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琳倩(鐵嶺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鐵嶺 112000)
?
乳腺小葉原位癌患者血清VEGF及MMP相關(guān)指標的表達研究
隋琳倩
(鐵嶺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鐵嶺 112000)
目的 研究及探討乳腺小葉原位癌患者血清VEGF及MMP相關(guān)指標的表達情況。方法 將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21例乳腺小葉原位癌患者設置為觀察組,在將同時期的21名同齡且體檢示為健康的婦女設置為對照組,然后將兩組的血清VEGF 及MMP相關(guān)指標表達情況進行比較。結(jié)果 觀察組的血清VEGF及MMP相關(guān)指標表達情況均高于對照組,P均<0.05,均有顯著性差異。結(jié)論 乳腺小葉原位癌患者的血清VEGF及MMP相關(guān)指標呈現(xiàn)高表達狀態(tài),應注意早期對其進行治療,以達到降低其浸潤癌的可能性。
乳腺小葉原位癌;血清;VEGF相關(guān)指標;MMP相關(guān)指標
乳腺小葉原位癌在臨床相對少見,關(guān)于此方面的研究也較為少見,而近年來臨床對其重視程度呈現(xiàn)升高的趨勢,但是其相關(guān)的研究仍相對欠缺,而VEGF及MMP作為與細胞浸潤轉(zhuǎn)移密切相的指標[1],但對于VEGF及MMP在乳腺小葉原位癌患者血清中表達情況的變化研究極為不足,因此本文中我們即就乳腺小葉原位癌患者血清上述兩大方面指標表達變化進行觀察,結(jié)果如下。
1.1臨床資料:將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21例乳腺小葉原位癌患者設置為觀察組,在將同時期的21名同齡且體檢示為健康的婦女設置為對照組。對照組中,年齡最小者為35歲,年齡最大者為68歲,平均年齡為(51.3±6.0)歲。觀察組中,年齡最小者為34歲,年齡最大者為67歲,平均年齡為(51.6±5.9)歲,病程0.1~6.5個月,平均病程(2.2±0.4)個月,病灶位于左側(cè)者11例,位于右側(cè)者10例;其中病灶單發(fā)者12例,多發(fā)者9例。兩組研究對象的平均年齡比較,P>0.05。
1.2方法:于健康對照組和乳腺小葉原位癌觀察組兩組的晨起血進行檢測,取兩組的檢驗血標本4.0 mL,首先以離心機按照每分鐘5000轉(zhuǎn)進行離心5 min,然后其上清液進行采集,并進行檢測,將其以酶聯(lián)免疫法進行檢測,檢測指標為血清VEGF及MMP相關(guān)指標,VEGF相關(guān)指標為VEGF-A、VEGF-C及VEGF-D,MMP相關(guān)指標為MMP-2、MMP-7及MMP-9,上述檢測指標所采用的檢測試劑盒為ELISA試劑盒,然后將兩組的血清VEGF及MMP相關(guān)指標表達情況進行比較。
1.3統(tǒng)計學處理: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檢驗軟件為SAS6.0,計量資料(均數(shù)±標準差)處理方式為t檢驗,計數(shù)資料(率的形式)處理方式為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兩組研究對象的血清VEGF相關(guān)指標表達水平比較:觀察組的血清VEGF-A、VEGF-C及VEGF-D水平分別為(75.56±6.86)pg/mL、(752.45±84.56)pg/mL及(1632.54±167.58)pg/mL,對照組的血清VEGF-A、VEGF-C及VEGF-D水平分別為(46.32±5.20)pg/mL、(451.35±56.33)pg/mL及(610.37±59.22)pg/mL。
觀察組的血清VEGF-A、VEGF-C及VEGF-D水平均顯著地低于對照組的血清水平,P均<0.05。
2.2兩組研究對象的血清MMP相關(guān)指標表達水平比較:觀察組的血清MMP-2、MMP-7及MMP-9水平分別為(298.69±25.69)ng/mL、(7.45±1.32)μg/L及(410.31±42.38)ng/mL,對照組的血清MMP-2、MMP-7及MMP-9水平分別為(148.53±17.37)ng/mL、(2.65±0.31)μg/L及(181.31±17.64)ng/mL。
觀察組的血清MMP-2、MMP-7及MMP-9水平均顯著地低于對照組的血清水平,P均<0.05。
乳腺小葉原位癌在臨床中的相關(guān)研究相對不足,對于其現(xiàn)存的研究爭議也較為突出[2],其中關(guān)于本病發(fā)展成為浸潤性癌的可能性研究爭議尤為明顯,因此對此類患者進行此方面的進一步探討研究極為必要。臨床中與腫瘤細胞浸潤轉(zhuǎn)移相關(guān)的血液指標較多,其中VEGF及MMP相關(guān)指標均是與腫瘤血管增殖及細胞浸潤密切相關(guān)的指標[3-8]。本文中我們即就乳腺小葉原位癌患者的上述血清表達情況進行探討,探討結(jié)果顯示,乳腺小葉原位癌患者的上述指標血清表達水平均明顯高于健康同齡婦女,說明其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轉(zhuǎn)移浸潤可能,故對乳腺小葉原位癌進行早期手術(shù)治療的必要性較高。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乳腺小葉原位癌患者的血清VEGF及MMP相關(guān)指標呈現(xiàn)高表達狀態(tài),應注意早期對其進行治療,以達到降低其浸潤癌的可能性。
[1] 厲紅元,任國勝,Nasrin Arnould,等.乳腺非典型性小葉增生及小葉原位癌52例隨訪報告[J].中華外科雜志,2007,45(13):874-876.
[2] Hitchintan Kaur,Shihong Mao,Seema Shah,et al.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A powerful tool for the discovery of molecular markers in breast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J].Published in final edited form as Expert[J].Rev Mol Diagn,2013,13(2):151-165.
[3] 孫琦,吳鴻雁,周強,等.乳腺小葉原位癌累及硬化性腺?。跩].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5,31(7):798-801.
[4] 張阿娜.乳腺癌組織中 VEGF-D、MMP-2及 MMP-9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實用癌癥雜志,2016,31(2):198-201.
[5] 王彬彬,韓福生.SASH1和MMP-9在乳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D].蚌埠:蚌埠醫(yī)學院,2015.
[6] 丁梅,胡芬,王增輝,等.乳腺癌不同轉(zhuǎn)移類型患者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1表達情況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6,19(13):1533-1536.
[7] 李鴻濤,周梅,羅琳,等.環(huán)氧合酶-2和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C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預后生存分析[J].中國腫瘤,2016,25(4):319-323.
[8] 劉兆紅,齊鳳杰,趙樹鵬.乳腺癌中ING4和MMP-9相關(guān)性及臨床應用價值[J].醫(yī)學與哲學,2016,37(4):77-79.
R737.9
B
1671-8194(2016)20-01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