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孜提別克·胡安依西
(阿勒泰市切爾克齊鄉(xiāng)林管站,新疆 阿勒泰 836599)
柳樹銹病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控措施
阿孜提別克·胡安依西
(阿勒泰市切爾克齊鄉(xiāng)林管站,新疆 阿勒泰 836599)
柳樹銹病在阿勒泰地區(qū)各縣市天然河谷林普遍發(fā)生。介紹了該病害的危害特點、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控措施,并提出了防治建議。
柳樹銹?。话⒗仗┑貐^(qū);發(fā)生規(guī)律;防控措施
柳樹銹病分布于阿勒泰、布爾津、哈巴河、富蘊、福海、吉木乃、青河等縣市平原和山區(qū)天然林區(qū),阿勒泰地區(qū)天然林每年發(fā)生較嚴重,但無成災。柳樹銹病為害土倫柳、白柳和油柴柳等,除為害柳樹類外,也為害楊樹類、樺樹、蘋果等其他樹種,對苗木傷害大,容易造成病葉早落或死苗。柳樹銹病在新疆阿勒泰地區(qū)8—10月發(fā)生,以秋季發(fā)病普遍,主要發(fā)生來源為雨、水、風傳播。病害在葉、莖、果實上均有發(fā)生,同時在受害部位出現(xiàn)淡黃色皰疹,皰疹上生有淡褐色點狀的性孢子器。相繼在其附近產生皰狀隆起,皮破后露出黃色、粉狀的銹孢子堆。銹孢子飛散后,葉、莖、果即枯死。
病原菌是擬鞘銹柵銹菌(Melampsora coleosporioides Diet)為轉主寄生的長循環(huán)型銹菌,在紫堇上產生性孢子和銹孢子,在柳樹上產生夏孢子、冬孢子和擔孢子。性孢子器扁平或球形,埋生于寄主表皮下,性孢子橢圓形或球形,無色。銹孢子堆桔黃色、裸生,銹孢子串生、球形、桔黃色,表面有疣。
夏孢子堆生于葉片兩面,以葉背為多,呈桔黃色。初生的夏孢子堆單生、圓形,直徑0.1~0.5 mm。后期夏孢子堆多數聚生,直徑1.5~2.5 mm。夏孢子多數長卵形,少數卵形、橢圓形,桔黃色,表面有刺,壁厚均勻。夏孢子堆中混生有頭狀側絲。冬孢子堆生于葉片兩面,以葉背為多,散生或聚生,紅褐色、圓形,直徑0.1~0.5 mm。冬孢子圓筒形,黃色。擔孢子球形,淡黃色,有一小突起。
主要為害植株的芽及葉片。病芽長出的嫩葉、嫩枝、花絮都感病。感病嫩葉皺縮、加厚、反卷,其上產生大塊狀的夏孢子堆。感病嫩枝上產生條狀的夏孢子堆,發(fā)病嚴重時嫩枝很快枯死。花絮生病在種殼上有小的夏孢子堆,有時葉柄、果柄上也生長條狀夏孢子堆,葉柄、果柄彎曲。
在新疆阿勒泰地區(qū)越冬的冬孢子,于4月下旬遇雨水萌發(fā)產生擔子和擔孢子,借風力傳播到紫堇上,萌發(fā)產生芽管由氣孔侵入,7~10 d后形成性孢子和銹孢子。銹孢子借助風力傳播到柳樹葉片上,萌發(fā)后由氣孔侵入葉內,7~15 d產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可以反復多次侵染柳樹。8月下旬,柳樹病葉上形成冬孢子堆,以后隨病葉落地越冬。越冬后的夏孢子不能萌發(fā)。
柳樹銹病發(fā)生的早晚、輕重與當年的濕度有很大關系。在阿勒泰地區(qū)6月上旬開始發(fā)病,空氣濕度高的年份發(fā)病早而嚴重,所以苗木密度大、通風透光不良、澆水次數太多或降雨多的年份,病害發(fā)生嚴重。在苗圃基地1~2年生苗木最易受害。幼葉受侵染后不但潛育期短,而且發(fā)病重。在同樣條件下,展葉當年的幼葉接種夏孢子后,潛育期為7~10 d,展葉30 d的潛育期達10~15 d。隨著苗木年齡的增大,其抗病性會增強。田間柳樹個體間抗病能力有著明顯的差異,在感病嚴重的柳樹林內,也能見到零星分布的、毫無感病癥狀的單株。
5.1 人工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降低種植密度,避免大面積楊樹純林。清除越冬病葉,減少初侵染源。早春剪掉病芽,集中銷毀,防止其擴散和蔓延。本地病害主要通過營林和撫育措施防治,在苗圃育苗時,要選用抗病性強的母樹作繁殖材料。造林時要根據造林地條件,確定適當的密度和澆水次數。在撫育管理時,要結合鋤草松土,鏟除林內外的轉主寄主,及時間伐和剔除長勢不良的植株,使群體結構保持合理的生態(tài)配置。
5.2 藥劑防治
發(fā)病初期,噴施15%粉銹寧300~500倍液,或硫膠懸液、代森鋅、甲基托布津等,每隔7~10 d噴1次,噴3~4次。同時,在發(fā)病期間噴灑50%代森氨1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1 000倍液,也有一定的防控效果。
5.3 預防要領
播種育苗或插條育苗不宜過密。發(fā)病初期噴波爾多液掩護新梢,發(fā)病盛期噴波美0.2~0.5度石灰硫磺合劑,或25%可濕性萎銹靈200~400倍,可少加些洗衣粉(0.05%~0.1%),以增加藥液展著性,并可抑制夏孢子萌發(fā)。
1005-2690(2016)06-0103-01
:S792.12;S763.1
:B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