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云
貴州財經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
淺析勞動法學在高校課程中的重要性
夏曉云
貴州財經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本文主要以貴州財經大學現(xiàn)階段開設的法律課程情況為基礎,根據(jù)大學生掌握和運用勞動法知識的水平現(xiàn)狀,闡明勞動法學開設的重要性,并從提升學科地位和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兩個方面提出方案,以期能有助于提升勞動法學在高校法學教育中的地位。
勞動法學;案例教學;實踐教學
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fā)展和諧穩(wěn)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我國勞務人口眾多,根據(jù)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2016年4月20日中國大陸人口為137349萬人,從官方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我國屬于人口密集切勞務充沛的國家。我國建國至今67年,建國時間較短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在擁有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shù)之下,我國的勞務關系也衍生出了很多復雜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國國體發(fā)展重點偏移于民生、經濟,法律建設相對滯后。自黨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以來,我國的法律建設也迎來了春天。隨著社會各界對法律的關注程度提高,高校學生的勞動法律關系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議題之一,如何幫助高校學生在兼職或就業(yè)的過程中合法維護自身權益,法律必然是一個強有力的工具,因此將勞動法學課程在高校的通識任選課中開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貴州財經大學勞動法學相關課程開設現(xiàn)狀
貴州財經大學是一所以經濟管理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現(xiàn)階段開設的要求全校學生參與的法律類課程包括通識限選課《法學概論》和學科共同必修課《經濟法》。在這兩門法律類課程當中,由于勞動法課程的內容幾乎沒有編入教材,因此任課教師也很少在課程教學中涉及勞動法的內容。全校的公共選修課《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由于學生們并不了解和重視,因此選修的同學也并不多。此外,雖然學校已開設畢業(yè)生就業(yè)指導課,但老師們在講授過程中,通常只是圍繞就業(yè)形勢、就業(yè)政策、面試技巧及簡歷制作等內容展開,很少會涉及勞動法的相關內容,由此造成我校勞動法教育的缺失,導致大學生在兼職或者就業(yè)的過程中勞動權利保護意識薄弱,維權的能力不高。由此導致大學生們在兼職或者就業(yè)的過程中遭遇種種侵害,例如求職心切而遭遇不良中介,輕信熟人不簽訂勞動合同而導致舉證困難,權利被侵害卻不知道如何維權等。
(二)勞動法學開設的必要性
現(xiàn)今,貴州財經大學共計54個專業(yè),本科在校生將近22000多人,學生人數(shù)連年增加,一方面假期學生兼職的勞務糾紛經常發(fā)生,另一方面,面臨就業(yè)的應屆生也連年攀升。學校作為學生直面社會的緩沖區(qū)域應該起到一定的正面引導作用,為減少在校生在兼職期間以及應屆畢業(yè)生工作中勞務糾紛,提高其法律意識,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對于即將面向社會的學生傳授一些基礎的勞動法知識,以及遇到相應法律問題時可以采取的法律措施,打造一個知曉勞動法基本知識、懂得如何用勞動法律保護自己正當權益的大學生,才能讓他們在職場中具有更大的競爭力和主動性,因此勞動法學課程的開設,可以幫助大學生掌握必須的勞動法知識,這既可以消除大學生在就業(yè)時的茫然和焦慮,也有助于提高其自我保護的能力,促進他們今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提升課程地位
勞動法學是一門重要的法律課程,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其學科地位也不斷增強,從我校的現(xiàn)狀來看,勞動法學的教學學時分配很少,師資隊伍和研究隊伍薄弱,說明勞動法學的學科地位并未得到重視。因此,在實踐中將勞動法學的地位進一步提高是最為重要的。一方面,可以嘗試將勞動法學單獨列為一門學科共同課以供全校學生選擇,另一方面,要求在經濟法學或者法學概論的課程當中,將勞動法學的所占學時進行一定的提高。這樣一定程度上提高勞動法學在學校的學科地位,還可以改善師資隊伍和研究隊伍薄弱的問題。
(二)多種教學方式結合
法學課程是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不僅僅看學生們在課堂上學到了什么,還需要幫助他們運用到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提高其運用法律武器解決日常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教學方式結合,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即案例教學,通過來源于社會的真實生活案例,將知識點更形象更簡明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有利于學生獨立的思考法條內容,增強判斷分析的能力,更能加深其對知識點的印象,提升教學效果。同時,在選取案例時要注意兼具典型性與實效性,案例要貼近生活,與課堂所學的知識緊密聯(lián)系,還要符合最新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以免過時的案例誤導學生。此外,選擇案例時應當注意由淺入深,化繁為簡,因為學生并非法學專業(yè),設置過高難度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第二,運用實踐教學法也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實踐教學可以分為情景教學和文書制作,情景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模擬情景,由學生來扮演不同角色,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和積極性,以活躍課堂氣氛,例如讓學生們模擬招聘現(xiàn)場等。文書制作主要是指讓學生們根據(jù)教師提供的場景和模板,模擬各類勞動合同書、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工傷認定申請書等,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自己擬定文書掌握勞動法的重要知識點,另一方面,這些實踐性很強的文書,還可以幫助學生在日后面臨勞動合同訂立、勞動糾紛、工傷等現(xiàn)實問題時,能更從容的應對。
[1]楊雪琴.《關于勞動法學教學改革的探析》.《法制與社會》,2016.1.
[2]李蕾.《對 <勞動法>課程教學的思考》.《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3.9.
[3]劉軍.《<勞動合同法>教學創(chuàng)新的踐行與思考》.《中國校外教育》,2014.12.
[4]韓瑞萍.《應用型本科高校經管類專業(yè)經濟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7.
[5]包紅光.《<勞動法學>教學改革初探》.《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7.
J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