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清*
貴州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8
?
《汽車電氣設備》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研究
彭清*
貴州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貴州貴陽550008
結合以往實踐經驗,技工學校在進行《汽車電氣設備》課程講解過程中,沿用內容和模式都過于陳舊,難以迎合現代汽車電氣和電子技術綜合化革新發(fā)展需求。由此,筆者決定針對日后汽車電氣設備課程具體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具體改革細節(jié),進行系統(tǒng)化探討解析,希望能夠為日后各類教學實踐活動布置拓展和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供應,奠定基礎。
汽車電氣設備;教學引導;改革探索;實踐舉措
社會改革發(fā)展進程日漸加快,社會大眾對于汽車安全、環(huán)保和舒適性能等要求不斷嚴格,至此過后,汽車也透過原本單純機電產品形式,朝著高性能、智能、機液一體化方向急速轉變,當中開發(fā)沿用的電氣設備種類豐富,電子化操作程度也得以大幅度提升。為了合理迎合汽車維修規(guī)范訴求,在進行《汽車和電氣設備》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不單單要及時更新和完善最為高端的教學設備資源,同時要集思廣益并進行傳統(tǒng)教學引導模式改進。唯獨如此,才能向社會提供更多汽車電氣設備專業(yè)實踐應用型人才,為各類用戶駕駛需求滿足提供多元且妥善的技術服務保障。
(一)教材方面
教材內容過于陳舊,已經無法適應特定區(qū)域教學設備規(guī)范訴求。
首先,教學內容編寫上,始終將汽車電氣設備劃分為電源、起動、點火、照明和信號五類系統(tǒng)格式,即便是部分版本已經提供適當的實訓教材和教學演示光盤,不過內容整體上還是過于落后,表現為汽車電氣設備更新速率過快,機械式部件已經完全被電子式部件取代,社會中可以保存的傳統(tǒng)車型數量實在是有限。
其次,相關院校沿用的汽車電氣設備教材,不管涉及那類系統(tǒng),都將系統(tǒng)部件內部結構和操作機理、工作模式作為主體內容,包括蓄電池組成物質、運轉特性曲線,以及工作期間化學反應內部的離子轉移關系等,該類內容理論性較大,不單單無法改善學習主體對汽車電氣設備知識的掌握實效,同時更容易令其思維處于嚴重模糊境遇之中難以自拔。
(二)學生方面
第一,學生基礎性實踐技能和綜合素質低下。大多數技工學校學生基礎實踐技能和素質低下,不能系統(tǒng)化構建起電壓、電流、電阻、磁場等基礎性電磁思維體系,一旦說面臨培訓講解中頻繁出線的開路、斷路和短路知識,就顯得更加力不從心,教學進度也因此全面滯后。
第二,學生學習主動積極性不強。自習期間,許多學生都幾乎無所事事,無非便是進行作業(yè)抄襲、玩手機和聊天,不能徹底整改以往不良思想行為習慣,加上對于書本中理論知識過于陌生,致使該類人員對于繁瑣的汽車電氣設備課程學習主動性持續(xù)驟降。
(一)傳統(tǒng)教學內容的系統(tǒng)化革新調試
首先,依照學習實際狀況進行教學車型選取。如某校因為事先和五菱汽車企業(yè)達成合作協議,因此校內中存在許多該類品牌的車輛資源,因此將其作為教學主體示范車型,可以節(jié)約合理數量的成本基礎上,并獲得更多的創(chuàng)新型技術和設備支持。至此之后,便可以進行學校常見的車輛類型配置和電路圖系統(tǒng)化觀察論證,令學生深刻的掌握合作企業(yè)生產車輛具體設備的組成、結構機理、故障診斷和修復原則,同步對比常見車型,令學生在明確不同汽車電氣設備差異狀況基礎上,將已學創(chuàng)新化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并在日后進行舉一反三。
其次,結合已選汽車進行關鍵性電氣設備知識對比講解。如在進行汽車空調系統(tǒng)觀察分析教學過程中,因為傳統(tǒng)車輛空調設施不是十分常見,因此教材都只是單純地將這部分知識視為輔助系統(tǒng)并進行簡易陳述。可目前空調早已成為汽車標配,各類技工學院學生表示難以系統(tǒng)化掌握其熱學原理,畢竟該類電氣設備在車體內部存在嚴重的分散性,觀察十分不便,唯一適應路徑就是配合空調臺架進行教學指導。
(二)多元教學引導模式的靈活化布置拓展
第一,在現場進行分組教學管理。汽車電氣設備課程本身實踐性較強,相關院校需要依照自身條件開展適當規(guī)模的一體化教學活動,主要是將班級整體劃分為兩個大組,之后將每個大組分解為若干個小組,保證小組成員至少有4個左右;與此同時,教師則包含兩個工位,即兩個臺架和兩輛車,每次督促兩個小組進行同時操作,令每組都能夠獲取試煉機會,確保學生個體至此都對汽車電氣設備課程產生強烈的感知興致,透過不同實踐演練環(huán)節(jié),提升個人專業(yè)操作技能和綜合素質。
第二,知識和技能的分層教學控制。技工學校生源基礎素質較差,大部分學生學習不過維持在二級維護層面之上,極限狀況下也不過只能進行相關零件好壞狀況判定。至于電路故障校驗解析技能,則只有一成的學生能夠達標。如若單純利用故障判斷來要求學生,則必然會令該類群體學習汽車電氣設備課程的主動性驟降。所以,日后教學改革中要適當調整以往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原則,盡量將所有講授的課程內容進行分層教學處理,保證能夠結合不同學生學習基礎提出不同層次的規(guī)范訴求,令他們都能夠在學習中獲得應有的成功體驗,借此穩(wěn)固今后各類高難度汽車電氣設備知識學習的積極適應動力。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迎合現代汽車電氣設備智能化操作規(guī)范訴求,相關院校必須開展愈加專業(yè)、創(chuàng)新的課程教學實踐改革工作,全程賦予相關專業(yè)學生更加多元可靠的培訓指導條件,令其在觸碰全新設施機理基礎上,愈加主動地進行個人專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修繕。相信長此以往,必將能夠為我國汽車生產和修理產業(yè)領域,培養(yǎng)供應更多合格的技能應用型人才,為今后社會大眾各類駕駛應用需求全數滿足,提供不竭的支持動力。
[1]牟春燕.汽車電氣設備的實踐教學探討[J].教書育人,2011,30(27):145-162.
[2]翁維雅.汽車電氣設備的新發(fā)展及廣泛應用探析[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19(11):120-133.
[3]楊進峰.基于工作過程的《汽車電氣設備》課程改革[J].汽車維護與修理,2014,27(05):139-157.
彭清(1966-),男,漢族,湖南長沙人,湖南大學本科畢業(yè),貴州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電子技術及汽車電氣設備教育方向的研究。
G712.4;U472-4A
1006-0049-(2016)16-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