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楊(牡丹江市康安醫(yī)院(傳染病醫(yī)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
加強新上崗護士長培訓的思路探討
姜 楊
(牡丹江市康安醫(yī)院(傳染病醫(yī)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目的 研究分析新上崗護士長的培訓方法。方法 選擇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間我院新上崗的12名護士長,均接受上崗培訓,主要包括臨床管理知識及技能、集中理論、跟班學習以及質控管理方法等培訓。結果 12名新上崗護士長的質控評分經培訓后均達到合格水平,安全管理、消毒隔離、急救物品、教學科研、危重癥患者護理、行政管理、護理文件書寫、護理人員培訓、健康教育以及病房管理等在病區(qū)管理工作10個維度方面的評分與培訓前相比,明顯提高,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對新上崗護士長進行多種形式的培訓,可促進其管理理論及技能的提高,使護士長可盡快適應角色的轉變。
新上崗護士長;培訓;管理
護士長是醫(yī)院臨床工作的前線工作者,在醫(yī)療機構的不同科室中均發(fā)揮了關鍵的作用,護士長具備較強的管理能力是醫(yī)院各個科室的護理工作質量的重要保證。護理管理重點為管理技能的行為及能力,通常包括計劃、組織、管理、質量控制、評價[1]。對于新上崗的護士長,如何能夠充分了解現(xiàn)代管理學的理論知識與技能,使其能夠盡快適應由護士到護士長的角色轉變,能夠勝任護理管理的工作,這已經是現(xiàn)代護理管理者工作的重點問題。現(xiàn)選擇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間我院新上崗的12名護士長,進行多種形式的培訓,研究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間我院新上崗的12名護士長,均為女性。年齡范圍28~35歲,平均年齡(31.02±1.54)歲。其中,大專文化者5例,本科及以上文化者7例。
1.2方法
1.2.1理論培訓:對新上崗的護士長進行為期一周的集中培訓,并且在授課后,安排理論考核。培訓授課的內容主要是醫(yī)院文化建設、醫(yī)院發(fā)展規(guī)劃;護理質控的實施及標準;護士長工作的執(zhí)行力及工作技巧;護士長的領導藝術及行為規(guī)范;護士長的職能;人際關系與溝通能力;壓力與壓力應對。
1.2.2管理實踐技能培訓:選擇存在??铺厣?、護士長管理工作代表性的五個科室開展實踐管理技能培訓,實踐為1個月。新上崗護士長注意觀察并認真學習實習科室,在早晚交接班時,加強護理質量的控制,學習如何管理科室環(huán)境、物質資源以及人力資源。對護理排班工作,必須嚴把質量,記錄并掌握護理服務的情況。每天按時開展晨會,并負責主持工作,交代相關工作,例如疑難病例的研討及會診[2]。彈性排班護理工作,努力協(xié)調好科室內、外事物。在進入科室前,應該為新上崗的護士長制定學習管理方向,例如重點學習急診臨床工作,怎樣根據(jù)護理人員的自身特點及專業(yè)技能進行合理排班、如何制定應急預案、如何處理突發(fā)應急事件以及如何配合醫(yī)師搶救治療等。對于重癥監(jiān)護室,應重點學習護士長的基礎護理質量控制、??谱o理技能以及醫(yī)院內感染的控制管理。
1.2.3跟班指導:由護理部主任進行跟班指導,幫助新上崗的護士長解決疑難問題及突發(fā)事件。對于行政管理方面的問題給予指導解決,積極參與護理質控管理的評價工作,以便學習科室質控的管理方法。
1.3評價方法:根據(jù)院內護理部關于護理質控的評價標準,對安全管理、消毒隔離、行政管理、急救物品、教學科研、危重癥患者護理、護理文件書寫、護理人員培訓、健康教育以及病房管理等10個維度進行評價,0~100分,分值越高越好。
1.4統(tǒng)計學分析:通過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分析,對于計量資料,應用方差±表示,并使用配對樣本t進行檢驗;對于計數(shù)資料,則用百分比(%)表示,然后利用χ2進行檢驗。當P<0.05時,說明試驗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名新上崗護士長的質控評分經培訓后均達到合格水平,培訓前:安全管理(68.45±4.66)分、消毒隔離(72.54±3.58)分、急救物品(75.41±4.25)分、護理文件書寫(69.58±3.55)分、危重癥患者護理(70.48±4.75)分、行政管理(71.38±3.47)分、教學科研(68.54±5.88)分、護理人員培訓(67.85±6.54)分、健康教育(69.58±5.77)分以及病房管理(69.98±3.23)分;培訓后:安全管理(97.41±2.51)分、消毒隔離(95.81±3.47)分、急救物品(99.41±1.63)分、護理文件書寫(99.21±1.70)分、危重癥患者護理(94.71±2.02)分、行政管理(94.41±4.52)分、教學科研(85.89 ±7.55)分、護理人員培訓(99.05±0.46)分、健康教育(93.41± 3.54)分以及病房管理(98.21±3.61)分,可見在病區(qū)管理工作10個維度方面的評分與培訓前相比,明顯提高,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新上崗護士長進行培訓的目的在于讓新護士長更快的適應角色的轉變,堪當護理管理工作的重任[3]。根據(jù)目標管理的理論對新護士長進行多種形式的培訓,以便讓其勝任醫(yī)院護理部的職能,調動其主觀積極性,以利于保證科室內護理工作的服務質量、效率以及安全。根據(jù)本院護理部制定的護理質控評價標準,對新護士長的管理工作評價發(fā)現(xiàn),培訓后在護理管理10個維度方面均得到明顯提高,這一結果具有客觀性、全面性,充分說明了培訓的效果。由此我們認為,對新上崗護士長進行多種形式的培訓,可促進其管理理論及技能的提高,使護士長可盡快適應角色的轉變,勝任護理管理工作。
[1] 王淑賢,崔世紅.實踐學習法在新護士長管理技能培養(yǎng)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11):896-897.
[2] 宋靜波,崔玉玲,康慧清.護士長競聘上崗后的培訓[J].中國護理管理,2012,6(6):56-57.
[3] 鄭守華,柳萍,張國莉,等.護士長管理培訓現(xiàn)狀及需求的調查[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10):551-553.
R47
C
1671-8194(2016)20-02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