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軍 林茂祥 陳玉菡 韓如剛 申 杰 金江群 王 黎 劉正宇
1.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重慶 南川 408435;2. 中國中醫(yī)科學(xué)院中藥資源中心,北京 100700
?
重慶金佛山民間八大特效藥
張 軍 林茂祥 陳玉菡 韓如剛 申 杰 金江群 王 黎 劉正宇
1.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重慶 南川 408435;2. 中國中醫(yī)科學(xué)院中藥資源中心,北京 100700
在第四次全國中藥普查重慶市南川區(qū)調(diào)查期間,通過民間單驗(yàn)方收集,對金佛山民間八大特效藥進(jìn)行了基源鑒定、生境分布、采集加工、功能主治的調(diào)查,并通過查閱相關(guān)資料,對該植物的性味功能、化學(xué)成分、藥理作用、抗菌實(shí)驗(yàn)等做了相應(yīng)的整理。
金佛山;八大特效藥;收集整理
金佛山位于重慶市南部南川區(qū)境內(nèi),由金山、箐壩和柏枝三山構(gòu)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國家級重點(diǎn)風(fēng)景名勝區(qū)、國家森林公園、世界自然遺產(chǎn),東鄰武隆、道真,南連正安、桐梓,西靠萬盛,北及南川城區(qū)。在該區(qū)域,漢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多民族混居,長期以來在生活中逐漸融入對方,形成了一些新的風(fēng)俗、文化,而民間習(xí)用藥物便是其中之一[1]。在眾多民間習(xí)用藥物中,金佛山有八種由于其獨(dú)特的療效倍受當(dāng)?shù)馗髅褡迩嗖A,被當(dāng)?shù)厝藗兎Q為“金佛山民間八大特效藥”但也由于長期過度的采掘,導(dǎo)致資源日益減少[2]。為發(fā)掘其藥用價(jià)值,促進(jìn)資源的合理保護(hù)和利用,本文對金佛山民間八大特效藥的基原植物進(jìn)行了考證,并對相關(guān)資料進(jìn)行了收集、整理如下。
別名:蜀漆、常山[3]
當(dāng)?shù)赜盟幹V語:“打擺子是瘧疾,扯把常山可救急”。
諺語注解:“扯把”指采幾株常山根;“可救急”指可治療瘧疾。
基源:黃常山為虎耳草科常山屬常山DichroafebrifugaLour.的根及葉[4-5]。
植物形態(tài)簡介:落葉灌木;葉對生,邊緣有鋸齒。傘房狀圓錐花序頂生,或生于上部葉腋;花藍(lán)色;漿果藍(lán)色。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450~1650m的山地或溝谷陰濕疏林下。金佛山主要分布于附近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6]。
采集加工:秋、冬采挖。除去泥沙和枝、葉、須根,切小段,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苦,寒,有小毒。截瘧,催吐,祛痰解熱。
主治:瘧疾,痰飲積霧,阿爾巴痢疾等。
化學(xué)成分:黃常山含常山堿、常山次堿、常山素A、常山素B及4-喹唑酮等。
藥理作用:黃常山有解熱作用,催吐作用,抗阿爾巴痢疾作用。其所含常山堿有非常強(qiáng)的抗瘧疾作用(約為奎寧的100倍以上)。
抗菌實(shí)驗(yàn):黃常山有抑制甲型流感病毒PR8的作用。
別名:蠻子藥、苗族藥、巖黃連[7]
當(dāng)?shù)赜盟幹V語:“干巖千苗族藥,腹痛胸痛是圣藥”。
諺語注解:“苗族藥”指苗族民間常用藥;“圣藥”指療效特別顯著,對消炎、止痛方面有獨(dú)特效果。
基源:干巖千為罌粟科紫堇屬毛黃堇CorydalistomentellaFranch.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簡介:多年生草本,具白色而卷曲的短絨毛??偁罨ㄐ蚣s具10花,具短絨毛,花黃色,近平展,種子黑亮,平滑。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450~1000m的溪谷少見雨水的懸崖石縫中。金佛山主要分布于灰千河和龍巖江流域。
采集加工:夏季采收,除去雜質(zhì),陰干備用。
性味功能:苦,涼。清熱鎮(zhèn)痛,活血,止血。
主治:腹痛、胸痛。跌打損傷,癆傷吐血,肺熱咳嗽等。
化學(xué)成分:主要含原阿片堿、延胡索堿、黃連堿、高白屈菜堿等15種生物堿。
藥理作用:干巖千生物堿有很好的鎮(zhèn)痛、鎮(zhèn)痙、鎮(zhèn)靜作用,是中樞抑制劑。能抑制中腦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和下丘腦的誘發(fā)部位。
別名:山豆根[6]
當(dāng)?shù)赜盟幹V語:“家有胡豆蓮,保你一家好過年”。
諺語注解:“好過年”系指不因口腔、腸胃有病而影響過年時(shí)候吃喝。
基源:胡豆蓮為豆科山豆根屬管萼山豆根EuchrestatubulosaDunn的根莖。
植物形態(tài)簡介:灌木,葉具小葉3~7枚;總狀花序頂生,均被黃褐色短柔毛?;ò咨?;果橢圓形。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550~950m的溪谷陡峭雜木林下。金佛山主要分布于灰千河、后河及三匯紅河溝。
采集加工:四季可采,除去泥沙、雜質(zhì),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苦,寒。清熱解毒,理氣活血,鎮(zhèn)痛。
主治:咽喉腫痛、胃痛,跌打損傷,惡性腫瘤,瘡癰腫毒,牙痛。
化學(xué)成分及藥理作用未見正式報(bào)道。
別名:四棱筋骨草[6]、箭羽草
當(dāng)?shù)赜盟幹V語:“十張麝香虎骨膏,不如一棵筋骨草煎成湯”。
諺語注解:“十張”指多張,很多的意思;“麝香虎骨膏”指原習(xí)用有效的治療風(fēng)濕的藥物;“一棵”指很少,服后療效顯著。
基源:筋骨草為唇形科四棱草屬四齒四棱草Schnabeliatetrodonta(Sun) C.Y.Wu et C.Chen及四棱草SchnabeliaoligophyllaHand.-Mazz.的帶根全草或地上部分。
植物形態(tài)簡介:草本。葉對生,具柄,莖上部的漸小而狹?;偣O短,著生于莖上部葉腋,有花1朵或2~3朵,小堅(jiān)果倒卵珠形。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450~900m的山地溪谷雜木林下。金佛山主要分布于灰千河。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除去泥沙及雜物,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辛、苦,溫。祛風(fēng)除濕,活血通絡(luò),散瘀止痛。
主治:風(fēng)濕疼痛,四肢麻木,腰膝酸痛。
化學(xué)成分及藥理作用未見正式報(bào)道。
別名:避蛇生、背蛇生[5]
當(dāng)?shù)赜盟幹V語:“身揣朱砂蓮,可以同蛇眠”。
諺語注解:“身揣”指身上帶有;“同蛇眠”指不怕被蛇咬;該諺語意指朱砂蓮對治療毒蛇咬傷有很好的功效。
基源:朱砂蓮為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朱砂蓮AristolochiatuberosaC. F. Liang et S. M. Hwang的塊根。
植物形態(tài):草質(zhì)藤本,全株無毛;塊根呈不規(guī)則紡錘形,常2~3個(gè)相連。葉膜質(zhì),三角狀心形,下面粉綠色?;ㄒ干?;花梗纖細(xì);舌片黃綠色或暗紫色。蒴果倒卵形,種子卵形。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600~1200m的山地溪谷雜木林中。金佛山主要分布于魚泉鄉(xiāng)的灰千河和合溪三箐壩等。
采集加工:夏季采收,除去泥沙及雜物,用水洗凈,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苦、辛,寒。清熱消腫,散血止痛,解蛇毒。
主治:毒蛇咬傷,胸、腹、咽喉疼痛,惡瘡等。
化學(xué)成分:馬兜鈴酸、巴婆堿、輪環(huán)藤酚堿。
藥理作用:有排毒,收斂,止痛作用??咕鷮?shí)驗(yàn)有殺菌、抑制菌作用。
別名:太陽草[4]、茴心草
當(dāng)?shù)赜盟幹V語:“尋得金山回心草,不怕心臟病不好”。
諺語注解:“尋得”指采到或收集、購買到;指患有心臟病者,服了金山回心草后病定有好轉(zhuǎn)。
基源:回心草為真蘚科大葉蘚屬暖地大葉蘚RhodobryumgiganteumPar.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個(gè)體較大,鮮綠色或略呈褐綠色。莖直立,具明顯橫生根莖。雌雄異株。蒴柄紫紅色,直立。孢蒴下垂。蒴齒兩層。蒴蓋凸形,有短喙孢子球形,黃棕色。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600~2200m的溪谷多枯枝落葉的陰濕雜木林下。金佛山主要分布于金山、柏枝山和三元林區(qū)。
采集加工:四季可采。除去泥沙及雜質(zhì),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辛、苦,平。養(yǎng)心安神,清肝明目。
主治:心悸失眠,冠心病,心律不齊。
化學(xué)成分:含揮發(fā)油,酚類,氨基酸,黃酮甙,生物堿等。
藥理作用:餾出液和水提液均有明顯的增加冠脈流量的作用,隊(duì)心肌缺血有保護(hù)作用。揮發(fā)油成分,隊(duì)擴(kuò)張冠脈血管作用很強(qiáng)。
別名:金山巖白菜[6]、巖青菜、巖萵苣
當(dāng)?shù)赜盟幹V語:“金山巖白菜,肺癆好得快”。
諺語注解:“肺癆”指肺結(jié)核(晚期);“好得快”指服后療效顯著。
基源:巖白菜為苦苣苔科粗筒苣苔屬牛耳朵ChiritaeburneaHance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葉基生肉質(zhì),邊緣全緣,兩面均被貼伏的短柔毛。聚傘花序;苞片2,對生;花冠紫色或淡紫色,有時(shí)白色,喉部黃色。蒴果被短柔毛。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450~1300m的溪谷或陰濕雜木林中巖石上。金佛山地區(qū)主要分布于三泉鎮(zhèn)、水江鎮(zhèn)和魚泉鄉(xiāng)。
采集加工:夏、秋采集。除去泥沙、雜質(zhì),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甘、微苦,涼。清肺止咳,涼血止血,解毒消腫。
主治:肺結(jié)核,陰虛咳嗽,吐血,紅崩白帶,癰腫瘡毒,外傷出血。
化學(xué)成分及藥理作用未見正式報(bào)道。
別名:地苦蛋、地膽、山慈菇[7]、光慈姑、金果欖
諺語:“腹內(nèi)長包塊,離不開金山地苦膽”。
諺語注解:“包塊”指腹器官硬化及長腫瘤;“離不開”指民間治療此類病,地苦膽是主(君)藥。
基源:地苦膽為防己科青牛膽屬青牛膽Tinosporasagittata(Oliv.) Gagnep.的塊根。
植物形態(tài):草質(zhì)藤本,具連珠狀塊根。枝纖細(xì),葉紙質(zhì)至薄革質(zhì),披針狀箭形或有時(shí)披針狀戟形,花序腋生,核果紅色,近球形。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500~1500m的山地林緣土坎或溪谷邊石縫中。金佛山地區(qū)各地均產(chǎn)。
采集加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雜材,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苦,寒。清熱解毒,活血軟堅(jiān)散結(jié),消炎止痛。
主治:結(jié)核性腫瘤及引起的炎癥。
化學(xué)成分:主要含掌葉防己堿及黃酮甙、氨基酸及糖類。
藥理作用:地苦膽的生物堿有較強(qiáng)的降血糖作用,有很強(qiáng)的抑制結(jié)核桿菌作用。
筆者通過對金佛山民間八大特效藥當(dāng)?shù)氐膭e名、諺語、基源等進(jìn)行了進(jìn)一步的考證,深入的了解了其生境分布、采集加工方法,并查閱相關(guān)書籍對其性味功能、主治、化學(xué)成分、藥理作用等進(jìn)行了一定的了解,系統(tǒng)的整理了金佛山民間八大特效藥,并詳細(xì)的記錄了相關(guān)資料,對重慶金佛山民間民族藥的保護(hù)起到了較大的意義,對民間民族藥的挖掘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1]張軍,劉翔.渝東南少數(shù)民族(民間)用藥理念初探[J].時(shí)珍國醫(yī)國藥,2015,05:1194-1195.
[2]張軍,劉翔. 重慶南川區(qū)中藥材現(xiàn)狀分析與保護(hù)建議[J].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5,09:949-952.
[3]鐘國躍,秦松云.重慶中草藥資源名錄[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0:258.
[4]四川省中藥研究所編委會編.四川常用中草藥[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1:768.
[5]南川藥物種植場編.常用中草藥[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0:187.
[6]劉正宇.三峽庫區(qū)藥用植物資源名錄[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476.
[7]《萬縣中草藥》編委會.萬縣中草藥[M].達(dá)縣:達(dá)縣新華印刷廠,1977:245.
(編輯:陶希睿)
The folk eight major specific medicine in Mount. Jinfo ofChongqing
ZHANG Jun1LIN Maoxiang1CHENG Yuhan1HAN Rugang SHEN Jie1JIN Jiangqun1WANG Li1LIU Zhengyu*1,2
1.Chongqing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Nanchuan 408435, China 2.China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Beijing 100700 China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fourth n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ensus in Nanchuan, Chongqing,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of folk single prescription,proved recipe,we make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into eight major specific medicine on plant origin identification, habitats distribution, collection processing,function and use. We collect the classical single prescription and proved recipe.On base of consulting relevant data, we also make a corresponding arrangement,such as the plants’ taste functi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tibacterial experiment and so on.
Mount. Jinfo,Eight major specific medicine,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2016-06-28
國家中醫(yī)藥行業(yè)科研專項(xiàng):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重慶(試點(diǎn))“我國代表性區(qū)域特色中藥資源保護(hù)利用”(201207002)。
張軍(1982-),男,漢族,大學(xué)本科,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yàn)樗幱弥参镔Y源及鑒定。E-mail:85689951@qq.com
劉正宇(1952-),男,漢族,研究員,研究方向?yàn)橹兴庂Y源及植物分類。E-mail:Liutzy@163.com
R-1
A
1007-8517(2016)18-0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