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小明
道德經(jīng)新編(散文詩六章)
◎葛小明
函谷關(guān)早被風(fēng)沙覆蓋,歸于無。
那青牛后來被一個漆匠騎走,下地耕田,摶扶搖于青天。
五千言不用改朝換代就能寫完,你卻一簡再簡,簡化為沙子。一轉(zhuǎn)眼沙子又長成了石頭,坐滿天空。
春風(fēng)化雨這些年,木頭做的山門都發(fā)了芽,推也推不開。
到了,別再問我什么是道了。道不可道。
一場雨均勻地落滿人間,所有寺廟開始撞鐘。一聲,兩聲,三聲,萬物聲。
沉默了兩千七百年的大鐘有點(diǎn)不知所措,披在身上的字跟著雨水抖落,黑的,白的,黑的發(fā)白,都掉進(jìn)土里,沒了回聲。一些沒燒完的香從爐里沖了出來,跟著雨水入土為安,人間煙火就這么散去吧。守了幾生幾世的靜篤,在一場雨里才能找到歸處。
雨沒停,所以鐘聲沒停,一粒灰燼里的種子卻忍不住了,它要提前破土。它還要等到鐘上的文字脫落干凈,省的砸傷自己。有四個字是不用等的:道法自然。
水從山上下來,落到最低的平原,青草和收成相互
爭寵。后來青草泛濫,淹了莊稼,農(nóng)人不得不鋤草。草沒除凈,莊稼倒沒了。
水還在往下游,下游不缺水,缺災(zāi)。下游的人很懶,從不下地,這下有的忙了。忙到秋天,開始相信人間至善。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秋天深處,我們才是信徒。
占卜,選吉,剛過完得意忘言的年紀(jì),軒轅氏就跋山涉水而來。
廣成子沒變,手中棋子卻被磨成陳年老玉,順著崆峒山滾落,一陰一陽,然后坐忘。
“又來了”
“嗯”
一杯茗盡,日落黃昏,廣成子今天什么也沒說,軒轅氏就下山了,再沒來。
據(jù)說,那日黃昏之后,天沒黑。
大風(fēng)刮了三天三夜,松針昏昏默默,入土,下落不明。沒了六根,松樹差點(diǎn)被刮倒。石頭們交頭接耳,終于不用抱著它了。
還差一天,十月懷胎的日子越來越遠(yuǎn)。那塊石頭,已經(jīng)徹底禪定,此后風(fēng)雨,若有若無。
繼續(xù)坐那吧,對面是我,你不得道,我必得道。
一口大鼎在世俗中破土而出,吐故納新,福澤眾生。香火過于旺盛,首山銅被燒落,重陽節(jié)那天廟里著了火,沒有水救。
大火燒了4700年,燒得破廟無影無蹤,稽首,然后灰飛煙滅。人間化為道場,男人,女人,相生相克一輩子,也該收場了。
一場遲來的大雨把人拉出舊夢,這一覺,所有人忘記了怎么說話,火跟著啞住。
那粒種子終于決定發(fā)芽,從鼎的底部長到人群中間。再過幾年,它就會忘掉那些生自己養(yǎng)自己的塵埃,落定。
葛小明,男,1990年3月出生,山東五蓮人,習(xí)詩兩年有余,作品散見于《中華詩詞》、《星星》、《飛天》、《山東文學(xué)》、《四川文學(xué)》、《時代文學(xué)》、《陶山》、《奔流》、《北方文學(xué)》、《中國詩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