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豐秋
臨床護理在普外科胰腺摘除術護理中的臨床分析
關豐秋
目的總結臨床護理在普外科胰腺摘除術護理中的體會。方法300例行胰腺摘除術患者,依照不同護理措施分為A、B組,各150例。B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A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臨床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A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1.33%,明顯高于B組的82.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護理應用于普外科胰腺摘除術患者,護理成效更為明顯,值得推廣。
臨床護理;普外科;胰腺摘除術
臨床護理指的是護理工作者在進行護理活動時,基于患者病情實際和治療需求,將自身治療經驗和醫(yī)學理論充分結合從而采取有效臨床途徑解決患者治療過程中存在問題的一類創(chuàng)新護理模式[1]。最近幾年,該模式在臨床護理中應用較多,研究表明,其不僅能夠幫助護理工作者選擇合理護理方案,還能有效防治患者治療中伴隨的身心問題,進而保障患者的護理效果[2]。本院普外科最近幾年在胰腺摘除術患者中充分應用了該模式,效果明顯,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來本院普外科就診的300例行胰腺摘除術的患者,依照不同治療措施分為A、B組,各150例。A組中,男76例,占50.67%,女74例,占49.33%;患者年齡最大61歲,最小21歲,平均年齡(39.6±7.29)歲;31例為小學及以下,占20.67%,34例為初中,占22.67%,27例為高中,占18.00%,22例為大中專,占14.67%,20例為大學本科,占13.33%,16 例為碩士及以上,占10.67%。B組中,男75例,占50.00%,女75例,占50.00%;患者年齡最大62歲,最小22歲,平均年齡(39.7±7.11)歲;32例為小學及以下,占21.33%,33例為初中,占22.00%,28例為高中,占18.67%,21例為大中專,占14.00%,19例為本科,占12.67%,17例為碩士及以上,占11.33%。兩組患者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由相同的醫(yī)護工作人員組成手術團隊對兩組患者進行胰腺切除手術。B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對其進行護理,在進行手術之前,進行相應的檢查,并就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相應護理措施。在手術結束,動態(tài)關注患者傷口實際,并且指導患者通過體位的轉換來調節(jié)傷口疼痛度,使其得以緩解。謹遵醫(yī)囑給予患者進行胰酶抑制劑的應用,為了防止患者伴隨休克,給予他們及時補充體液,并且采用抗生素措施防止伴隨感染現(xiàn)象。A組在B組的護理措施基礎上給予相應的臨床護理措施:結合患者病情實際以及其家屬要求,進一步掌握患者治療中伴隨的問題以及需求,結合文獻資料進行措施查詢進而通過相應臨床護理措施為其做好護理。具體如下:就護理工作者而言,需要對患者的血壓、脈搏等進行認真監(jiān)測,必要時可以考慮對其進行重癥監(jiān)護,護理工作者要和醫(yī)師做好配合,同時認真協(xié)助其做好相應的輔助性檢查,并將檢查數據認真做好記錄。在進行手術之前,要幫助患者將導管放置好,同時,將備皮做好,并就患者的尿液情況諸如尿色尿量等做好觀察。另外,護理工作者要結合患者的嘔吐物以及排泄物實際如顏色、數量等,將抗感染等護理工作做好。若發(fā)現(xiàn)患者伴隨感染現(xiàn)象,要在第一時間和醫(yī)生取得聯(lián)系從而采取合理控制措施。行胰腺摘除手術的患者大多需要一段時間的禁食,如此就很難避免自身免疫力降低,針對這種情況,護理工作者要幫助他們建立合理靜脈通道,可以為患者補充血液以及平衡液,對于需要臨床急救的患者,可以采用輸入呼吸興奮劑的方式。部分行胰腺摘除手術的患者在患病階段中會伴隨較為嚴重的腹膜滲出液,就使患者伴隨見多的體液流失現(xiàn)象,很容易使患者伴隨休克,針對這些情況,護理工作者要就患者在體征進行認真觀察,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伴隨過低血壓和過快心率,要在第一時間查找原因,看看患者是否伴隨低血容量,還是已經伴隨中毒性休克,從而實施針對性的抗休克治療,如果患者呼吸不暢,要立即采取供氧措施,從而更好的保護患者腦細胞,另外,護理工作者還要幫助患者做好神經細胞的保護,一般來說,都是提前將脫水劑準備好隨時供需。
1.3 療效判定標準 如果患者基本不再伴隨臨床癥狀,體征也基本消失,為顯效;如果患者臨床癥狀、體征都有著較大好轉,為好轉;如果患者臨床癥狀、體征都變化不大,為無效??傆行?顯效率+好轉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護理后,A組中80例為顯效,占53.33%;57例為好轉,占38.00%;13例為無效,占8.67%;總有效率為91.33%。B組中69例為顯效,占46.00%;54例為好轉,占36.00%;27例為無效,占18.00%;總有效率為82.00%。A組護理總有效率明顯高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最近幾年,伴隨著醫(yī)療改革的不斷深化,患者的維權意識也日趨強化起來,患者針對護理標準的要求也日漸提高,由此也就給護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護理要求,即在護理的時候要以患者為中心,基于患者治療中存在的問題,以患者為本采取合理針對對策[3]。有研究顯示,實施合理的護理措施可以在提高患者滿意度的同時推進護理人員素質的提高[4]。臨床護理就是本院最近幾年在普外科臨床上應用較多的一類護理模式,在這種護理模式下,醫(yī)護工作人員可以結合患者存在的問題結合前人研究和經驗對患者采取對癥的臨床護理途徑,從而進一步激發(fā)患者對生命的渴求進而做好各項之間配合提高治療療效。在本次研究中,A組護理總有效率明顯高于B組(P<0.05)??梢?和相關參考文獻類似[5,6],臨床護理在普外科胰腺摘除術患者中實施,成效較為明顯。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應用于普外科胰腺摘除術患者,護理成效更為明顯,值得推廣。
[1]李麗萍.臨床護理路徑用于重癥監(jiān)護病房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評價.當代醫(yī)學,2016,22(23) :106-108.
[2]楊芳清,武淵.胰腺癌1例行全胰腺切除術護理體會.基層醫(yī)學論壇,2009,13(21) :96-97.
[3]仇小飛.腹腔鏡胰腺中段切除術的手術配合.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4,14(2):88-90.
[4]曹潔,葉文琴,李建萍,等.護理干預對重癥急性胰腺炎病人液體復蘇的影響.護理研究,2008,22(5):399-400.
[5]徐姝娟,朱紅筠,王明月,等.腹腔鏡下胰腺手術的圍手術期護理.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14(3):274-276.
[6]陳亭,盧嘉渝,劉文清.1例地震致胰腺裂傷伴多發(fā)性骨折孕中期患者的護理.護理學報,2014,21(8):35-3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2.117
2016-10-17]
116033 大連市中心醫(yī)院放射診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