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洋(沈陽市胸科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44)
?
老年復治肺結核采用丙硫異煙胺治療的肝臟毒性反應和處理對策分析
楊 洋
(沈陽市胸科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44)
目的 分析老年復治肺結核患者應用丙硫異煙胺治療的肝臟毒性反應及處理對策。方法 分析76例老年復治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兩組肝功能異常時間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肝功能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痰菌轉陰率、胸片吸收好轉率均較對照組高(P<0.05)。結論 丙硫異煙胺治療老年復治肺結核患者,肝功能一旦出現(xiàn)異常,短時間內(nèi)立即停用,能夠有效保護患者肝功能。
丙硫異煙胺;老年復治肺結核;肝臟毒性反應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強,老年肺結核患者發(fā)病率也在不斷提高。受到老年患者自身的生理調(diào)節(jié)能力、機體功能在不斷下降以及機體血容量也在逐漸減少等方面因素影響,患者易出現(xiàn)毒性反應;另外,肝臟作為機體靜脈血液的重要儲存器官,在血流量逐漸減少的情況下,肝藥酶活性會逐漸減弱,藥物清除率也會逐漸降低,進而易導致出現(xiàn)藥物代謝周期延長、患者正常服藥后蓄積藥物的情況,嚴重者出現(xiàn)毒性反應[1]。
另外,隨著老年肺結核患者服藥時間的不斷延長,抗結核藥物在肝臟內(nèi)的代謝能力也在逐漸降低,易導致藥物蓄積到肝臟內(nèi),不易擴散;且老年患者缺乏充足營養(yǎng),合并低蛋白血癥,如體內(nèi)血漿蛋白量大量減少,則會影響藥物與血漿蛋白的有效結合,進而增強游離藥物活性成分濃度,顯著提高不良反應率。筆者對我院收治的老年復治肺結核患者應用丙硫異煙胺治療后發(fā)生的肝臟毒性反應和處理對策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6例老年復治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運用隨機雙盲法將其分為觀察組(39例)和對照組(37例),其中,47例男,29例女,平均年齡(68.4±1.0)歲;平均病史(13.5±3.0)年;平均體質(zhì)量指數(shù)(21.3±1.2)kg/m2;62例營養(yǎng)不良,8例長期嗜酒,15例攜帶乙型肝炎病毒;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肺結核病史以及體質(zhì)量指數(shù)等指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76例老年復治肺結核患者應用包含丙硫異煙胺在內(nèi)的抗結核治療方案,并聯(lián)合其他抗結核藥物包括對氨基水楊酸異煙肼、利福噴丁、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氨基糖苷類、氟喹諾酮類等,幾種聯(lián)合治療,在肝功能發(fā)生異常后,對照組患者僅采取聯(lián)和應用護肝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立即停止應用丙硫異煙胺藥物,開始應用護肝藥物。
1.3肝損傷診斷標準[2]:對肺結核患者進行抗結核藥物治療之前,確?;颊吒喂δ芴幱谡顟B(tài);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處于代償期,如丙氨酸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以及總膽紅素升高,和正常值相比,如其中一項值超過正常值2倍或者2倍以上,則可排除由于其他原因?qū)е鲁霈F(xiàn)的肝功能受損。
肝功能異常時間通常情況下在2個月內(nèi)出現(xiàn),常見的1個月內(nèi)出現(xiàn)。
1.4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9.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數(shù)據(jù)應用(± s)表示,對其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應用%表示,進行χ2檢驗,如P<0.05則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患者的肝功能異常、恢復時間:觀察組患者的肝功能異常時間為(19.3±2.4)d,肝功能恢復時間為(9.1±0.3)d;對照組患者的肝功能異常時間為(18.2±2.0)d,肝功能恢復時間為(11.9± 1.6)d;兩組肝功能異常時間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肝功能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
2.2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類型:觀察組1例一過性膽汁淤積,占2.6%;2例急性郁疸型肝炎,占5.1%,1例急性肝壞死,占2.6%;對照組8例一過性膽汁淤積,占21.6%;3例急性郁疸型肝炎,占8.1%,2例急性肝壞死,占5.4%;兩組臨床表現(xiàn)類型無顯著差異(P>0.05)。
2.3比較兩組患者的抗結核治療效果。觀察組:痰菌轉陰37例(94.9%),胸片吸收好轉36例(92.3%);對照組:痰菌轉陰24例(64.9%),胸片吸收好轉25例(67.6%);觀察組痰菌轉陰率、胸片吸收好轉率均較對照組高(P<0.05)。
隨著抗結核藥物治療時間的不斷延長,肝損傷發(fā)生率也會逐漸提高。根據(jù)肝損傷的發(fā)病機制,可將肝損傷分為特異性肝臟功能損害與中毒性肝臟功能損害兩種類型。中毒性肝臟功能損害指的是肝臟功能受到代謝產(chǎn)物、藥物等因素影響,和藥物治療時間長短、服用劑量等因素之間存在緊密關系,可預測性較好;特異性肝臟功能主要受到機體免疫功能變化因素影響。有研究表明[3],肝臟功能和遺傳基因之間存在相關性。如老年患者長期嗜酒、營養(yǎng)不良或者合并病毒性肝炎,在應用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要聯(lián)合保肝、護肝藥物進行處理。
應用丙硫異煙胺,具備較好的抑制結核分枝桿菌分枝菌酸的合成作用。老年肺結核患者服用丙硫異煙胺后,如出現(xiàn)肝功能受損,則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響:①服藥后,給機體藥物生物轉化酶產(chǎn)生抑制;②代謝因素;③先天性因素;④藥物相互作用導致丙硫異煙胺代謝產(chǎn)物滅活存在障礙。
出現(xiàn)肝功能受損后,要采取合理治療方案。首先對患者的丙氨酸轉氨酶和天冬氨酸轉氨酶值進行測量,如兩項指標的值控制于100 U/L內(nèi),且膽紅素含量未提高,則采取應用小劑量保肝藥物與原抗結核療法;經(jīng)過1周治療后,復查患者的肝功能變化情況;如經(jīng)測量后,患者的轉氨酶值下降明顯,則采取原抗結核療法進行治療;如天冬氨酸轉氨酶值升高達到160 U/L,丙氨酸轉氨酶升高達到200 U/L,則可立即停用丙硫異煙胺,轉變?yōu)閼闷渌N類的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也可應用氨基水楊酸異煙肼聯(lián)合保肝藥物處理;如天冬氨酸轉氨酶超過200 U/L,丙氨酸轉氨酶超過300 U/L,且膽紅素升高,則要立即停止應用抗結核藥物,并有規(guī)律性的應用保肝藥物,治療1周后,根據(jù)復查結果選擇最佳治療方案。
丙硫異煙胺發(fā)揮出的肝臟毒性具備量效關系,給肝細胞帶來的毒性主要包括直接損害、間接損傷,其中,直接損害主要指的是藥物和其代謝產(chǎn)物給肝細胞帶來直接損害后,導致干細胞出現(xiàn)變性、壞死;間接損傷指的是受到藥物干擾影響或者阻斷的肝細胞正常代謝等因素影響,給膽汁排泄功能產(chǎn)生影響,使其發(fā)生障礙[4-6]。本組研究中,表明應用丙硫異煙胺導致出現(xiàn)的肝功能受損主要以一過性為主,主要受到藥物劑量因素影響,由于藥物在患者體內(nèi)蓄積導致。在臨床治療效果方面,依據(jù)患者肝功能受損情況,間斷性應用丙硫異煙胺進行處理,不會給療效產(chǎn)生影響,可能由于間斷停止應用丙硫異煙胺聯(lián)合護肝藥物進行治療后,有效增強患者肝臟活性,將其他抗結核藥物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也表明間斷停藥治療有利于促進肝臟功能的有效恢復。
綜上所述,治療老年復治肺結核患者應用丙硫異煙胺,如肝功能發(fā)生異常,則要立即停用,這樣能夠有效保護患者肝功能,且不會影響患者的胸片吸收、痰菌轉陰情況。
[1] 張?zhí)鞎?丙硫異煙胺治療老年復治肺結核的肝臟毒性及應對措施[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5):4342-4343.
[2] 陳蕾,吳桂輝,何畏,等.對氨基水楊酸異煙肼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丙硫異煙胺治療復治結核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7):1048-1049.
[3] 羅萍,張?zhí)旌?高志東,等.2009-2010年北京市登記復治肺結核患者的耐藥狀況研究[J].中國防癆雜志,2012,34(11):704-707.
[4] 單楊義.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常見臨床癥狀分析[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4,12(6):67.
[5] 劉素芝.聯(lián)合用藥治療初治菌陽肺結核療效觀察[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5,24(3):264-265.
[6] 范玉美,李鳧堅,夏強,等.浙江省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對二線藥物的耐藥情況及近期療效分析[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15,8(1):26-30.
R521
B
1671-8194(2016)20-01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