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宇
( 杭州師范大學公共藝術教育部,浙江 杭州 310000)
?
芻議高校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改革
周振宇
( 杭州師范大學公共藝術教育部,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音樂文化已經成為許多高校音樂教育的必修課程,音樂欣賞是通過聆聽感受的方式來體驗和領悟音樂,也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美育功能而成為高校實現(xiàn)精神文明和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之一,是高校音樂教學的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普及與提高,本文就綜合性高校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及如何提升做了進一步的探討與分析,從而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校;音樂欣賞;教學改革
近年來,隨著電子業(yè)的發(fā)展,許多高校也引進了電子技術,高校音樂欣賞課也開始使用多媒體MIDI技術,學生通過對音樂的欣賞和了解,對感受美、鑒賞美、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作美的能力可以有所提高,也是高校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有些學生雖然選擇了音樂欣賞課程,并不能真正把音樂聽到心理去,可能與小時音樂教育偏重理論知識有關,除了理論知識外也應該重視外在媒介形式,了解作者在作曲中想要表達的思想。
在高校非音樂專業(yè)是以審美為核心的素質教育,通過音樂課程對大學生的音樂文化素質進行培養(yǎng),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優(yōu)雅的環(huán)境從而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以達到全面發(fā)展的目標,如今高校對非音樂專業(yè)的學生也開設了音樂欣賞選修課程,讓學生都能體會到分享音樂帶來的美。
如今普通高校,都是遵循“從民族到西洋,從中國到外國”這一規(guī)律。我們的學生對自己民族的語言和文化相對熟悉,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音樂欣賞課都是從民族音樂入手,對學習音樂能夠一目了然不在神秘,欣賞民族音樂文化,可以對加大學生對優(yōu)秀文化的了解和熱愛,激發(fā)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愛國主義熱情。如《十面埋伏》的古戰(zhàn)場氛圍,《春節(jié)序曲》的歡快熱烈,《梁?!返闹邑憪矍?,歷史文化的編鐘和制造、歷史的經過和演奏的音樂,對民歌的題材等等,這些作品都非常優(yōu)秀,對大學生都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在學生對本民族音樂進行了解和認可時,再引進外國音樂,如交響音樂,歌劇和舞臺劇等等西方音樂文化。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課程以經典的世界名作為主,認為這才是最高雅的藝術,才能進入高校課堂。但還有一些多元化的音樂也有許多精化如流行音樂、爵士音樂、交響曲等等;也引發(fā)了學生極大的音樂興趣,也非常值得欣賞,因此,高校音樂課如果能在傳統(tǒng)音樂的基礎上,添加流行音樂、爵士音樂等多元化的內容,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通過音樂欣賞課能使學生感受、了解和熱愛音樂,陶冶音樂情操,思維活躍,拓展知識面,對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觀進行提高,發(fā)展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應圍繞這些來對課堂的內容、模式及方式方法進行精心設計。
一般上課學生思想最活躍、想象力最豐富、精力最充沛、充滿好奇和探究心理、有較強表現(xiàn)欲望的黃金時刻在都上課的前10分鐘內,而一些樂理知識、曲式結構分析、音樂體裁、作曲家的歷史背景、時代特征等等大量教材都需要記憶才行,所以要在上課的前10分鐘內將這些樂理知識灌輸給學生,進而欣賞音樂。學生了解一些樂理知識后再對音樂進行欣賞效果會非常好,此時會放松自己,完全進行音樂的世界,展開自己的想象力。
一般教師會在欣賞音樂之前對歌曲的特點、詞曲的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要表達的思想等等者會仔細講授,如果老師在課堂上對這首歌曲深情并茂的演唱出來,更能帶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歌曲當時的心情,使之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延伸教學目的。
如果只讓學生聽一些器樂曲,沒有一定旋律和概念,沒有參考,也沒有歌詞這樣學生就難懂一些,甚至學生會厭學,可是如果教師能把音樂的主旋律拿出來唱,學生會唱時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才會想去更深一層的了解作曲家的思想和意圖。
也有一些好的音樂作品需要長時間專注聆聽,而大多學生沒有長時間的耐力,可以帶一些帶有flash(幻燈)的音樂場景,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觀看美麗的場景,可使注意力集中,也可想象作者當時的心情和想表達的思想。
在學校音樂課堂上,學生是通過聽來學習和掌握音樂知識的,所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就是讓學生一直聽,用心的聽,長時間的聽,自己慢慢去領悟其中的思想。這種學習模式太過單調,很容易失去學習興趣。現(xiàn)在音像技術的出現(xiàn),對這門課程起到了輔助和推進作用,傳統(tǒng)模式中學生很難對老師所講作品的思想進行全面掌握,而現(xiàn)代這些聲光技術,可以清晰的看到,讓學生耳聞目睹,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有效的掌握作者想表達的思想。
音樂欣賞課除了黑板外,還有鋼琴、錄音機、CD機、錄像機、VCD影碟機、幻燈機、電視機、投影儀、音響等,而這些設備除了投資大外,還要花很多時間來連接、轉接、切換設備,課堂上還要更換、搜索、錄像等。這些煩瑣的事情會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時段需要單獨或反復聆聽,所以在倒帶、快進和快退上也要花一定時間。
現(xiàn)代的多媒體電腦MIDI和音頻功能在這些方面就十分優(yōu)越。MIDI音樂可以對任何一小節(jié)的做任意一拍進行選取,音頻文件可以對每一分某一秒的精確選取,且速度會一致;教師可以對電腦快速設置音樂、影像等。對于需要強調或反復的音樂,在MIDI文件中可以對一個或幾個聲部獨奏進行隨時設定播放,然后再全部播放,操作方便,快捷,如果條件允許這樣的設備會對學生的學習質量有所提高。
綜上所述,高校音樂課程是相對復雜細致的工作,教學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要有膽量去創(chuàng)新并能靈活、合理地運用。教師在教學中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泛泛而淡;而要置身其中與學生打成一片,既當導演又當演員,打造歡快的學習氣氛,一起來感覺藝術帶來的美好。
參考文獻
[1]鐘春明.普通高校音樂欣賞教學內容調查研究[D].揚州大學,2008.
[2]龔文莉.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探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
[3]盛輝.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教學改革之我見[J].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2007,01: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