺不深,綿連的印象卻很強烈。慕士塔格峰海拔7509米,公格爾峰與慕土塔格峰遙遙相對,海拔是7649米,公格爾九別峰海拔為7530米。這兩峰分別是昆侖山的最高峰和次高峰,高度都是在慕士塔格峰之上的,卻不知為何慕士塔格峰被稱為冰山之父。是站在湖的這邊看慕士塔格峰最高?距離的遠近也會造成視覺的誤差。這三峰是常年積雪的,地形復雜,為登山運動員所鐘愛,融化的積雪,成為蓋孜河水的一部分。時間安排得過于緊湊,想多換幾個角度細看,未能太如愿。不過也算是比較滿足了?;爻虝r,因為方位的變換,比來時更清楚地看清了蓋孜河,河床和河水不斷變換的形貌無一不楚楚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