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慧子(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 特優(yōu)病房,河南 駐馬店 463000)
?
綜合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及分析
薛慧子
(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 特優(yōu)病房,河南 駐馬店 463000)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5例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全部患者均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方式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對比觀察護理前后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的評分。結(jié)果 護理前后患者生活質(zhì)量各維度評分比較,結(jié)果具有明顯差異(P<0.05)。結(jié)論 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方式可明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
綜合護理干預;冠心??;生活質(zhì)量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又簡稱冠心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血管腔狹窄或阻塞,冠狀動脈功能性發(fā)生改變,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的心臟疾?。?]。患者多表現(xiàn)為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嚴重可引起猝死,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疾?。?]。本組研究中,通過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方式加強對冠心病患者的護理,觀察其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5例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28例;患者年齡40~70歲,平均年齡(58.7±5.7)歲;患者病程6~15個月,平均病程(7.4± 2.4)個月?;颊吲R床癥狀表現(xiàn)為,心絞痛25例,心肌梗死24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17例,另有9例患者表現(xiàn)為猝死型心臟病。
1.2病例納入標準:根據(jù)1979年WHO冠心病診斷標準。
1.3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方式,具體方法如下。
健康教育干預:患者入院后,詳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及病情情況,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以便制定針對性護理干預計劃,并向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相關(guān)知識、患者本身疾病情況、治療情況及療效等,除此之外,告知患者冠心病的預防措施及注意事項,使患者正確了解疾病相關(guān)知識。
心理干預: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緒狀態(tài),由于疾病的影響,患者多存大焦慮、緊張、抑郁等負面情緒,對于負面情緒給予積極的疏導,傾聽患者訴求,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與患者溝通時,保持耐心,語氣輕柔,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樹立治療的信心??芍笇Щ颊邚氖孪埠玫幕顒樱缱x書、看報、聽音樂、戲曲、書法、繪畫等,保持平和的心理情緒狀態(tài),同時轉(zhuǎn)移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
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指導:正確指導患者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指導患者戒煙、戒酒,按時睡覺,保持健康的作息習慣,減少看恐怖性或精神緊張性的電視節(jié)目或影片,保持平和的情緒及態(tài)度。加強用藥依從性干預,向患者講解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如停止治療,反而會加重病情,給家庭帶來更大的負擔,以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同時可與患者家屬保持溝通,使患者家屬作為患者用藥的監(jiān)督。冠心病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血脂變化,血管發(fā)生內(nèi)皮損傷,因此應根據(jù)患者的飲食喜好,指導患者調(diào)節(jié)飲食,既保持日常營養(yǎng)的攝入,又減少因不合理膳食而引起的疾病復發(fā)。
康復訓練:指導患者康復訓練,包括有氧訓練、力量訓練、室外步行訓練、呼吸訓練等。力量訓練針對胸大肌、腰背部肌肉等肌群的抗阻力性收縮,30 min內(nèi)完成8~15次,每次10~15組,每組間歇30 min;調(diào)整呼吸頻率及方法,改善全身氧氣供應狀態(tài);在室內(nèi)或跑步機上慢走,早晚各一次,30分鐘/次,保持心率在50~120次/分鐘;采用按摩、音樂等療法,放松患者的精神。
1.4護理效果判定標準:采用SF-36生活質(zhì)量量表,對患者生活功能、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精力、情感職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等8個維度進行觀察,全部維度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zhì)量越高。
1.5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t檢驗處理,P<0.05具有明顯差異。
對護理前(患者入院時)及護理后(患者出院時)患者生活質(zhì)量量表進行評分,觀察發(fā)現(xiàn),護理前,患者生活功能、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精力、情感職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評分分別為(72.1±5.4)分、(37.4±5.7)分、(52.4±4.7)分、(41.4±4.8)分、(27.4±4.7)分、(45.7±4.9)分、(41.5±5.1)分、(37.4± 5.6)分,護理后,患者生活功能、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精力、情感職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評分分別為(78.7±6.8)分、(50.1±8.7)分、(70.1±5.4)分、(50.9±8.7)分、(40.5±5.8)分、(63.9±6.7)分、(60.4±8.7)分、(48.9±5.9)分,護理前后患者生活質(zhì)量各維度評分比較,結(jié)果具有明顯差異(P<0.05)。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血管管腔狹窄或阻塞,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誘發(fā)心肌缺血、缺氧,嚴重可引起患者猝死,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心絞痛、心梗、心衰等特點。冠心病的發(fā)生率、病死率、致殘率、復發(fā)率較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
冠心病的臨床治療是一個慢性且長期的過程,部分患者因種種因素導致生活、飲食習慣不佳,負面情緒影響,不按時用藥等造成病死率及復發(fā)率增加[3-4]。本組研究中,通過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方式加強冠心病患者的護理,針對健康知識、心理情緒狀態(tài)、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康復訓練等方面對患者加強護理。經(jīng)護理后觀察,較護理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有明顯提高??梢姡捎镁C合護理干預的方式可明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
[1] 王永榮.綜合護理在冠心病治療過程中的效果評估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13):58-59.
[2] 曹秀芳.綜合護理干預在冠心病臨床治療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2):19-20.
[3] 李俊霞.綜合護理方案在冠心病康復治療中的作用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下旬刊),2012,3(2):153-154.
[4] 王玉婷.綜合護理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18(19):109.
R473.5
B
1671-8194(2016)20-02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