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旗
由于我們國家目前大多采用集中辦學,導致班級數目眾多,雖然大多數學校已經將班級分為幾個層次,但這種分層是按照學生總分來分的,總成績差異不大,但每一學科成績還是有較大差異,比如生物學課。這就要求老師們在備課和上課過程中實施分層分群遞進教學。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使每個人的優(yōu)勢得以發(fā)揮,教學的時間、空間、資源不至于浪費。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達到“異步教學,同步達標”的目的,滿足不同個性學生的學習需要。
根據學生上學期學業(yè)測評成績將全班學生分為I,II,III三個層,I層80~100分。II層70~84分。III層69分以下。I層學生態(tài)度端正,自學能力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III層次相反,學習態(tài)度差,學習習慣差,動手能力也差,他們常常違紀。II層學生處于I,III層之間,他們學習習慣一般,成績平平,往往容易成為全班“忽略不計的群體”。通過I,II,III三個層次分層后,老師關注每個層次,根據其變化分層遞進,從而激勵學生不斷進取。
首先,老師在制訂單元、章節(jié)和課時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時候就要分3個層次層。應先配合班主任對學生充分了解,掌握造成學生成績差異的原因,對各層次學生進行分析研究,包括其先天因素、后天因素、性格特質甚至家庭原因。讓每個學生都盡可能超越自我。為了滿足I類尖子生學習需求,通過各種實驗、實踐活動發(fā)展他們學習生物的興趣,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精神;而對III層學生,教師要用“愛心”和“耐心”進行針對性的個別輔導,培養(yǎng)學習興趣,調整學習方法,彌補知識缺陷,培養(yǎng)求知欲,成就感與自信心。
其次,教學分層,通過教師領學(III層次)、教師點學(II層次)、學生自學(I層次)的區(qū)別教學,對問題的設計與完成也應該有不同要求,對A層學生,就放手讓他們“自己走”,自己探究尋找答案和總結,對II層學生,我會“引導走”,讓他們在書中找到問題答案,對于III層學生,教師就要采用“扶著走”,教他們學習和思維
方法。
老師設計每一單元、章節(jié)和每一課時的練習題都應分三層次,分層練習采用不同層次、不同難度、不同標準來衡量每個學生,從而所有學生都可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多次重復后就會建立自信心,學習習慣也會慢慢改善,每一單元、章節(jié)和每一課時的練習題,教師都應設計I,II、III三類練習題。III類練習題比較簡單,基本達標,按課標的要求設計。II層提高級,在達標級基礎上增加較難的題。I層優(yōu)秀級,增加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綜合性練習,提供與高考或競賽類似的題型分析與解答。每層次學生按事先確定的目標,選擇其中一類,并鼓勵III、II層次學生在掌握本層次內容后選做高一層次的題目。實行這種分層次的教學方法后,各層次學生學習大多積極性、主動性顯著提高,形成良性競爭的學習氣氛。
在分層練習中,由于練習的難度分別與各類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相適應,是學生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不斷把最近發(fā)展區(qū)變?yōu)楝F有發(fā)展水平的條件。在分層測評中要注意及時評價,及時鼓勵,讓每個學生及時嘗到甜頭,及時改正錯誤。
總之,分層教學有利于每個個體發(fā)揮最大的能力,但教師對學生的分層切忌一成不變,應隨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改進、知識智力的發(fā)展、自學能力的增強,適時調整每個學生的層次。另外對降了一個層次的學生要特別關注,防止失敗感和自卑心理的滋生,同時也要“打壓”I優(yōu)生驕傲的心理,對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勵拔尖,實行動態(tài)管理,幫助全體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使班級整體成績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顧秀嵐.分層異步,各得其所:個性差異教學模式在高中外語課堂訓練活動中的應用[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