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翠嬌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師生互動逐步受到廣大語文教師的關注和重視。然而目前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的師生互動仍然存在不足和有待改進的地方。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策略。
【關鍵詞】師生互動;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課程標準的進一步改革,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必須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充分尊重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注重以動態(tài)性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注重小學生實踐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學科本身具備一定的特殊性,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師生之間相互配合,因此,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與人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在師生互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師生缺乏互動意識
當前,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依然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的束縛,且已經(jīng)在長期的課堂教學中逐漸形成了“教師為主體”的觀念,大部分的教師都只是單方面將課程的內(nèi)容或知識點在課堂中進行講解,而忽略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師生之間互動的意識相對較低,致使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無法進行良好溝通與互動[1]。
(二)師生互動的時機不對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要有一定的技術性與時間性,選擇正確的時間才能達到理想的互動效果,但就實際情況而言,在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師都難以準確地把握住與學生互動的時機,導致師生之間的互動錯失了最佳時間,對互動的效果造成不良影響。
(三)互動方式的靈活性較差
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部分語文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經(jīng)常會采用提問的方式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這種提問互動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但如果教師提問題的次數(shù)太過頻繁或是問題過于簡單,就會讓學生失去回答問題的欲望,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由于提問互動教學模式始終都是將教師作為主導,很多教師都忽視了學生對語文課程實際學習的需求,所以,這種單向性的互動方式也難以取得良好的師生互動效果。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促進師生互動的策略
(一)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提倡師生平等
語文課程具備工具性與人文性雙重特性,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就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充分意識到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為師生之間的交流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的平臺。如,學生學到《我愛大?!愤@一課內(nèi)容時,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保持平等對話關系,與學生一同探討交流作者為什么熱愛大海,讓學生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尊重學生心理情感,強調(diào)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位置,以推動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好的互動與交流。
(二)堅持互動的原則,提升互動的效果
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依據(jù)小學生獨特的身心特點與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課程設計,以有效增加教學活動中師生的互動。如,在學習《迷人的天山牧場》一課時,教師先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探討該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讓學生探討天山牧場如何迷人,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教師只需依據(jù)實際的教學情況抓住適當?shù)臅r機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即可[2]。
(三)采用多樣化的方式開展互動教學
語文課程是我國初級教育階段最重要的一門課程,加上小學生年齡都比較小,沒有完善的知識結構,因此,就需要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不斷深化學生對語文課程性質(zhì)與學習功能的理論認識,依據(jù)學生的特點采取適當?shù)慕虒W方式,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采用師生互動交流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語言交際能力與語文素養(yǎng),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教學活動進行精心、細致的設計與安排。如,在學習《早春》一課時,教師可以采用語言互動、空間互動及情境互動等多樣化的互動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如親自帶領學生到室外去觀察早春是什么樣子,與學生一同探討早春的景色,讓學生了解早春的面貌,親身感受春天的氣息,在輕松的氛圍中促進師生間的良好互動與交流,并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對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理解。
三、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通過廣泛的交流來實現(xiàn)師生互動,通過相互溝通及相互影響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文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使整個語文學習過程更多地變成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構建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成為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以此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有效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熱情,成為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陳敏聰.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22).
[2]盧俊霞.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J].才智,2014(8).
[3]王福英.淺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J].才智,2015(9).
[4]付珍鳳.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存在問題及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5(14).
[5]鞠晶.淺談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36).
(編輯:龍賢東)