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大宗飼料原料
2016年10月國內外大宗飼料原料市場分析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DOI∶10.15906/j.cnki.cn11-2975/s.20162204
10月份,東北地區(qū)雨雪天氣偏多,對秋收及晾曬造成影響,截至月底,黑龍江及吉林地區(qū)仍未完成秋收掃尾工作,玉米上市進度偏緩。華北地區(qū)陰雨天氣偏多,玉米收獲后水分下降緩慢,玉米集中上市延遲。國家糧食局統計顯示,截至10月31日,東北三省一區(qū)共收購玉米530萬t。其中:內蒙古收購58萬t、遼寧203萬t、吉林65萬t、黑龍江204萬t。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監(jiān)測顯示,截至10月26日,東北農戶售糧進度為5%,同比偏慢3個百分點。華北農戶售糧進度為11%,同比偏慢4個百分點。
10月份,國內玉米需求增加。受新玉米上市及深加工行業(yè)加工利潤良好影響,深加工行業(yè)開工率回升,尤其東北深加工企業(yè)開工率回升明顯。10月底,淀粉行業(yè)開工率達到73%,酒精行業(yè)開工率達到69%,分別比月初提高10個百分點和12個百分點。飼料方面,生豬存欄緩慢恢復,進口高粱、大麥等數量趨于下降,玉米飼料需求預計增加。
10月份,盡管國內主產區(qū)均受到不利天氣影響,但主產區(qū)玉米價格走勢出現分化。東北地區(qū)10月新玉米剛開始逐漸上量供應市場,價格整體弱勢運行。華北產區(qū)9月在新玉米上市供應下已經出現了一輪大幅下跌,至10月份不利天氣與農戶惜售共振,玉米價格出現反彈。北方港口在10月初期玉米價格出現下降,但后期在東北產區(qū)至港口物流運力不足的影響下,價格重新反彈。受此影響,南方港口玉米價格也堅挺上揚。
10月份,美國農業(yè)部供需報告預計,2016/17年度美國玉米產量為3.8248億t(151億蒲式耳),比上年產量提高11%,比9月預測低90萬t。美國玉米產量和單產均創(chuàng)下最高歷史紀錄。2016/17年度美國玉米期末庫存為5894萬t,比上年提高1480萬t,比9月預測低161萬t。2016/17年度全球玉米產量為10.2569億t,期末庫存為2.1681億t。美國和全球玉米市場仍然顯著供大于求。但10月CBOT玉米市場受空頭回補活躍,以及小麥和大豆比價提振影響,期貨價格小幅走高。10月底CBOT玉米12月合約報收于354.5美分/蒲式耳,比10月初上漲8.5美分/蒲式耳。
9月份,我國進口玉米1.9萬t,環(huán)比下降0.75萬t,同比下降15萬t。受進口配額限制,第四季度玉米進口量仍將處于低位。10月底,美國2號黃玉米近月船期到港價測算為1540元/t,比9月底上漲90元/t,比廣東港口國產玉米價格低370元/t。
10月份,全國主產區(qū)冬小麥播種全面展開。根據農業(yè)部門統計,截至10月23日,全國冬小麥播種過7成,進度同比偏快;其中北方冬小麥普遍處于出苗至三葉期,南方冬小麥播種陸續(xù)展開。不過10月19日開始,江淮地區(qū)、江漢及黃淮南部遭遇連陰雨,累計降雨量較常年偏多5~9成,局地偏多1 ~4倍,安徽、江蘇、湖北等地部分地區(qū)表層土壤過濕嚴重、部分地區(qū)出現積澇,延誤秋播區(qū)騰茬整地,冬小麥播種進度延遲。受連續(xù)陰雨天氣影響,10月下旬河南麥播進度明顯放緩;截至10月底,河南小麥已播種7424萬畝,占預計面積的90.5%;小麥已出苗7300萬畝??傮w上,華北、黃淮降水利于土壤增墑和冬小麥出苗生長;同時,北方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呈波動式下降,利于冬小麥抗寒鍛煉。
10月份,國家有關部門公布了2017年小麥收儲政策,國家將繼續(xù)在小麥主產區(qū)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2017年生產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為每50千克118元,保持2016年水平不變。在連續(xù)多年逐步提高后,2014年開始小麥最低收購價水平保持穩(wěn)定。因此,本次公布的2017年小麥收儲政策基本符合市場預期。
10月份,小麥集中收購已經結束(截至9月底共收購7582萬t,同比增加951萬t),面粉消費需求階段性下降,但流通糧源減少及高品質糧源偏緊推動小麥市場價格繼續(xù)走高。10月底,山東濟南地區(qū)制粉企業(yè)收購普通小麥進廠價為2500~2560 元/t,河北石家莊地區(qū)進廠價2520~2580元/t,河南鄭州地區(qū)進廠價2420~2480元/t,江蘇徐州地區(qū)進廠價2420~2480元/t,安徽宿州地區(qū)進廠價2400~2480元/t,普遍較9月底上漲100元/t以上。8月份以來,主產區(qū)普通小麥價格累計漲幅普遍達到或超過200元/t。
10月份,隨著市場價格進一步走高,政策性小麥競價交易成交快速回暖,成交量在此前低水平上周環(huán)比連續(xù)大幅提升。匯總數據顯示,10月份臨儲小麥拍賣周平均成交4.6萬t,遠高于9月份的0.2萬t和8月份的0.11萬t;分季度看,1~3季度的周平均成交量分別為0.75萬、5.6萬和0.25萬t。截至10月底,2014年產政策性小麥拍賣累計成交759.8萬t。其中,江蘇省累計成交446.74萬t,安徽省累計成交156.2萬t,湖北省累計成交37.26萬t,河南省累計成交119.61萬t,山東省全部流拍。
10月份,受小麥價格持續(xù)走高、原糧成本提高影響,主產區(qū)制粉加工理論效益仍然為負,在9月份由盈轉虧之后,延續(xù)虧損局面。測算顯示,10月底河北石家莊地區(qū)面粉加工企業(yè)理論加工虧損80元/t左右,山東濟南地區(qū)虧損49元/t左右,河南鄭州地區(qū)虧損6元/t左右,三地平均虧損約45元/t,加工效益較上月同期下降28元/t左右,遠差于去年同期(當時盈利48元/t左右)。
10月份,小麥價格繼續(xù)走高,玉米市場價格在9月份大幅回落之后出現明顯反彈走勢,且漲幅大于小麥,小麥玉米價差高位縮小。10月底,華北黃淮地區(qū)小麥玉米價差整體超過700元/t,其中山東地區(qū)價差為719元/t,較10月初縮小近120元/t,不過同比仍擴大了150元/t左右。在今年產區(qū)超標小麥增多、多數將轉為飼用的情況下,本年度飼用小麥消費量總體將增長,預計達到800萬t,較上年度增加150萬t。
2016年我國大豆播種面積預計將達710萬公頃,目前收割工作已經基本結束,預計總產量達到1310萬t,較去年增加150萬t,主要因種植面積大增。臨儲大豆拍賣已經暫停,截至9月底出口量預計在85萬t左右,意味著還有80萬t大豆將在本年度陸續(xù)出庫消費,加上新季大豆集中上市,當前國產大豆供給充裕。進口方面,10月份新季美國大豆出口銷售強勁,中國是其主要出口目的地,預計11月份我國大豆到港量達到750萬t,12月份增至850萬t,國內供應不斷增加。2016/17年度我國大豆進口量預計為8500萬t,高于上年度的8323萬t,增幅為2.1%,低于上年度的6.2%。
國內需求方面,9月份我國生豬存欄環(huán)比增長0.1%,同比下滑3.2%,能繁母豬存欄環(huán)比下滑0.5%,同比減少3.8%,母豬存欄遲遲不能恢復將制約未來生豬存欄恢復進度。目前生豬存欄恢復慢于預期,但仍處于恢復通道,禽類養(yǎng)殖4季度也將保持較高水平,預計4季度豆粕消費需求繼續(xù)走高,對應國內集中到貨的大豆,豆粕新增供應壓力并不大,且今年春節(jié)提前,12月份就會有豆粕備貨需求,屆時也將緩解大豆集中到港的壓力,預計豆粕基差還將保持堅挺,但期貨價格或因美豆回調而出現下跌。10月份國內大豆壓榨量約640萬t,環(huán)比減少4.5%,連續(xù)3個月下滑,受壓榨量下滑的影響,豆油庫存壓力得以緩解,目前沿海油廠豆油庫存維持在120萬t左右,臨儲菜油繼續(xù)拍賣還將壓制豆油消費需求,預計2016/17年我國豆油消費增加40萬~1350萬t。
國際市場方面,10月份美國農業(yè)部繼續(xù)上調新季大豆單產至創(chuàng)紀錄的51.4蒲式耳/英畝,基本符合市場預期。目前美國大豆收割率已經達到87%,低于去年同期的91%,但高于5年均值85%,根據已收割大豆單產看,預計本月美國農業(yè)部還將繼續(xù)上調單產預估。
國內價格方面,新季大豆已經上市,目前黑龍江地區(qū)食用大豆收購價格在3550~3700元/t,油用大豆收購價格在3250~3350元/t,部分地區(qū)較上月小幅回落30~60元/t,目前南方銷區(qū)主要食用河南、安徽等關內大豆,黑龍江大豆收購較為低迷。安徽地區(qū)報價4200~4300元/t,湖北地區(qū)報價4200~4250元/t,河南地區(qū)報價4100~4200元/t。
(一)玉米市場 11月份預計,2016年全國玉米播種面積為36260千公頃,比上年減少1857千公頃,減幅4.9%;預計2016年全國玉米單產為6.054t/公頃,比上年增加162千克/公頃,增幅2.74%;2016年全國玉米產量為21950萬t,比上年下降508萬t,降幅2.3%。生產數據均與上月預測數據持平。
11月份預計,2016/17年度全國玉米進口量為200萬t,比上月上調100萬t,因為大部分有進口資質的企業(yè)仍會選擇進口。2016/17年度國內玉米總供給量為22150萬t,比上月預測上調100萬t。
11月份預計,2016/17年度國內總消費量為19911萬t,比上月上調20萬t。玉米飼料消費為11600萬t,比上月下調250萬t,主要是考慮到高粱和大麥等替代品的進口情況高于此前預估;玉米工業(yè)消費為6340萬t,比上月上調270萬t。玉米出口量預計為3萬t,與上月預測持平。
11月份預計,2016/17年度玉米結余量為2239萬t,比上月上調80萬t。
(二)小麥市場 10月底,11月交貨的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到中國口岸完稅后總成本約為1796 元/t,較9月底提高56元/t左右,較國產紅麥價格低了約794元/t,國內外價差繼續(xù)處于較高水平。在2015/16年度 (去年6月至今年5月)進口小麥330.5萬t、同比增長121%的基礎上,預計2016/17年度我國小麥進口總量300萬t,保持相對高位。
(三)大豆市場 2016/17年度,我國大豆新增供給量預計為9810萬t,其中國產大豆產量預計1310萬t,大豆進口量預計8500萬t。該年度大豆榨油消費量預計為8300萬t,較上年度增加400 萬t和5.1%,其中包含400萬t國產大豆及7900 萬t進口大豆;食用大豆消費量預計為1230萬t,飼料大豆消費量預計為400萬t,年度大豆供需缺口預計為195萬t。
2016/17年度,我國豆粕新增供給量為6529萬t,較上年度增加317萬t,其中豆粕產量預計為6526萬t。該年度飼用豆粕消費量預計為6150萬t,較上年度增加300萬t,年度國內總消費量預計為6305萬t,較上年度增加305萬t。該年度豆粕出口量預計為200萬t,年度國內豆粕供需結余量預計為24萬t。
2016/17年度,我國豆油新增供給量預計為1568萬t,較上年度增加61萬t。其中豆油產量預計為1518萬t,豆油進口量預計為50萬t。該年度豆油食用消費量預計為1350萬t,工業(yè)及其他消費量預計為150萬t,年度國內豆油供需結余預計為58萬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