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軍,薛國峰
(楚雄州農科所,云南 楚雄 675000)
玉米免耕栽培技術研究
歐陽軍,薛國峰
(楚雄州農科所,云南 楚雄 675000)
玉米免耕栽培法,省工省力、節(jié)本增效,適墑播種,有利于全苗。此法比常規(guī)方法出苗整齊、抗旱力強、高產、高效。在勞動力日益緊張的情況下,推廣玉米免耕栽培技術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玉米;免耕;栽培技術
玉米免耕栽培技術是指在未經過翻耕犁耙的土地上進行播種,用除草劑控制雜草,不進行中耕管理的玉米栽培方法,是一項集除草、節(jié)水、秸稈還田于一體的新型栽培技術。
玉米免耕栽培技術,施肥可與播種同時進行,不進行中耕,收獲后秸稈可粉碎留在地表,防止土壤水土流失;用專用播種機在狹小的行距上進行精準播種,施用長效緩釋復合肥,播種以外不再進行犁耙中耕管理,用除草劑控制雜草,保障玉米正常生長。
1.1 玉米免耕栽培的優(yōu)點
免耕栽培減少犁耙中耕,降低生產成本。秸稈還田覆蓋,有利于地塊蓄水保墑,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播種質量,保證齊苗壯苗,有利于增產增收。
免耕玉米表層根系增多,主根發(fā)達,因此玉米抗倒伏能力增強。秸稈還田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提高肥料利用率,為提高玉米單產打下堅實基礎。
1.2 玉米免耕技術的意義
免耕技術較常規(guī)耕作減少了能源消耗和用工,在青壯年大量外出務工,農村剩余勞動力日益緊張的情況下,玉米免耕栽培每667 m2可省工5~6個,增產5%~10%,農民增收10%以上。因此,免耕技術有廣闊的推廣前景。
2.1 玉米免耕地塊的選擇
玉米免耕栽培宜選擇在地勢相對平坦、土層較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及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田地進行,土層淺薄、瘠薄的石礫土和低凹排水不良的地塊不宜作玉米免耕田地。
2.2 選用優(yōu)良高產良種
玉米種子要選用優(yōu)質、高產、高抗(抗旱、抗倒、抗病蟲)、根系發(fā)達、適應性廣,且經審定的優(yōu)良玉米品種。如楚單7號、大天1號、北玉16號、路單8號、紅單6號及五谷1790等。
2.3 播種前雜草處理
在播種前一周,選擇晴天噴施除草劑,噴除草劑時要以草多重噴、草少輕噴為原則??蛇x用廣譜除草劑,如草甘膦、百草枯、乙草胺等。
3.1 適時播種
地表溫度穩(wěn)定達到12℃以上即可播種,南方地區(qū)播種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應根據降雨等自然因素綜合考慮。選用免耕播種機,一次性完成側施肥、單粒播種、覆土等工序。
3.2 合理密植
為了保證玉米免耕產量,種植密度要適宜。緊湊型品種如楚單7號適宜密度4 500~5 000株/667 m2,半緊湊型品種如路單8號4 000~4 500株/667 m2,平展型品種如海禾1號3 500~4 000株/667 m2。
3.2.1 雙行單株
一般采用的是大行距90 cm、小行距50 cm,株距根據品種不同而異,緊湊型品種為20~22 cm,半緊湊型品種為23~24 cm,平展型品種為25~30 cm。
3.2.2 單行單株
一般行距80 cm,緊湊型品種株距15~20 cm,半緊湊型品種株距20~24 cm,平展型品種株距24~30 cm。
3.3 科學施肥
根據不同品種和不同生育時期及土壤肥力進行測土配方施肥,以保障玉米各個生長期都有充足的營養(yǎng)。
3.3.1 基肥
一般每667 m2施腐熟農家肥1~1.5 t,長效復合肥20~30 kg。
3.3.2 攻稈肥
當玉米長至8~9葉片時,追施攻稈肥,667 m2施尿素15~20 kg。多采用打孔深施,然后蓋肥培土。
3.4 苗期管理
3.4.1 早定苗
出苗后及時補種或育苗移栽,保證苗齊,四葉后定苗,每塘留一苗。
3.4.2 化學除草劑
5~8葉用玉米專用除草劑噴施1~2次,控制雜草生長。3.4.3 科學排灌
玉米抽雄散粉至灌漿期,這段時期應做好抗旱工作,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0~80%。當遇到降雨量大時,土壤水分含量過多,應做好開溝防澇工作。
3.5 適時收獲
當玉米90%苞葉變白、上葉松開、植株變黃、籽?;亢趯映霈F、乳線消失時,玉米達到完熟期,進行收獲產量最高。完熟后的玉米果穗收縮小,籽粒飽滿、色澤好,容重高,商品性好。
1005-2690(2016)06-0067-02
:S513.048
:B
2016-04-27)
歐陽軍(1968-),男,云南楚雄人,本科,農藝師,從事玉米育種與栽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