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培明
(河南省民權縣第一初級中學,河南 民權 476800)
?
體態(tài)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趙培明
(河南省民權縣第一初級中學,河南 民權 476800)
體態(tài)律動是一種音樂教學的方法,由二十世紀初瑞士作曲家、音樂家埃米爾·雅克·達爾克羅斯(1865-1950)提出,它源于希臘語(Eurhythics)它的意思是,當人們聽到或者感受到音樂的同時,身體便會油然而生、敏捷地、自然地、有節(jié)奏地用動作或姿勢表現出來。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作為基礎教育必修課的音樂課程也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研究,那么體態(tài)律動,我們覺得是研究的一個方向,這種教學模式新穎多樣化,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鑒賞力,給他們一個想象的發(fā)展空間,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因此我們在2015年4月申報了本課題?,F將本課題的研究主要進展總結匯報如下:
1.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課題研究小組由趙培明任組長,耿鈺、唐萌、劉忠英、吳娜、劉彬為課題組成員,成員之間互相配合,而且分工又明確,各負其職。
2.制定了課題管理制度。我們的課題研究是有計劃、按步驟進行的,哪個階段該進行什么,一目了然,為了把課題研究進行的有聲有色,制定了《教育科研課題管理制度》,逐步使課題研究工作逐步實現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
3.建立了課題研究檔案。依據課題《體態(tài)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我們建立了課題研究的檔案資料、有會議記錄、學習資料、活動資料、成果資料、改活動資料等檔案。也就是說,我們的課題研究是一步一個腳印而不是憑空想象的,有依據的。
4.學習了教育理論及研究方法。組織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了達爾克羅茲體態(tài)律動教育體系,學習了課題研究的方法,明確了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對比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只有通過學習,我們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以便進行課題的研究。
5.設計調查問卷,了解學生意見。為了更好地研究課題,我們要進行調查研究,利用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充分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他們想學什么、不想學什么、喜歡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喜歡什么風格的音樂作品等。
(1)要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切入點,精心設計導入方式。例如我們在學習歌曲《送別》時,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離別的場景,這樣就加強了學習的直觀性,營造出了一個濃厚的音樂課堂氣氛。也就是說,想上好一節(jié),必須找好切入點,而且還要恰如其分,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中學生的特點,應多采取聽唱法、律動法等進行教學,讓學生一定要把節(jié)奏學好,音準掌握好,然后再加上肢體語言,讓學生動起來,突出音樂這門課的特色、這樣就能夠把音樂表現的更加淋漓極致,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
(2)有了感情就會有想象,以至于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按照歌曲的主題,鼓勵學生自編自導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另外在把握歌曲的同時,那么情感世界也受到了感染和熏陶,進而激發(fā)了學生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
1.學習達爾克羅茲體態(tài)律動教育體系,檢索、研讀與本課題研究相關的書籍、雜志、古今中外關于體態(tài)律動教學法的文獻資料等等,撰寫讀書筆記及心得體會。
2.通過調查數據統(tǒng)計,分析中學生體態(tài)律動的狀況,并撰寫調查研究報告。
3.通過教學實踐,發(fā)現問題,總結經驗,并撰寫筆記。
4.體態(tài)律動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案例
通過對達爾克羅茲體態(tài)律動、奧爾夫教學體系等先進教學系統(tǒng)的研究學習,在律動輔助節(jié)奏教學的基礎之上,借鑒兩套體系的精髓,將體態(tài)律動教學運用在中學階段演唱教學、欣賞表演教學中,進行體態(tài)律動教學本土化嘗試,并提出有效運用體態(tài)律動輔助教學的建議與對策。
我們在對體態(tài)律動與音樂教學相融合的教學實驗進行實踐研究的同時,深深感受到這一教學理念是音樂教學非常精髓之處,但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遺憾:第一,能夠實際用于實踐的時間比較少,這就給實踐的深入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第二,參加實踐的人數比較多,筆者無法深入的關注每一個進行實踐的學生。第三,教師缺乏外出培訓的機會,藝術教育領域的交流活動同語數英學科相比,少之又少,因此,我們更多的是在組內進行集體教研,在互聯網上自主學習,與同行的交流比較欠缺,教師的實踐反思有了,但距離深刻的反思還有一定的距離,教科研能力、水平還有待提高。
對于體態(tài)律動,在今后的音樂教學工作中,我們還要進行廣泛的研究,作為老師要持之以恒,腳踏實地,深入鉆研,不能存在于形式,而是要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
1.下一步研究要充分利用時間,用于教學實踐,盡可能的深入研究。
2.將實踐人數分組,實行結對教學,并邀請更多的專業(yè)教師加入實驗教學,爭取在教學過程中能使每位學生都有所收獲,有所提高。
3.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提高自己。比如與外校教師聯系并交流經驗;到外校聽課;網上聽取教授講座等等。
1.通過教學實踐,我們要發(fā)現問題,總結經驗,并撰寫筆記,貫穿整個課題研究過程。
2.記錄典型教育的案例,直至課題研究結束。
3.總結研究,完成課題結題報告。■
*基金項目:2015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體態(tài)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研究成果(JCJYC151414132)
book=18,ebook=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