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明
幾年前,運氣好的DIYer能在特殊型號的主板上開啟被AMD屏蔽的處理器核心,讓自己買到的三核甚至是雙核CPU搖身一變成為高端的4核心產(chǎn)品。如此福利,瞬間秒殺了任何所謂的高性價比產(chǎn)品,讓開核套裝成為當(dāng)時最暢銷的DIY攢機平臺。就在我們開始逐漸淡忘開核利器時,又傳來了AMD次旗艦顯卡R9 Fury也有開核可能性的消息。在免費提升性能的巨大誘惑面前,不少DIYer再次興奮起來。面對這塊誘人的蛋糕,我們究竟該如何下口?是否所有的R9 Fury顯卡都能順利開核,具體步驟、工具又是哪些?且聽我們一一道來。
開核風(fēng)波的起落
在此之前,我們通常提到開核都是指CPU打開屏蔽的核心,主要是前幾年速龍、羿龍品牌的雙核、三核CPU具備這種潛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半導(dǎo)體芯片在設(shè)計時,通常都會優(yōu)先設(shè)計家族中的旗艦型號,也就是最頂級的產(chǎn)品,然后再在此基礎(chǔ)上屏蔽部分功能硬件單元獲得定位相對較次的型號。而這些被屏蔽的硬件單元中,有部分的確是在制造過程中因工藝良率不足產(chǎn)生的廢品,但也有部分原本功能正常,卻是為了屏蔽而屏蔽的硬件模塊。開核,也就是將雙核、三核產(chǎn)品中屏蔽的這部分能正常工作的硬件打開,讓硬件規(guī)格獲得跨越檔次的提升,以獲得明顯的性能飆升。R9 Fury顯卡開核的原理也完全雷同。只不過近年來在顯卡上少有此類案例,所以一些玩家并不熟悉顯卡開核,以為只能針對CPU。實際上資深玩家早在十幾年前的ATI 9500PRO顯卡時代,就有開核4管線變成8管線的9700PRO高端顯卡的先例。無獨有偶的是,無論10年前的ATI 9500PRO還是幾年前的速龍、羿龍,在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下,它們都處于市場競爭的劣勢地位。所以一度有用戶懷疑這是ATI、AMD故意為之的市場策略,以便攪亂市場,打破對手的強烈競爭攻勢。很顯然,這樣的猜測得不到官方認可和證實,但卻不無道理,比如這次爆發(fā)的R9 Fury顯卡開核事件,又是AMD顯卡在和NVIDIA同代產(chǎn)品的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的期間。本次爆出能開核的R9 Fury顯卡的情況也比較類似,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堪憂。就在玩家對AMD顯卡有些灰心的時候。XtremeSystems論壇一位ID為“2good4you”的玩家就爆出了R9 Fury顯卡可以開核這一免費提升性能的巨大誘惑。他使用一塊華碩的STRIX R9 Fury顯卡,將屏蔽的8組流處理器單元全數(shù)打開,甚至同時開啟了屏蔽的TMU紋理硬件單元,讓這塊定位次旗艦的R9 Fury顯卡搖身一變在硬件規(guī)格上完全與旗艦級的R9 Fury X一模一樣。并且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還能順利通過各項性能測試和拷機穩(wěn)定性測試?;ㄙM4000元出頭的價格購買R9 Fury,稍加DIY就能獲得跟價格5000多元的R9 Fury X一樣的性能。面對這樣的誘惑,不少玩家心動了,也有入手R9 Fury顯卡試試能否開核的想法。但實際上免費蛋糕并不好拿,在入手前,我們覺得玩家們必須清楚知道本次有關(guān)R9 Fury顯卡開核的幾大關(guān)鍵疑問:
1、是否只有華碩的R9 Fury顯卡能夠被開核?
2、是否能開核的R9 Fury顯卡都能成功變身成跟R9 Fury X一樣完美?
3、究竟該如何開核R9 Fury顯卡,需要哪些工具和步驟?
4、開核R9 Fury顯卡后,我們究竟能獲得多少性能收益,對顯卡的正常工作又有何影響?
開核原來是有大神暗中相助
好了,閑話少說,我們進入正題,挨個解答這4個重要疑問。首先我們肯定地告訴各位,開核絕非只有華碩STRIX系列的R9 Fury顯卡獨家。聽我們說完原理,玩家們就會知道R9 Fury顯卡的開核的成功與否跟品牌無關(guān)。
事情其實是一個來自O(shè)VERCLOCK論壇的高手壇友——論壇ID:“tx12”,開發(fā)了一款叫做Cuinfo的小工具,體積只有36KB,卻被DIY玩家視為神器。之所以稱為神器,是因為它能檢測出某些被屏蔽了硬件單元的AMD顯卡核心中,具體是哪個計算單元(CU)被屏蔽了,又有哪些計算單元可以通過刷入特定BIOS來解鎖,而不是盲目地解開所有被屏蔽的硬件核心。畢竟,屏蔽的部分有的本身是完好的,只是簡單鎖定了,而有的是損壞的,整個芯片本來就是殘次的,打開這些問題單元很可能導(dǎo)致顯卡報廢。也就是這個小工具給顯卡開核提供了可能。一開始這個軟件檢測的是R9 380、390之類的核心,不過神奇的是該軟件還在不斷更新,當(dāng)前已到V1.6版本,作者聲稱V1.5版本之后就加入了對R9 Fury顯卡(Fiji核心)的支持。這也就導(dǎo)致了后面一系列的R9 Fury顯卡變R9 Fury X顯卡的傳聞。對tx12的身份,有不少人猜疑為AMD工程師,我們在此不妄作評論,但對喜歡探索、動手的DIY玩家來說,我們覺得無疑應(yīng)該感謝這位大神。毫無疑問,這款軟件針對的是核心,而不是顯卡品牌,所以無論是華碩的,還是別家的顯卡都可以用它來檢測,原理上能否開核與品牌沒有直接聯(lián)系。實際上也有德國網(wǎng)友“Loeschzwerg”宣布成功用藍寶石R9 Fury毒藥顯卡開核成功,證明了并非華碩顯卡一家能開核。而且這個工具從一開始就并非只針對R9 Fury系列,而是R9家族的多款型號,A上玩家貌似不少人有機會享受這個免費福利。
Cuinfo小工具告訴你是否能變身完美
接下來第二個問題,是不是能開核的顯卡就能變身完美核心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也是Cuinfo這個軟件的主要作用。接下來以R9Fury系列和R9 390系列為例,我們看看Cuinfo這個軟件是如何工作的,你就能知道其中原委了。
下頁中的兩個Tips所示為Cuinfo工具分別檢測R9 Fury顯卡和R9 390X顯卡之后的顯示結(jié)果。重點看紅色部分,每一行代表一組著色器引擎。Fiji芯片有四組著色器引擎,每組里邊又有16個計算單元,各自的狀態(tài)分別以“.”或“X”來代表。tx12大神解釋說,只看每一行最右側(cè)的兩列即可,想開核的話必須至少有一個是X,比如本例R9 Fury第一行最后兩列都是X,第四行有一個X,都有開核的希望。第二、第三列則完全沒有機會,沒法嘗試開核。endprint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末尾有X的也不代表一定能夠開核成功,只是希望比較高而已。如果檢測到對應(yīng)核心無法正常解鎖,工具會給出提示,這表明屏蔽的部分是真的硬件制造不良。另外,最后兩行信息是告知我們硬件屏蔽、軟件屏蔽的單元數(shù)量,只有軟件屏蔽對應(yīng)的單元才有可能打開。tx12寫了三個針對Fiji核心的開核BIOS,玩家們可以直接下載,當(dāng)然也可以嘗試自己制作開核BIOS。
究竟該如何開核?
很顯然,Cuinfo只是個檢測你的顯卡是否具備開核潛質(zhì)的工具,而不是最終完成開核的工具,實際上它根本就不能單獨使用,還得輔助上Memorylnfo工具等等。接下來我們就為玩家詳細介紹開核R9 Fury顯卡的過程和使用到的工具。
Step1:調(diào)試Cuinfo
首先是去OVERCLOCK網(wǎng)站下載Cuinfo工具,下載V1.6版本。注意該軟件對Windows 8系統(tǒng)的支持力度不佳,盡量不使用該系統(tǒng)。接下來要想Cuinfo正常工作,還需要下載MemoryInfo顯存工具,你依舊可以在OVERCLOCK下載到。不需要復(fù)雜設(shè)置,你只需將MemoryInfo工具解壓到安裝Cuinfo工具的文件夾根目錄,先運行MemoryInfo,再運行Cuinfo,即可正常檢測顯卡核心的屏蔽情況。
Step2:備份BIOS
這是所有資深玩家都習(xí)以為常的老步驟,無論是顯卡還是主板,在修改BIOS之前,都最好備份好原來的BIOS。新BIOS刷寫不成功還能恢復(fù)成最初的狀況,不會面臨將硬件刷成磚的尷尬。這一步比較簡單,但不能用常用的GPU-Z工具自帶的BIOS備份功能,因為GPU-Z所抓取的BIOS不能完美支持256KB BIOS文件而是簡化的128KB文件,雖然能提取R9 Fury顯卡BIOS的主要信息,但是并不完整。我們可以用Atiflash工具來保留完整BIOS備份。你可以去華碩的官網(wǎng)下載GPU Tweak Ⅱ針對R9 Fury顯卡的軟件工具包。解壓安裝后,能在BIOS更新工具包中找到兼容Fiji核心的Atiflash工具軟件。注意,你需要把該包中的atidgllk.sys;AtiFlash.exe;atikia64.sys;atillk64.sys;ULPSCtrl.dll這幾個文件都復(fù)制到同一文件夾才能讓Atiflash軟件正常工作。之后就簡單了,啟用CMD命令工具,使用“atiflash-s 0 bios_backup_xxx.rom”命令備份BIOS,建議多復(fù)制一個備份,以便作為基礎(chǔ)修改開核BIOS。
Step3:獲得新BIOS
之前提過了,tx12大神已經(jīng)幫我們制作了3個開核BIOS,我們可以在他于OVERCLOCK論壇發(fā)表的原貼中找到下載鏈接。當(dāng)然你還可以嘗試自己制作新BIOS,這里我們需要用到你多復(fù)制的原BIOS備份,方法也比較簡單。這里需要atomtool工具包,你可以在tx12大神的帖子中獲得該軟件下載地址和信息,下載V1.1版本即可。需要注意的是atomtool.py是一個Python2程序,你下載獲得的是執(zhí)行文件源代碼。Windows默認可能沒有安裝Python編程語言,你需要去Python官網(wǎng)下載安裝Python編程工具。接下來就是將文件中的makeroms.bat添加到atomtool工具包,使用命令;makeroms.batbios.rom(其中bios.rom是你多復(fù)制的原BIOS名稱)之后你將得到3個新的BIOS,分別是bios_4low.rom;bios_4high.rom;bios_all.rom(這里bios依舊是指你所備份的原文件的名稱)。
Step3:刷寫新BIOS開核
在刷寫新BIOS之前,我們需要根據(jù)Cuinfo檢測的結(jié)果來決定刷新的BIOS類型。如果你的檢測結(jié)果是所有紅色矩陣列的最后一個符號是X,那么你可以選擇bios_4low.rom。如果你的檢測結(jié)果是所有紅色矩陣列的倒數(shù)第二個是×,那么你可以選擇bios_4high.rom。當(dāng)然,假如你運氣比較好,檢測結(jié)果是所有矩陣列的最后兩位都是X,那你可以試試bios_all.rom。前兩者開核成功后會解鎖成3840個流處理器,后者解鎖后就是完整的4096個流處理器。若最后一種情況解鎖失敗,則證明這么屏蔽的模塊中有些是硬件損壞,沒法開核。此時,你可以試試前兩種BIOS,或許還能有所收獲。
接下來是選擇刷寫B(tài)IOS的工具,需要注意的是,界面友好的AtiWinflash軟件因為有256KB ROM兼容性問題,不能用于R9 Fury的刷寫。我們只能使用Atifilash工具。至于具體的刷寫命令也很簡單:atiflash -p 0 some_bios.rom(這里的some_bios.rom是指你選中的三個BIOS文件之一的名稱,請根據(jù)情況對號入座。)
開核后性能提升明顯
恰好筆者手上有塊華碩的STRIX R9 Fury,所以也就依葫蘆畫瓢試了試開核,并檢驗了開核的實際提升效果,以便廣大玩家參考。在開核之前,筆者先讓顯卡在默認狀態(tài)運行了3D Mark基準(zhǔn)測試工具和《古墓麗影9》、《巫師3》以及《坦克世界》等常見的游戲,記錄了測試成績和平均幀率,作為開核后對比的基礎(chǔ)。接下來通過Cuinfo軟件檢測,筆者發(fā)現(xiàn)自己運氣并不算太好,該卡流處理器陣列提示中,只有最后一排都是X,所以只有嘗試使用bios_4low.rom進行部分開核。操作過程就不再贅述,結(jié)果比較順利,筆者成功打開了隱藏的硬件模塊,讓R9 Fury的3584個流處理器上升到3840個,紋理單元也相應(yīng)提升。
然后在開核狀態(tài)下,筆者在相同的硬件、軟件平臺上,做了個與開核前默認性能的對比測試。測試結(jié)果還是比較喜人的,首先是3DMark,在3DMark FireStrike UItra測試中,開核后的顯卡獲得了3843分的成績,明顯高于開核前的3680分,提升了4.4%。接下來的三個游戲測試中,開核后的游戲平均幀有3%~5%的提升,跟理論測試相當(dāng)。這個成績已經(jīng)跟不少玩家測試出的R9 Fury X的成績非常接近了,估計差距僅1%左右。實際上筆者手上這款非公版的R9 Fury做工用料還不錯,超頻10%還是比較輕松的,超越R9 Fury X顯卡的默認性能非常輕松。
危害尚不可知,開核需謹慎
其實開核是否可取資深玩家既有贊同也有反對,總之各執(zhí)其詞貌似都有道理,就是沒有一個可以獲得大家公認的見解。總的來說反對方覺得被屏蔽的核心都是或多或少有瑕疵的,長期使用并不可靠,還可能徹底損壞硬件,因小失大。也不乏早期9500PRO開核使用1年多就掛掉的先例。而贊同方卻認為這是DIY探索的精神和動手的樂趣所在,給玩家的福利也實實在在,并不乏開核處理器用到淘汰都沒出任何問題的例子。在這里,筆者并不敢肯定R9 Fury顯卡能在開核狀態(tài)下長期正常工作。只是在性能測試之前,筆者對手中這塊開核后的R9 Fury顯卡進行了長達1小時的FurMark極致壓力檢測。發(fā)現(xiàn)在如此高強度的負載下,連續(xù)1小時工作后顯卡并沒有什么異常,也沒有花屏或貼圖錯誤的情況發(fā)生。就是溫度有些高,核心達到78℃,但也屬于比較正常的范圍,實際上任何卡在FurMark拷機下工作1小時核心溫度都不可能很低。當(dāng)然,這個短時間的壓力測試也只能說明開核后這段時間內(nèi)顯卡還是比較穩(wěn)定的,不能代表顯卡可以長時間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工作而不出現(xiàn)問題。所以開核是個有風(fēng)險的收益,能為你帶來免費提升性能的大餐和足夠的DIY動手樂趣,但同時也要玩家承擔(dān)有可能減少硬件使用壽命,以及失去質(zhì)保的風(fēng)險。值與不值,玩家們還需斟酌著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