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慧琴 潘海燕 張維珍
婦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12例的護理體會
羅慧琴 潘海燕 張維珍
深靜脈血栓(DVT)是圍術期常見的并發(fā)癥。有研究顯示普通外科手術后DVT發(fā)生率為40%,而危重患者DVT發(fā)生率高達80%,其引起的肺栓塞和栓塞后綜合征嚴重威脅患者生命[1]。婦科手術后DVT的發(fā)生是婦科盆腔解剖及手術特點、婦科內鏡手術特殊體位、氣腹因素、麻醉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如患者肥胖、雌激素水平升高、術后應用止血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2]。本院婦科對手術后發(fā)生下肢DVT的患者運用循證方法制訂并實施護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將護理經(jīng)驗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共行婦科手術1 021例,根據(jù)DVT診治指南[3],其中術后發(fā)生下肢DVT 12例,年齡30~40歲2例,41~60歲8例,61~75歲2例。疾病類型:卵巢囊腫3例,子宮肌瘤6例,卵巢囊腫合并子宮肌瘤2例,子宮內膜癌1例。手術方式:卵巢囊腫剝除術2例,附件切除術1例,子宮肌瘤挖除術3例,子宮切除術3例,附件切除合并子宮肌瘤挖除術2例,子宮內膜癌根治術1例。術前輔助檢查:雙下肢血管超聲顯示無異常9例,左側小腿淺靜脈曲張1例,血流緩慢2例。DVT類型:12例患者均有單側肢體小腿肌間靜脈叢血栓形成,其中左下肢9例,右下肢3例。臨床表現(xiàn):患肢腫脹、疼痛,活動后加重,抬高患肢可緩解,5例患者有發(fā)熱、心率加快;Homans征和腓腸肌壓迫試驗陽性。
1.2 治療與轉歸 本組患者均在DVT形成后早期接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或肝素靜脈注射抗凝治療,并結合體位療法?;颊?d后復查血管超聲,示血栓消除8例,斑塊穩(wěn)定3例,無任何癥狀后出院隨訪;1例患者在充分抗凝治療的情況下DVT反復發(fā)作,后予放置下腔靜脈濾器,長期服用華法林治療并隨訪。
2.1 用藥護理 臨床發(fā)現(xiàn)婦科手術后止血藥物使用過多,患者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會加大下肢DVT的發(fā)生風險。目前本院婦科內鏡手術后患者不常規(guī)應用止血藥物,遵醫(yī)囑予鎮(zhèn)痛藥物有效鎮(zhèn)痛,預防因疼痛引起的血管痙攣,以降低術后下肢DVT的發(fā)生。術后預防量的低分子肝素有快速和持續(xù)的抗血栓形成作用,而對血液凝固性無明顯影響[4];在藥物治療過程中,嚴密觀察有無出血傾向,注意觀察注射點、鼻腔、牙齦、皮膚有無出血點或瘀斑,有無黑便、咖啡色嘔吐物等消化道出血征象;用藥期間監(jiān)測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值,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通知醫(yī)生及時處理。
2.2 早期活動護理 國外有研究顯示,美國每年約有200萬患者下肢DVT發(fā)生,有60萬患者肺栓塞發(fā)生,患者病死率為10%[5]。患者下肢DVT形成的早期若能及時行抗凝治療,同時嚴格臥床休息可防止血栓脫落造成肺栓塞[3],而對于慢性下肢DVT患者,適當?shù)倪\動和腿部加壓相比較臥床休息,其下肢疼痛和腫脹的消除速率更明顯。因此我科并不嚴格要求下肢DVT患者臥床休息,同時采用體位療法,抬高患肢,利于下肢靜脈血液回流。醫(yī)護人員囑患者臥床,患肢抬高(高于心臟水平20~30cm),或使抬高的患肢與床面成30°;術后3~5d開始下床,適當活動,活動量以患者不累或剛剛感覺到累為度。
2.3 康復護理 周圍型的DVT治愈率可達到90%以上;而只有50%中心型和混合型的DVT經(jīng)過非手術治療后不再有任何癥狀,另外半數(shù)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后,下肢水腫可有不同程度的減輕,但或多或少會留有不同的后遺癥。后遺癥表現(xiàn)為患者活動后下肢水腫,次晨水腫可完全消退;也有部分患者即使經(jīng)過一夜的休息,下肢水腫只能減輕,而不能完全消退;還有少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靜脈曲張,甚至出現(xiàn)慢性潰瘍,經(jīng)久不愈。筆者根據(jù)本組患者治療后轉歸情況,囑其出院后堅持遵醫(yī)囑正確口服抗凝藥物,預防新血栓形成,服藥期間注意觀察皮膚、黏膜有無出血現(xiàn)象,每周來院復查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值;營養(yǎng)均衡,多食新鮮水果、蔬菜,適當飲水,保持大便通暢。
2.4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是指評估患者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和反應特點,采取一系列良好的心理護理措施去影響患者的感受和認識,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幫助患者適應新的人際關系以及醫(yī)療環(huán)境,盡可能為患者創(chuàng)造有益于治療和康復的最佳心理環(huán)狀態(tài),促其早日恢復健康。針對本組患者因患肢腫脹、疼痛,不能下床活動、治療時間長而擔心預后,容易產(chǎn)生焦慮和悲觀心理的特點,筆者在護理中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向患者介紹下肢DVT的病因、治療方案、預后及注意事項,有條件時請治愈者現(xiàn)身說法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
綜上所述,筆者對婦科手術后下肢DVT形成的患者在科學治療的基礎上,加強用藥、早期活動、康復、心理護理,效果良好,其護理經(jīng)驗值得臨床借鑒。
[1] Geerts W H,Bergqvist D,Pineo G F,et al.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8th Edition)[J].Chest, 2008,133:381S-453S.
[2] 吳淑芳,徐蘭波,徐鑫芬,等.婦科內鏡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14例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與康復,2013,12(11):1054-1056.
[3] 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8,23(3):235-238.
[4] 李萌,劉長勝.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預防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臨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11):9-11.
[5] Anderson F A.A population_based perspective of the hospital incidence and eaefatality rate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the worcester DVT study[J].Arch Intern Med,1991,151:933-938.
2016-03-02)
(本文編輯:李媚)
316021 舟山醫(yī)院婦科(羅慧琴、潘海燕),護理部(張維珍)
羅慧琴,E-mail:whp7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